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加快重點工程建設 推進“一化三基”戰略
2010-3-7 1: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沙縣加快重點工程建設 推進“一化三基”戰略
虎年伊始,萬象更新。“中部第一縣”湖南省長沙縣仿佛一列開往春天的高鐵,挾帶著一個個重大項目呼嘯而來:繼總投資40億元的松雅湖項目蓄水成湖后,規劃面積達36平方公里的空港經濟區啟動建設;長永高速星沙段建造中央商務區的項目獲準立項;致力于打造“長沙新農村地標”的板倉小鎮建設如火如荼,城市資本蜂擁而至······
大建設服務大項目,大項目拉動大發展。近兩年來,長沙縣以務實創新的精神、敢于擔當的勇氣、團結拼搏的干勁,推動重點工程建設風起云涌,奏響了“領跑中西部”的最強音,生動地詮釋了“一化三基”戰略的深刻內涵。
風云際會
春節后上班第一天,長沙縣黃花鎮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幾輛小車突然疾馳而來,一行人下車后,進車間,入工地,訪農戶,不時地熱烈地討論著什么。原來,這是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楊懿文帶領縣委、縣政府一班人,為推進空港產業經濟區建設進行現場調度。
機場素有“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之稱,區域內的黃花國際機場,一直處在長沙縣決策層的視野中,打造空港城,建設空港經濟區,也成了長沙縣委、縣政府一直謀劃的大事。兩年前,楊懿文帶領縣委、縣政府一幫負責人為此還專程奔赴廈門進行洽談,繼引進南航在長沙縣設立分公司后,成功地將廈航湖南分公司引入星沙,打造廈航中部最大航空基地。
隨著各種要素的集聚,長沙縣今年開始強力啟動空港經濟區建設,用楊懿文的話說,建設空港經濟區等于是在長沙東部再造一座近百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新城,這將是時代賦予長沙縣再次跨越騰飛的巨大機遇!
空港經濟區的橫空出世是長沙縣善抓機遇、善謀大事、善抓重點工程的又一力作。
在長沙縣決策層的眼里,重點工程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是改善發展環境的“千斤頂”,是推動產業升級的“發動機”,是增加發展后勁的“聚合器”。多年來縣域經濟高位快速發展的切身體會,也讓全縣干部群眾逐漸形成了支持重點工程的濃厚氛圍。
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盡管市場一片悲觀。長沙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卻從中敏銳地看到了希望,大家形成共識:此次危機是危中有機,越是大的困難,越是蘊含著大的機遇。特別是對中西部地區而言,這次危機帶來的世界經濟調整,有利于進一步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加快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在新一輪發展中占據主動、實現跨越。長沙縣、國家級長沙經開區很快果斷出手,召開重大投資項目新聞發布會,按照“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發布了“三個十”重大項目建設(即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十大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十大產業發展項目),總投資逾1000億元。一時間,國內外投資者對這片熱土傾注了巨大的關注。
從這批重大項目可以看出長沙縣依靠重點工程推進“一化三基”戰略的清晰路徑:通過廣汽菲亞特、中煙物流、陜汽環通、北汽福田等一些具有戰略性、帶動效應的大項目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通過松雅湖項目建設、空港城項目建設、長永高速城市商業區改造等重大項目和開展創建人民滿意縣等工作,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通過板倉小鎮、兩河流域治理等重大項目推進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業現代化,改善生態環境,統籌城鄉發展。
事實證明,這批重大項目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長沙縣、經開區基礎設施完善、產業結構優化、社會民生改善,并且對周邊地區產生明顯的輻射效應。
春風滌蕩
2009年12月26日,陰雨數天的長沙突然開晴,松雅湖項目蓄水儀式如期舉行。按照規劃,兩年后建成的松雅湖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將成為湖南最大的城市湖泊、長沙新的城市地標。
人們還清楚地記得,一年前的這天,楊懿文在松雅湖項目建設動員大會上,滿懷激情地向全縣人民承諾:“松雅湖項目是我們應對當前經濟動蕩的龍頭項目,是全縣繼續保持快速穩定健康發展的帶動項目。在項目全面啟動以后,不管多么艱難,我們都要勇于擔當,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總投資近40億元的松雅湖項目是一項集城市防洪調蓄、安全飲水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該項目建設區域位于星沙以北的團結垸。由于該垸地勢低洼,每到雨季內澇成災,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根除水患,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2008年底,長沙縣委、縣政府決定全面啟動松雅湖項目建設。僅用了短短一年時間,這項長沙縣人民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就投入20多億元,完成了拆遷安置、成湖建設等工作,創造了令人稱道的的“松雅湖速度”。
