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浙江省印發物流業發展三

2010-4-2 18: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級有關單位:
現將《浙江省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0-2012)》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一日  
   
浙江物流網
浙江省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0-2012) 
我省物流業起步早發展快,2008年全省物流增加值2050億元,物流總額達到5.6萬億元,物流法人單位約10000家,主營業務收入達1000億元。但發展中存在物流企業低、小、散,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供給乏力,物流技術應用落后,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緩慢等問題,亟待破解。現根據《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結合我省實際,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就我省2010~2012年物流業發展提出以下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部署,服務于全省經濟轉型升級,以港口物流、專業市場與產業集群物流、城鄉配送物流等三大物流為重點,充分依托第三方物流市場需求,以現代物流先進技術與供應鏈管理手段的企業為核心,以物流園區(中心)建設和物流通用信息軟件開發為抓手,培育一批企業,建設一批園區,普及一批通用信息軟件,全面推進物流的社會化、專業化和信息化,優化物流業發展區域空間布局,推動物流產業振興,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物流服務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加快發展。要強化政府在物流業發展中的規劃、項目、資金、稅費等方面的引導力,重點搭建公共平臺,主動謀劃推進發展,由企業運作微觀經營。 
    
堅持深化分工,聯動發展。要深化產業分工,大力推進企業主輔分離,實現制造業與物流業、流通業與物流業、農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 
    
堅持資源整合,開放發展。要強化我省物流資源整合,以開放式要素配置機制謀發展。發揮寧波—舟山港的國際品牌效應和資源整合中心作用推動港口資源整合。同時,積極鼓勵企業自備物流資源與社會物流設施的有機整合,以及生產流通企業之間物流資源的整合,放大資源功能效應。
堅持有限目標,合力發展。要堅持全省物流業發展長遠目標與短期目標的有機銜接,在一定期限內,突出重點,設定有限目標。同時,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合力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 
    
(三)主要目標 
    
到2012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5%以上;物流整體運行效率進一步改善,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有所下降。全省港口物流、專業市場與產業集群物流、城鄉配送物流特色優勢顯著增強;保障全省和服務周邊的煤炭、油品、礦石、金屬材料、糧食等大宗商品和國際集裝箱物流體系基本形成;建成一批引領全省物流業集聚發展的物流園區(中心),形成一批有國內影響力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品牌,推廣一批通用物流信息軟件;第三方物流比重明顯提高,物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二、主要任務 
    
根據我省物流業發展狀況和調整振興的現實需要,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內,重點圍繞以下“六個突出”開展工作,選擇確定100個物流業項目作為發展抓手(見附表)。 
    
(四)突出物流樞紐和節點建設,優化物流業發展區域布局 
    
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是我省規劃建設的四個物流樞紐,杭州、寧波、義烏又是全省三個大通關試點城市,杭州、寧波更是國家確定的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未來三年,全省物流業發展要突出物流樞紐和以園區(中心)為核心的節點建設,優化全省物流業區域空間布局。杭州要以發達的經濟基礎和連接世界的國際空港為依托,強化以空港(保稅)物流為重點、加快以城市配送物流和專業市場物流為兩翼的物流體系建設,加速構建全省綜合物流中心;寧波要以深水大港為依托,聯合舟山市,積極推進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充分發揮保稅港區和保稅物流園區優勢,加快建設適應國際中轉、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轉口貿易業務要求的長三角國際物流港,共同打造世界級的寧波—舟山港口物流樞紐;金華—義烏物流樞紐,要以義烏小商品國際貿易平臺為依托,加快直通關建設,積極爭取設立B型保稅物流中心和綜合保稅區,強化內陸口岸港和區域中轉聯運物流中心功能,加快形成以“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為特色的浙中物流樞紐;溫州物流樞紐要以建設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契機,加快鐵路、航空、港口物流基地規劃建設,發揮聯結長三角與海西經濟區地理區位優勢,積極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場,努力打造浙南閩北區域物流中心城市。 
    
