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地方落實政府融資貸款擔保 土地之外覓償債渠道

2010-4-20 4: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4月上旬一家中型銀行總行將一封標注有“特急”字樣的文件火速下發至各分行。今年以來,各分行對于總行的特急通知,已司空見慣,從控制貸款增量,到房地產、融資平臺貸款限額,頻繁光臨。
“雞毛信”里面裝著的是該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解包還原”工作實施方案,時間緊、任務急。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4月底前向地方銀監局匯報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梳理情況、風險評估、分類排隊和初步處置方案;二是6月底前完成“解包還原”工作。
這并非個例,多家銀行都迅速搭建一支“開包”隊伍,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安檢”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開包檢驗”持續到6月,結果不得而知。但目前各銀行均對融資平臺近期貸款質量頗為樂觀,認為不良率上升非常有限。然而,還本付息的高峰尚未來臨,過度依賴土地的償債特征,使貸款維系于未來房價,其潛在長期風險不可忽視。另外,需持續關注的是“解包”后,風險緩釋不充分的貸款補救措施能否跟上,以達到風險敞口全覆蓋?對于地方財政擔保貸款,能否在本屆政府任期內保全資產?地方政府如何做實融資平臺,消除銀行貸款疑慮?
1. “驗身”平臺貸款
“省分行剛下達轄內平臺公司名單,我們二級分行對照此名單逐個梳理(貸款)。”4月13日,一家大型銀行市分行人士說,在此之前,該行已經做過一輪梳理,主要目的是確認平臺企業的身份,因為融資平臺沒有明確的概念。
“我們的文件通知已經下發,按照銀監會指出的三類來梳理。”4月15日,某地方銀行公司部人士說。
三類貸款分別為:第一類,對于具有穩定充足的現金流和第一還款來源、經濟可持續、抵質押品完備且手續齊全的項目,可按商業化原則繼續支持。 第二類,對于缺乏第一還款來源、現金流不足的其他項目,應積極落實第二還款來源,確保還款有保障。第三類,對不符合相關規定投向產能過剩行業、違規挪用或資金閑置的貸款,以及地方政府決定關閉的平臺公司,要落實債權,采取多種措施盡早回收。
“我們行的情況是第二、第三類占比很少。對于第二類,省分行已拿出處理預案。”前述大行市分行人士說。
銀行人士建議,在第二類中,以地方財政擔保的貸款應盡可能在本屆政府任期內保全資產。對于涉及兩家以上銀行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貸款,可以風險敞口較大者為主,組織債權行管理小組或修改為銀團貸款模式予以管理。
去年四季度,部分地方銀監局已開展過“解包”梳理工作。當時重點關注兩類貸款,一是原來打捆或轉手的貸款,需要落實資金的去向;二是借貸關系不在建設項目的貸款。 對兩類貸款完成評估分類后,分別采取了規范、暫停、取消、回收等處理措施。
在劃定存量貸款“身份”的同時,嚴控新增融資平臺貸款,已成為行業主流。
“一方面,我們對去年的貸款重新進行全面檢查,二是對于今年的新增部分,要嚴格控制,特別是嚴禁發放沒有指定用途、籠統發放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3月30日,交通銀行行長牛錫明表示。
4月13日,一位地方銀監局官員表示,其在前期調研時也發現,“純融資功能的平臺企業,銀行都不對其發放貸款了”。
國信證券在2月3日的一份分析報告中稱,中行目前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政策是對非重點省市該類貸款規模不再新增,即使出現遷徙,也不能新增;對重點省市則保持增長。
目前,風險限額管理已成為銀行業的一個普遍做法。“全行有一個融資平臺貸款限額,據此再下發地區限額。這樣分行自然就會調整,適時退出一些平臺企業。”上述地方銀行公司部人士稱。
2. 風險緩釋“硬骨頭”
“原來單純依靠財政擔保的融資平臺貸款,想辦法落實其他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