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峰通往地震災區公路始終保持通行狀態
2010-4-19 19: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17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抗震救災工作進展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前一天晚間剛剛從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現場返回北京的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高宏峰介紹了交通運輸部門搶通公路、保障運輸的情況。他說,目前通往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所有公路通道始終保持通行狀態,個別出現安全隱患的公路橋梁已有專人進行監護和檢測,交通運輸部門組織了充足的運力,有信心做好抗震救災交通運輸保障工作。 保通公路干線 加強橋梁監測監控 青海玉樹地震造成玉樹機場至結古鎮道路中斷,國道214線雁口山—結古段、囊謙--結古段,連接國道109線的不凍泉—曲麻萊—治多--結古段兩條路三個方向的救援通道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防護工程嚴重受損,多處地方出現塌方、橋梁位移的情況。此外,震區周邊多條路段出現大面積的滑坡、沉陷、路面裂縫,公路基礎設施損壞嚴重。 青海交通運輸系統的干部職工第一時間奔赴交通中斷的禪古電站K815-816段等地,全力開展受損公路的搶通保通工作,并于14日下午14時搶通了所有通往災區的公路,為國務院和青海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前往現場指揮及第一批救援物資的運進創造了條件。同時隨時清理公路沿線的塌方和落石,確保救災車輛和物資車輛安全通行。 高宏峰說,在搶通道路之后,交通運輸部門的工作重點轉向保障道路暢通,加強公路養護管理,重點對國道214線和受地震破壞的其它路段進行養護管理工作。目前余震不斷,對于塌方等最新發生的情況,公路部門的干部職工隨震隨搶,隨塌隨清,全力保證通往災區的主要公路干線暢通。同時,還將逐步擴大巡查范圍,抽調力量深入受災鄉鎮,巡查搶修受損的鄉鎮公路。特別是加強對橋梁、涵洞的監測與監控。青海省公路養護部門已派人對214國道沿線的花石峽大橋、瑪多黃河橋、通天河大橋進行重點值守,交通運輸部已派出專家組對橋梁進行檢測,保障救災人員及救援物資的安全順利運輸。 此外,交通運輸部門還通過網絡,及時準確向公眾發布路況信息,最新的路況信息會第一時間通過交通運輸部網站、中國公路信息服務網對外發布。 加強維護管理 做好公路通行服務 由于玉樹災區不通火車,大量救災物資及設備均需通過214國道從西寧運往玉樹,該段公路全長820公里,主要為二級公路,技術等級低,公路通行能力有限。目前,前往災區的車流量劇增,給運輸保障帶來極大壓力。 高宏峰表示,交通運輸部門已經協調有關部門,加強對214國道的維護和交通管制,確保過往車輛有序通行。同時,希望全國各地運往玉樹的救災物資,在到達西寧后,要在青海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下,本著“輕重緩急”的原則,分批有序地運往災區,提高運輸效率。 為保證救災物資快速通行,青海交通部門在沿線公路收費站開通了救災運輸專用車道,同時組織路政人員并協調交警在收費站24小時指揮疏導車輛,配備道路清障車,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沿線各收費站、治超站、養護工區還準備了充足的礦泉水及食品,為奔赴災區的司乘人員和從災區返回人員提供服務。甘肅、四川等省份也開通抗震救災“綠色通道”,確保救災車輛快速、優先通行。 客貨運力充足 能夠滿足救災需要
地震發生以來,交通運輸部門全力組織開展應急物資運輸保障工作。客運方面,青海省交通廳在省內各客運企業落實應急儲備客運車輛294輛、8820個客位,并在玉樹州巴塘機場至結古鎮之間安排6 輛大型客車,執行人員轉運任務;貨運方面,積極協調駐軍部隊和貨運企業,共調集儲備應急貨車484輛,總噸位達5955噸。同時,交通運輸部還協調了甘肅、寧夏、陜西、四川等周邊省份儲備了300輛客貨運輸車輛,作為應急運力儲備。一有需要,隨時進入青海災區予以支援,保證滿足抗震救災的運輸需要。 截至4月16日24時,交通運輸部門已經投入大中型客車129輛,貨車119輛,累計運送救災人員和傷員4894人次,運送設備、帳篷等各種救災物資2170噸。目前,災區運輸保障有序,已經投入的運輸車輛和儲備的應急運力,能夠滿足救災的需要和及時疏散災區群眾。西寧至玉樹的長途客運班車已經恢復。 另據了解,截至4月16日22時,民航共調動40架次飛機,執行救災包機168架次,運送救災人員3708人次,運送救災物資423噸,運送傷員6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