依托區域物流樞紐,突出以物流園區(中心)為核心的物流節點建設。重點選擇一批行業影響大、特色明顯的物流園區(中心),科學指導,有序發展。 
    
(五)突出港口物流和保稅物流建設,構建大宗商品和國際集裝箱物流體系 
    
港口物流是我省物流業最大比較優勢。我省港口物流不僅服務全省,而且服務以長江流域為重點的國內廣大腹地,以及西太平洋沿岸國家和地區。突出港口物流是我省物流業發展重中之重,也是參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內在要求。今后三年,要充分依托我省優越港口條件,緊緊圍繞國內外大宗商品和國際集裝箱物流市場需求,全面強化寧波—舟山港域現代物流建設,重點突出梅山、六橫、金塘、穿山、大榭、舟山本島、衢山、洋山等區域港口物流發展,構建“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大宗商品和國際集裝箱港口物流體系。 
    
鐵礦石和液體化工港口物流建設要著眼世界,高定位謀劃。以定位建設成為西太平洋沿岸地區主要國際鐵礦石和液體化工物流基地為總體目標,強化減載中轉、現貨交易、接卸泊位、物流金融、信息體系等功能建設,掌控國際鐵礦石和液體化工物流體系主導權,影響國際鐵礦石市場,服務本省、全國乃至國際市場。 
    
油品港口物流建設要著眼長江流域,加快推進。適應國內廣闊油品物流市場需求,對接我國國際油品資源采購布局,以國家戰略油品儲備基地和油品接卸中轉物流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實施沿海油品接卸碼頭和儲備設施項目,加快全省油品港口物流建設。 
    
煤炭港口物流建設要著眼省內需求,全面推進。堅持“上控資源、中控儲運、下控網絡”方針,強化供應鏈起點的煤炭資源掌控能力建設和環渤海煤炭下水港使用掌控權和自備海運運力規模,以及省內沿海接卸港煤炭物流建設。 
    
糧食港口物流建設要著眼長三角區域,穩步推進。按照《浙江省糧食物流發展規劃》要求,充分發揮我省糧食物流優勢,放眼更大范圍糧食物流功能需求,完善舟山、嘉興、溫州、臺州等港口糧食物流建設。 
    
國際集裝箱港口物流建設要著眼國際貿易,強勢推進。充分依托當前已經位列世界第三大國際集裝箱港比較優勢,積極拓展腹地市場,強勢推進以寧波—舟山港為重點,溫州、臺州沿海港口與內陸港緊密銜接的國際集裝箱物流體系建設。 
    
保稅物流建設要著眼口岸發展,積極推進。保稅物流不僅是我省高外貿依存度經濟結構的內在發展需要,也是發揮我省沿海港口和口岸優勢的必然要求。要充分依托杭州空港、寧波海空港和義烏小商品國際貿易平臺等口岸條件,以及腹地市場需求,積極推進寧波梅山港區和杭州蕭山、寧波櫟社空港保稅物流中心開發進程,加大義烏保稅物流中心申報工作力度,構建我省保稅物流發展主骨架。 
    
(六)突出專業市場配載物流和供應鏈物流建設,促進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我省市場大省優勢,以大中型專業市場集聚型倉儲與貨運配載物流需求為導向,重點依托全省超十億元的139個市場和超百億元的15個市場,結合當地其他通用性物流需求,強化專業市場配載物流建設,促進專業市場轉型提升和物流服務升級。 
    
充分發揮我省制造業產業集群優勢,深化產業分工,加大企業主輔分離推動力度,鼓勵制造企業分離外包物流業務,引導其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或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內部設立專業物流公司,促進企業內部流程再造,逐步從企業物流走向物流企業,實現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在主要的產業集群區塊,尤其是28個1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突出以原輔材料采購和倉儲金融質押為核心功能,以盤活產業集群區域內企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資產為目標,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局和生產資料集約采購提供新途徑的第三方供應鏈物流集成服務基地建設,促進我省工業原材料采購與生產企業供應鏈物流公共平臺的大發展,為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提供物流保障。 
    
(七)突出配送物流建設,助推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發展 
    
適應連鎖經營發展的需要,鼓勵企業應用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在大中城市發展面向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協同配送物流服務。今后三年,要以杭州城市配送物流體系建設為重點,加快城市配送物流建設,鼓勵專業運輸企業開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專業化水平,解決城市快遞、配送車輛進城通行、停靠和裝卸作業問題,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示范全省,助推全省連鎖經營業態的普及發展。 
    
