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人物

銘燕國際張根鳳:璀璨綻放30年

2010-4-12 2: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王京
    搏擊商海,巾幗不讓須眉,商界綻放霸王花。
    說起張根鳳,在長三角的許多企業家,無不為其工作的細致和熱情折腰。憑著一個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悟性,她讓自己的生命光華在鋼鐵物流領域得到了極致的綻放。從商30年來,她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堪稱商界傳奇。
    可以說,她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滬地鋼貿行業內打拼的成功女性的代表。
    采訪伊始,當張根鳳出現在記者面前時,雖然容顏有幾許疲倦,但神色中依舊可以感覺到她對工作特有的那份激情。
    30年前,她憑借著自身的勤奮、刻苦、執著與堅忍不拔的毅力搏擊商海,現今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商界“花木蘭”,并在2008年中國經濟峰會上榮獲“中國經濟十大新銳人物”稱號。
高瞻遠矚 多元化投資
    二十世紀末,張根鳳開始涉足鋼材貿易,并成立上海銘燕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面簡稱“銘燕國際”)。在其精心管理下,數十年來公司營銷額一路攀升,去年,創下近20億元的驕人業績。
    為此,公司也曾多年被評為“上海市百強私營企業”,并成功加入“世界杰出華商協會”。
    但有著十足工作干勁兒的她,更大的目標是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自身更大的優勢和作用。
    2006年底,張根鳳毅然選擇成立了上海泰燕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跨出了發展多元化投資的第一步。
    事實上,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銘燕國際”早已在行業中頗具影響力和知名度,并與上海乃至全國部分知名鋼鐵生產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如寶鋼、首鋼、河北鋼鐵等。
    顯然,面對“銘燕國際”的順利發展,張根鳳并不滿足于現狀。那么,是什么在推動著她不斷邁向前方?她的回答不禁令采訪記者深表敬意。
    “要是現在停手不干了,我完全可以過得很好,但我的員工怎么辦?”
    人活著一定要為社會做點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張根鳳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這幾年,我不僅看到了“銘燕國際”的發展,更看到了上海的發展,相信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這是一個充滿著機遇和挑戰的年代。”
    為了抓住時代賦予的大好機遇,進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張根鳳再次把投資目光放在了其他行業。
    張根鳳曾投資過房地產行業,并在2007年以“泰燕實業”名義成功收購了遼寧北辰彩板制造工廠。
    據了解,該工廠為遼寧省的先進企業,占地面積達63000平方米,廠房面積15000平方米,辦公樓5500平方米,現有員工200余人。該企業曾被遼寧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產品被評為“遼寧省名牌產品”。
    總結投資多元化的創新思路,張根鳳坦言說,無論投資任何行業,均需要從超越本行業的高度來剖析當前市場。記者從側面了解到,當初為了“泰燕花苑”的房產規劃,她曾多次親臨現場,充分研究當地的各種信息,探討其可行性。
    顯然,從張根鳳的經營活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兢兢業業的處世態度和高瞻遠矚的理性思維。
情系鄉親 力促家鄉發展
    而面對長三角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張根鳳更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
    在未來長三角經濟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長江沿岸必將成為長三角各個城市中最繁榮、最具有活力、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區域。但對長江沿岸市場的占領,只是為進入整個長三角經濟區域市場打開一個通道。
    張根鳳認為,長江是我國東、中、西部的水運大通道,區域經濟的發展直接帶動了長江航運的繁榮。與此同時,長江航運的發展又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騰飛。
    俯瞰長江流域,一向愛鄉情深的張根鳳,念起了湖北蘄春家鄉。
    那里有清清的蘄河水靜靜地流淌在丘巒起伏的松崗上,千古澆灌著大別山南部的一方沃土。
    面對著家鄉的山山水水,面對著父老鄉親和領導的殷切期盼,張根鳳毅然決定回鄉投資。2008年,她曾帶領著自己的投資團隊連續數次回到蘄春家鄉考察,并在中博會上和當地政府簽約,正式拉開了鄂東現代國際物流碼頭和船舶制造基地建設的序幕。
