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限制低品位礦進口引發批評
2010-4-16 19: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禁止進口品位低于60%鐵礦石”的口頭通知遭遇行業人士批評,認為此舉會加劇中國鐵礦石缺口,推進高品位鐵礦石價格飛漲。 中國鋼鐵行業對限制進口低品位鐵礦石政策表示不滿,認為這一舉措非但不能改變目前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的被動局面,反而有助于推高鐵礦石現貨價格。
4月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和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聯合召開會議,整頓進口鐵礦石市場,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會議原則通過了《2010年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進口鐵礦石合同定期上報登記及其流向登記備案規定》等規定。
財新記者從多方獲悉,在此次會議之后,陸續有鐵礦石貿易商接到“禁止進口品位低于60%鐵礦石”的口頭通知,并在申請進口許可證時受阻。
在4月15日西安舉行的“2010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上,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焦玉書證實目前存在限制品位低于60%的鐵礦石進口政策存在。
“不讓進口品位在60%以下的鐵礦石,主要是考慮到進口以后在國內還要進行選礦再加工,占用能源、場地,選出來的尾礦還得堆存,對生態環境影響非常大。” 焦玉書說。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率先對這一規定“發難”,稱這一政策的出臺缺乏依據。“目前我國進口的鐵礦石,我相信低品位礦石占據了相當比例,這一政策一出臺,有沒有想過,通過什么來彌補這么大的短缺?這一政策一出臺,市場的反應是高品位礦石價格飛漲。”他表示。
李新創質疑說,如果58%品位是低品位礦石,那么承德地區10%品位的礦對環境的污染是不是更大呢?“從研究的角度看,我個人是反對這樣的建議的。第一,解決不了問題,第二,促進了高品位礦石的飛漲。”
現場的參會代表和貿易商為李新創的一席話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國內一家排名前三的鋼鐵企業國貿部一位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進口低品位鐵礦石,一方面是因為配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適當降低成本,如果都是高品位的礦,成本上升了,那企業就更加沒有利潤可言,也是不現實的。
“高品位的鐵礦石大部分來自三大礦山的礦,那么等于這不是鼓勵我們去買三大礦山的礦嗎?這不就和之前中鋼協號召我們少進三大礦山的礦產生了矛盾嗎?”他抱怨說。
聯合金屬網分析師胡凱估計,如果限制品位低于60%的鐵礦石進口,預計會有1億至2億噸的鐵礦石進口受限,這將對目前的供求局面造成巨大的影響。
目前,國內印度鐵礦石的現貨價格已經突破每噸180美元大關,較兩周前已經上漲了近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