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三礦山欲以短期合約廢長協模式

2010-4-1 1:5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憑借著自身絕對的壟斷地位,三大礦山在談判中“變本加厲”。在提出90%的漲價要求后,有消息稱近日三大礦山已經和日本鋼鐵制造商達成初步協議,擬以與現貨市場掛鉤的短期合約取代鐵礦石年度合約。這意味著,維持數十年的鐵礦石長協價格機制將有可能不復存在。
    在全球鋼鐵產能逐步恢復的大背景下,一邊是“待價而沽”愈加強勢的三大礦山,一邊是苦于“無礦石下爐”的鋼廠,雙方懸殊進一步拉大。
    據3月22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礦商和日本鋼鐵制造商已達成初步協議,擬以與現貨市場掛鉤的短期合約,取代有著40年歷史、基于年度合同和冗長談判的鐵礦石定價體系。但參與談判的一名高管補充稱,包括巴西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在內的礦商,以及新日鐵、日本川鐵等鋼鐵制造商,仍然需要解決一些重要障礙,才能達成最終協議。據了解,目前日本鋼廠的下游,例如豐田等汽車廠家很難接受季度鋼供應協議。
    截至目前,尚未得到三大礦山和日本鋼鐵制造商的正式回應。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鋼廠通常與國外買家簽訂年度或半年度取向電工鋼板供應合同,不久前卻與買家簽訂季度供應合同,并將4月至6月發貨的鋼板出口報價上調500美元/噸至600美元/噸。
    在制造鋼鐵的另一重要原料———焦煤方面,3月初日本鋼廠與澳大利亞必和必拓也改變了以往年度定價的慣例,達成了季度結算的定價協議。
    聯合金屬網礦石頻道資深分析師杜薇表示,上述跡象預示著日本或許已經接受了上述新的定價模式,可能就是采用季度定價。因為從目前的情況看,日本鋼鐵商正在努力說服下游接受季度供鋼模式,試圖把成本風險進行轉嫁。一位消息人士稱,之所以同意這樣的改變,主要因為相比價格,日本鋼廠更關心供應安全,所以準備用年度合約讓步來保證未來12個月的供應。
    但是這對于中國鋼鐵行業,卻猶如晴天霹靂。因為如果按照與現貨市場掛鉤的定價方式測算,澳礦進口到岸價格將達到每噸143.8美元,除去運費,相當于去年日澳達成的長協價格的2倍多。
    一位國有大型鋼廠的高層表示,今年以來,三大礦山都顯得非常強勢,拼命縮減長協供應來推高現貨價格。“淡水河谷縮減了近20%的長協供應量,力拓和必和必拓的長協礦更是見不到。”上述人士無奈地說,“為了不影響生產,有的鋼廠只能按照三大礦山的要求把結算價格提高。”
    苦于成本增加的鋼廠萬萬沒有想到,原本維持多年的長協模式也將瓦解。上述人士坦言,一旦采用季度定價,大鋼廠在成本方面的優勢將消失殆盡,加上運營成本大,很難和中小鋼廠競爭。此外,日后波動的礦石價格也令本來已經微利的鋼鐵行業處境更加困難。“不是難接受,是根本無法接受。”上述人士激動地說,不僅僅是成本測算發生變化,模式的瓦解隱含著整個產業鏈的巨大風險。他表示,鋼廠在大幅虧損的現實面前,必然會通過廠家來消化成本壓力,鐵礦石的漲價將會傳導到下游機械、家電、汽車、房地產等行業,并最終傳導到消費類商品上,引起輸入性通脹。
    更令人擔心的是,季度價格很可能成為最終指數定價的過渡。我的鋼鐵網咨詢總監徐向春表示:“比起經營礦山,三大礦山更像是金融炒家,通過操縱指數定價來炒作鐵礦石對他們來說簡直易如反掌。中國乃至全球鋼鐵行業的利潤都將被上游礦山牢牢控制。”
    中鋼協相關負責人并未對此消息進行確認,但該負責人表示,從目前鋼鐵產量供過于求的局面看,如果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必然會令很多鋼廠因虧損而減產甚至停產。鐵礦石的需求也會隨之減少,這對于三大礦山也不是好事。“三大礦山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殺雞取卵’。上下游本身是唇齒相依的合作關系,三大礦山應該從長遠利益出發,取得雙贏。”上述人士表示。(楊燁王云)
延伸閱讀寶鋼:中方仍追求長協為主
    近日,中外鐵礦石談判的代表企業寶鋼集團的掌門人徐樂江表示,中國鋼企將繼續追求以長協為主的采購模式,增加長協需求比重。盡管短期內鐵礦石供應壟斷格局難打破,但中國鋼企構筑多元全球資源供應體系已初見成效。近日,中外鐵礦石談判的對手方紛紛放風要摒棄長協,巴西淡水河谷甚至已經開始季度定價,并將價格更貼近現貨市場價格。對此,徐樂江表示,目前,中國與三大鐵礦石生產商的談判仍在進行,力拓沒有參與談判,必和必拓追求指數定價,淡水河谷傾向依據現貨市場的靈活定價機制。鐵礦石供需在一定時間內出現了供不應求,運行了40多年的長協機制進行一定的調整和完善是合理的,但供需雙方應雙贏,如果是單方面決定而不是協商,對供需雙方的長期發展不利。徐樂江介紹,盡管目前鐵礦石的壟斷格局短期內難以打破,但中國進口鐵礦石來源國已發展到40多個國家,中國參與合作的海外鐵礦石資源量已有每年1.9億噸。中國鐵礦石等原料多元化供應雛形逐步呈現。(張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