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可 “蛇吞象”重組有玄機
2010-3-8 19: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ST皇臺[7.39 0.41%]到*ST宏盛[6.84 -2.56%],借貸收購似已成為個別民企重組“T族公司”的新手法,而其背后的重組邏輯,則更值得投資者玩味。
根據*ST宏盛日前披露的股權拍賣結果,公司26%股權最終被注冊資本僅2000萬元的西安普明物流競拍拿下,而后者為此所應支付的1.9億元拍賣款,則全部來自其向西安高科示范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借款。無獨有偶,上海厚豐投資上月入主*ST皇臺同樣也采取了借貸方式:22113.72萬元轉讓款中有2.2億元通過向自然人借款支付,公司僅僅通過實收資本支付了本次交易款的“零頭”——113.72萬元。
盡管普明物流、厚豐投資均通過借貸如愿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但在這一“蛇吞象”式的收購背后,兩家公司目前似乎均不具備重組上市公司的實力。以*ST宏盛為例,雖然普明物流表示將在未來12個月內將對*ST宏盛進行債務重組,且不排除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可能。不過,相關數據顯示,普明物流2007年至2009年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均為負值,而公司這三年期末貨幣資金也從未超過2.1萬元,這難免令外界懷疑普明物流是否有這樣的重組實力。
在此背景下,相關債權人卻敢于向普明物流、厚豐投資拆借巨額資金供其進行資本收購,其目的無疑更值得關注。事實上,向普明物流、厚豐投資并非“外人”。資料顯示,普明物流的實際控制人是郭永明,而向其提供借款的高科示范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則是郭永明的侄女郭松;同樣,向厚豐投資提供貸款的則是該公司的三位自然人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厚豐投資正是由上述三位自然人股東投資設立,而按照常理,三人完全可以先向厚豐投資增資,隨后再由后者利用增資款收購*ST皇臺股權,但從最終操作來看,三人最終還是“舍近求遠”采取借貸方式來為厚豐投資提供資金支持。
“普明物流、厚豐投資均可能是‘影子公司’,而真正欲對上市公司實施重組的則是為其貸款者或其相關者。”一位長期研究ST公司重組的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幕后意向方之所以采取此種方式參與重組,目的則是為規避上市公司或有債務風險。據該人士介紹,由于ST公司債務訴訟較多,重組方進入后往往會發現其債務隱患比想像中大。由于其已花費巨額資金成為上市公司“新主人”,這便使得重組方成為上市公司原債權人“追債”的目標,進而付出了比原計劃更多的重組對價,由此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但是,如果重組方通過借貸方式將“影子公司”先行入駐上市公司,由于“影子公司”注冊資本低且僅承擔有限責任,因此未來即便因上市公司債務問題波及自身,其最終實際所付出的代價也在可控范圍內;若進入后未發現其他債務隱患,幕后重組方則可將對“影子公司”的借貸債權轉為相應股權,進而對上市公司實施資產重組。
的確,厚豐投資三位股東在提供借款時便曾表示,借款期滿后可延期或作為對厚豐投資增加的資本金。而記者也注意到,與*ST宏盛新近大股東普明物流相比,為其提供借款的高科示范公司的背后可謂深厚許多。資料顯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郭松同時持有潤基控股80%股權,而潤基控股則是以房地產開發、能源礦業開發、金融投資三大板塊業務為主的多元化、跨地域經營的集團公司。
不過,有市場人士稱,由于此類重組方在進入上市公司伊始便留出了“退出通道”,因此上市公司的重組積極性或不如以往重組方那樣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