    對于她的人生來說,這同樣是一次機遇、一次轉折,更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財富。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達30億元左右,預計要用5~10年時間完成整個園區的開發建設。園區占地面積達5000畝,岸線規劃5500米,將建設為該地區停靠萬噸級江海貨輪的散貨、件雜貨、集裝箱、旅游的大型綜合碼頭及一個大型的造船基地。
    該項目建成后,將直接帶動蘄春縣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對港口運輸的需要,帶動當地沿江經濟的飛速發展。
    此外,眼看著家鄉目前仍然比較貧困的狀況,張根鳳忍不住發自內心的要為家鄉盡快擺脫困境而盡一份綿薄之力。“單單靠一兩個企業是不夠的,我要把家鄉的知名度打出去,吸引更多人來湖北家鄉投資興業。”一句簡短而質樸的話語道出了她的感恩情懷。
    隨后,張根鳳開始將投資觸角伸向了影視方面。
    她積極參與由汪潮涌先生投資拍攝的46集古裝電視連續劇《大明醫圣李時珍》。因為“蘄春”是李時珍的故里,十分貼切宣傳家鄉的意義。另外,“李時珍”這塊金字招牌不僅擁有無窮魅力,且同樣蘊含了巨大的商機。
做有責任心的企業家
    多年來,張根鳳體會最深的是在創業的過程中,沒有男女性別之分,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而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培養富有時代特色的創業、創新和創造精神的人才”。
    在對待人才問題上,張根鳳更是自有一套方法。記者從她的言語中明顯看出,她是個識才、愛才、惜才的人。
    正如大家所知,伴隨著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科技革命迎來迅猛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起來,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發展為對人才的競爭。
    這一點張根鳳似乎早有預見。她自創業以來始終恪守著企業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和完善“只要有能力、有成果、有貢獻,就給平臺、給地位、給回報”的人才激勵機制,不斷為員工施展才華提供廣闊平臺。
    可能正是因為張根鳳培育了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才使得她的事業連年不斷地取得新的成功。
    除此之外,談到事業成功的動力,張根鳳還把它歸結為一種對社會的責任。“一個人一旦有了責任心,就會創造奇跡。”
    張根鳳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把對社會責任的踐行放在工作的首位,并十分注重各項公益事業。曾多次從自己應得的收入中拿出大量資金支持抗洪賑災、慈善福利、愛心助學、扶危濟貧和抗震救災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倡導了良好的社會風尚,推動了社會扶貧幫困事業和文明新風的深入發展。
    當然,她本人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其中,在2008年中國經濟峰會上喜獲“中國經濟十大新銳人物”稱號。
結緣清華鋼鐵同學會
    盡管經營企業十分繁忙,張根鳳依然不忘深造學習,實現自身政治、文化素質提高的目的。
    2000年,作為上海首批赴中央黨校學習的民營企業家代表,她系統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充分了解了黨的方針和政策。“雖然我目前還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這既是一種榮譽,又使我增強了使命感。”她說。
    隨后,張根鳳又參加了首期清華大學鋼鐵產業高級工商管理研修班,從此,不甘落后的張根鳳更是表現出了對新知識的追尋與渴望。
    為大力提升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她曾先后報考了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北京大學國學班及一個儒商論道研究班,開始了深層次地系統學習。
    尤其是提及清華鋼鐵班時,張根鳳便對其組建的“清華同學會”感慨不已。
    作為清華鋼鐵班第一期學員,“在讀期間,我們不僅能夠得到知名教授的諄諄教誨,同時還結識了一大批成功企業人士。現今,我們又成立了清華同學會,使我們在畢業之后,仍能有一個溝通、交流、互助的組織群體”。
    清華鋼鐵班不像普通的大學,這是一個已經獲得成功的企業家的聚會地。
    張根鳳舉例道:“早期,我們公司去鋼廠訂貨都是給廠家現金,后來,在與清華班同學交流時發現,完全可以采用三個月的銀行承兌匯票作為貨款質押來訂貨。聽取了同學們的這一建議,公司一年下來總共節省了近800萬元。”
    事實上,像這樣的例子在同學會中比比皆是。大家通過清華同學會這一平臺,除了可以不定期的交流、改善彼此的企業管理模式以外,還可以相互促成更多的貿易機會。對拓展彼此業務、投資外地新興項目,都將起到激勵、輔助作用。
    而對于清華同學會的未來發展,歷經三十年喧囂沉浮后的張根鳳感慨道,其實“清華同學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組織,它更像一個“品牌”,一個即將走出國門的“品牌”。大家應該珍惜這一平臺,珍惜其給大家帶來的榮耀及貼切的服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