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解碼智慧供應鏈 (一)

2010-4-12 3:1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段沛佑
    編者按:在產業競爭越來越深地進入到供應鏈競爭時期,一個新的概念悄然興起——智慧供應鏈。何謂智慧供應鏈?她與傳統供應鏈模式有何區別,對其市場競爭的價值在哪里?本報自即日起,將刊登 《解碼智慧供應鏈》予以解讀。
    目前,全球金融變化帶來的整體經濟變化已經對供應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充滿了變動和不確定性,客戶需求的減少及價格的波動,使得牛鞭效應劇烈放大。
    在制造企業中,需求的變化和波動會對整個供應鏈的庫存產生和安全性帶來了挑戰,很多供應鏈面臨斷掉的可能。這對于處在供應鏈的非核心企業,資金緊缺、利潤微薄的企業將是致命性的沖擊。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如何應對供應鏈上的挑戰,已經成為企業決策者不得不深思的問題。
◆傳統供應鏈面臨的挑戰
    據IBM的《2009全球首席供應鏈官調查報告》對全球25個國家約400名供應鏈主管們進行的面對面訪談報告顯示,供應鏈面臨著五大挑戰:
    挑戰一:市場結構全球化。
    隨著全球經濟相互依賴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球化迅速上升為供應鏈的重要挑戰,很多企業都面臨物流成本增加、交貨不穩定、交貨期延長、產品質量下降、匯率變化損失等問題。全球化雖然增加了企業的利潤,但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這主要是由于全球化外包難題所引起的。隨著采購供應網絡正在向全球擴展,很多企業都面臨全球外包的難題。
    挑戰二:不可控風險管理。
    全球化供應鏈讓不可控風險管理變得更加困難,缺乏標準化的流程、不夠充足的數據和不夠精準的技術支持是制約有效風險管理的最大障礙。調查顯示,與客戶需求的不斷提高和總體成本的不斷上升兩大難題相比,日益增加的供應鏈不可控風險更讓供應鏈管理者心有余悸。一旦發生,帶來的后果可能是毀滅性和不可修復性的。
    挑戰三:供應鏈有效可視性。
    全球化海量信息數據龐大,關聯性強,如何有效收集、管理和分析信息并轉化成決策信息是供應鏈管理者面對的第三個挑戰。他們無法了解供應鏈的信息,包括采購、庫存、運輸、銷售的信息,供應商、客戶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不僅是公司內部的可視性,還有跟客戶、供應商,以及跟供應商的供應商的整條供應鏈可視性。
    挑戰四:總用戶需求增加。
    不斷擴大的客戶需求,已經成為供應鏈管理中的第三大挑戰。目前,許多企業因為難以準確判斷客戶需求而喪失很多機會,機會成本加大。然而,盡管迫切需要與客戶溝通,很多企業還是傾向于將工作重心放在與供應商溝通上,而不是放在客戶身上,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完全忽略了客戶的意見。
    挑戰五:供應鏈成本控制。
    在成本優化方面,快速起效的辦法是減少供應鏈所占用的流動資金、優化庫存。優秀的供應鏈企業率先開始采用更加敏捷的供應鏈,以快速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且可變的成本結構可以隨收入上下波動及時調整。靈活性是對抗成本變化無常的法寶,從而保持生產供應鏈與成本波動同步。
    通過調研分析發現,傳統的供應鏈模式遇見了眾多的挑戰,隨著客戶要求更高的滿意度,以及供應商和信息數量的增加,供應鏈管理變得越來越復雜,成本越來越高,并且更加易于受到影響。應對這些挑戰變得更加困難,若依照傳統的供應鏈策略和設計的話更是如此,僅僅構建高效、需求驅動的供應鏈,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的需求,所以構建動態智慧、可視互聯的智慧供應鏈就有了可能性。
◆智慧供應鏈的幾個特點
    智慧的供應鏈強調供應鏈的數據智慧性、網絡協同化、決策智慧化。數據智慧化就是使用智慧化的設備,比如說傳感器、電子標簽、GPS等最先進的技術來構筑一個先進的、能夠及時收集信息的,并及時把信息回饋給組織的系統。網絡協同化,就是要與合作伙伴進行信息的共享,這些合作伙伴包括企業內部、部門和部門之間、外部的供應商之間,甚至于跟客戶之間的信息共享。決策智慧化是指一旦有了這些數據以后,可以在供應鏈上進行分享分析,通過分析數據來真正地理解數據的價值。
    網數據智慧化
    先前由人工采集的信息將逐步由自動生成——信息來自傳感器、RFID標簽、儀表、執行器、GPS等自動化設備,庫存可以自動盤點,集裝箱可以自行檢測其內部的貨物;如果托盤錯位,會產生自動報錯信號等。
    網絡協同化
    整個供應鏈將連為一體——不僅是普通的客戶、供應商和IT系統,還包括各個部件、產品和其他用于監控供應鏈的智慧工具。這樣緊密相連,能使全球供應鏈網絡協同規劃和決策。
    決策智慧化
    先進的分析和建模技術可以幫助決策制定者更好地分析極其復雜多變的風險和制約因素,以評估各種備選方案。更加智慧化的系統甚至還可以自動制定決策——提高了響應速度,減少了人工干預。
    企業改善供應鏈管理,硬件的投入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企業需要更多地關注如何構建正確的商業流程,如何與供應商、客戶建立起更好的合作關系,這應該是建立智慧的供應鏈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或是投入更多的問題。(作者單位:青島大學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