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廣闊前景,加快推進網貨快遞配送物流建設。充分發揮郵政在快遞物流領域的主力軍作用,協同社會配送與快遞物流企業,大力發展網貨配送與速遞物流業務。依托現有郵政物流網絡資源,整合社會快遞企業,加快覆蓋全省的網貨配送與快遞物流中心網絡布局,打造低成本和現代化的網貨配送與快遞物流服務公共平臺,促使“三無”快遞經營企業陽光化和規范化,充分利用國家郵政政策,加強郵件安全監管,推動全省快遞物流業務大發展。 
    
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以及“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所帶動的農村物流配送需要,著力加強以農村貨運站為主體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小件快運推廣工作與鄉村配送物流建設,爭取到2012年全省縣市道路貨運業務處理實現計算機聯網,網點延伸到60%以上鄉鎮。同時,完善鮮活農產品冷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等物流設施,提高鮮活農產品冷藏運輸比例,支持發展農資和農村消費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設。 
    
(八)突出市場主體建設,培育發展一批物流龍頭企業 
    
充分認識全省物流企業 “低小散”現狀,突出市場主體建設。今后三年要降低準入門檻,擴大開放程度,強化資源整合,通過分離培育、引進移植和整合提升三個重要途徑,培育發展一批物流龍頭企業。 
    
分離培育一批,就是要鼓勵生產和商貿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推進其主輔分離,配套科學的財稅政策,促使其剝離物流業務,進入社會第三方物流市場,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分離成長一批物流企業。同時,放寬政策條件,營造有利環境,降低門檻,培育一批目前沒有條件注冊的物流企業。 
    
引進移植一批,就是要充分利用我省優越的物流發展條件,特別是港口物流條件,以及發達國家和地區服務產業加快轉移的有利時機,面向境外引進一批國際著名物流企業,與央企合作發展一批骨干物流企業。 
    
整合提升一批,就是要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快遞企業的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對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提升,積極發展多式聯運、集裝箱、特種貨物、廂式貨車運輸、甩掛運輸,以及重點物資的散裝運輸等現代運輸方式,加強運輸與物流服務的融合,為物流一體化運作與管理提供條件,整合提升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物流企業。 
    
(九)突出物流信息平臺和物流標準化制度建設,加快推進物流現代化進程 
    
突出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是現代物流的核心要求。今后三年我省物流信息系統建設,一要依托行業管理部門,加快行業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包括全省道路貨運信息網絡、全省水運貨物信息網絡、全省鐵路貨運信息網絡、全省航空貨運信息網絡、全省快遞信息網絡和全省倉儲物流服務信息網絡,以及已建成的全省郵政信息網絡等,形成國內一流的行業性公共物流信息系統。二要依托大宗商品主要經營企業,加快建設專業性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包括煤炭、油品、鋼材、糧食、醫藥物流信息系統等,服務企業的同時輻射全省。三要加快物流節點信息平臺建設,鼓勵節點間物流平臺的信息共享。特別是倉儲、堆場、園區管理、貨運交易等通用物流信息管理軟件開發與推廣。 
    
突出物流標準化制度建設,強化物流標準化技術推廣。一要全面貫徹實施《浙江省服務業標準化發展規劃(2008~2012年)》,依托我省成熟物流企業業務運營經驗制定相關服務標準和技術標準,力爭成為國家級標準,擴大我省在國家物流通用基礎類、物流技術類、物流信息類、物流管理類、物流服務類等標準制定領域的話語權。二要加快物流管理、技術和服務標準的推廣,鼓勵企業采用標準化物流計量、貨物分類、物品標識、物流裝備設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統和作業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標準化程度。大力推廣集裝技術和單元化裝載技術,推行托盤化單元裝載運輸方式,大力發展大噸位廂式貨車和甩掛運輸組織方式,推廣網絡化運輸,完善并推廣物品編碼體系,廣泛應用條形碼、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自動識別、標識技術以及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發展可視化技術、貨物跟蹤技術和貨物快速分揀技術。三要加快對現有倉儲、轉運設施和運輸工具的標準化改造,鼓勵企業采用標準化的物流設施和設備,實現物流設施與設備的標準化。創造條件發展物流裝備融資租賃模式,物流鼓勵企業采用標準化托盤,支持專業化企業在全國建設托盤共用系統,開展托盤的租賃回收業務,實現托盤標準化、社會化運作。四要實施物流標準化服務示范工程,選擇大型物流企業、物流園區(中心)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并逐步推廣。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強統籌協調
現代物流業是新型服務業,涉及面廣。要加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組織和協調,在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基礎上,發揮由省發改委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全省現代物流聯席會議辦公室的作用,研究協調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有關重大問題和政策。各市、縣(區)政府有條件的,也要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加強對地方現代物流業發展有關問題的研究和協調。省級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協商,密切配合,確保我省物流業實現轉型升級三年行動方案順利實施。 
    
(十一)落實稅費優惠 
    
物流業用水、用氣價格實現與一般工業同價。 
    
提供稅收優惠。根據國家物流企業稅收試點工作辦法,在納入試點名單的物流企業中落實試點物流企業稅收政策。落實國家有關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抵免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對占地面積較大的現代物流企業,如按規定納稅確有困難的,報經地稅部門批準,可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在我省設立總部的大型物流企業確有困難的,可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給予減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新引進的國際知名物流公司地區總部和省外物流公司總部,報經地稅部門批準,可給予三年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水利建設專項資金。 
    
規費方面,交通、物價等部門要繼續完善我省集裝箱車、專用車、廂式車、甩掛車的通行費優惠政策,鼓勵節能減排型車輛的發展。對所有車輛總噸位在2000噸以上,平均噸位在8噸以上的企業,政府部門對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每年要返還3個月的燃油稅。加強對報廢車輛企業的監督檢查,規范回收價格行為,杜絕報廢車輛的不規范處理。5年內暫停出臺新的面向物流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十二)強化用地保障 
    
充分認識物流業作為社會基礎設施的功能,強化用地保障。對符合物流業發展政策的物流項目用地,與現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沖突的,土地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并及時調整規劃。
對列入省重點的物流建設項目用地,各級政府要給予重點支持。 今后三年,省政府每年專項計劃5000畝用于物流業發展。各地政府要積極拓寬渠道,從現有物流業用地調整、低丘緩坡和灘涂整理等方面想方設法增加物流業用地指標,解決物流業發展用地需求。 
    
(十三)增加資金投入 
    
全面統籌現有物流業領域的財政性資金管理。一是省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中每年安排一部分用于重點物流項目建設、物流人才培養、物流標準化推進、物流新技術的應用推廣。二是省交通運輸廳要繼續從中央轉移支付新增成品油消費稅轉項資金中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補助全省重要物流園區(中心)和物流信息化建設,以及用于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車輛、船舶、大噸位和特種(專用)車輛、船舶,鼓勵企業對港口設施設備進行節能改造。三是省財政廳要會同省商務廳等有關部門加強商貿流通業相關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支持物流配送項目建設和專業市場改造提升的引導作用。四是對企業采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自動分揀系統等先進物流技術和設備的,列入省政府科技項目經費和技術改造項目計劃。 
    
鼓勵金融機構對信用等級資質較高的物流企業給予重點支持。推動政策性擔保公司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短期資金貸款擔保,鼓勵民營擔保公司為物流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支持物流企業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或募集資金。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物流項目建設。 
    
積極爭取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項下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專項財政性補助資金。對國家和省級補助項目,有關市、縣(市、區)應安排相應的財政專項資金配套扶持。 
    
(十四)加快人才培養 
    
圍繞完善多層次物流教育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重點培養高層物流人才。發展物流業從業人員在職培訓,加強職業技能教育以及促進物流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完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三個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規范和推進物流領域的職業資格認證,形成“管理規范,考培分離,注重實效”的物流職業資質認證體系,提高物流在職人員的職業能力和素質,探索建立物流類師資的海外培訓和引進機制。  
    
(十五)完善統計考評 
    
完善物流統計制度。形成物流發展數據采集和處理動態機制,繼續開展社會物流企業聯網直報工作,擴大社會物流企業統計調查范圍,完善物流統計直報制度,加強物流統計信息的預測和分析。 
    
加強物流業發展考評工作。對列入國家和省政府重點支持的物流項目要堅持年度考評跟蹤工作,同時,每年舉辦物流業先進企業和先進工作者評比工作。
附件:《浙江省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0-2012)》重點項目 《物流業調整與振興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上會排版).xls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