這項惠民工程需動遷3650人,拆遷房屋面積60萬平方米。長沙縣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這項被許多人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整個拆遷安置過程中實現了“三零”(零上訪、零糾紛、零鬧事)。其中的奧秘就是相關的十多個縣直部門與鄉鎮密切配合,充分保證群眾利益,陽光拆遷、和諧拆遷。
近兩年來,長沙縣上馬包括“三個十”重大項目在內的200多個重點工程,完成投資近200億元,處處滌蕩著和諧春風,一個個“松雅湖速度”相繼誕生,。
重點工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拆遷難、矛盾協調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地。長沙縣以務實的精神,建立重點工程保障機制、監督考核機制和重大問題聯合處理機制,實行重點工程“綠色通道”制度,對項目報建實施了“三減”(即減流程、減時限、減費用),工業項目報建費用減免到18.5元/平方米,報建時間壓縮到20個工作日,房地產項目報建費延遲到預售后3個月內繳納,促進了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有效地破解了這一難題。
縣里按照“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套人馬,一抓到底”的模式,建立了重點工程保障機制,壓縮了責任真空,避免了“踢皮球”的現象。縣長張慶紅聯系黃興現代市場群項目后,多次到黃興鎮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困難,指導鎮政府制定了高水平的市場規劃。目前,紅星、馬王堆兩大市場已明確表示,將在黃興鎮投資30億元以上,建設服務長沙、面向全國的農產品集散中心。
投資額達30億元的中煙物流園落戶長沙縣暮云鎮后,按正常程序需大半年時間才能完成前期拆遷任務,業主對此非常著急。聯系這一項目的服務小組獲悉后,迅速報告縣委、縣政府,啟動“綠色通道”制度,縣里打破常規,墊資1億多元,啟動前期準備工作,使得項目建設比原計劃提前了2個多月,得到了業主的高度評價。
為支持長豐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在用地上,長沙經開區及早行動,采取預留地塊、拆遷優先和特事特辦的工作方式,廣汽集團在談判時,先天晚上11點鐘提出了10個需要解決問題,長沙經開區常務副主任吳京生率領工作人員立即進行研究,在次日早晨就所提問題予以詳細答復。高效率的服務,贏得了廣汽集團的高度贊譽,總投資50億元的廣汽菲亞特項目在長沙經開區順利推進。
完善的機制,到位的服務,形成了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的強大合力,也得到了業主的廣泛好評。近幾年,長沙縣重點工程建設順風順水,投資完成率每年以近10個百分點的速度上升,2009年同比增長28%,創歷史新高。武廣客運專線、黃花機場擴建工程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的協調工作受到省、市有關領導的和部門的充分肯定,長沙縣重點工程建設辦公室連續幾年被評為長沙市先進單位。
決勝千里
“這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快樂新城。古有三湘首善,今有中部第一,從田間綠意盎然的超級稻米,到擎起摩天大樓的鋼鐵巨手,演繹著古典和時尚的城鄉神話。傳統與現代,張揚和內斂,和諧流淌在這個快速崛起的工程機械之都。”2009年12月26日,備受矚目的“2009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頒獎典禮在西安舉行,10個副省級、地級城市、10個縣級城市從全國200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被評為“2009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長沙縣榜上有名,這就是活動組委會給予長沙縣的精當評價。
從三湘首善,到中部第一,再到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長沙縣不斷自我超越,不斷書寫著發展的新篇章,這背后離不開重點工程這個巨大的推手。
新型工業化逆勢飛揚。面對金融危機、主導產業局部下滑、出口主導產業急劇萎縮的危局,長沙縣委、縣政府果斷調整發展戰略,采取“一區帶多園,園區帶全縣,統籌兼顧,優勢優先”工業經濟發展思路,依托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廣汽菲亞特項目、陜汽環通重卡、湖大同心梅花城市物流車等重點工程建設,目前長豐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汽車廠、眾泰江南汽車和陜汽環通四家整車企業,年生產能力達15萬輛以上,以中聯重科、三一集團、山河智能為代表的工程機械引領工程機械制造業走出省門、國門。2009年全縣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兩大支柱產業完成產值570億元,牢牢確立了“中國工程機械之都”、“湖南汽車零部件產業走廊”的行業地位。
城鄉建設步伐大大加快。按照“東拓西接”的思路,長沙縣啟動包括松雅湖項目、長永高速星沙段城市改造等內的十大基礎設施項目,縣城和長沙經開區發展規劃由15平方公里修編到60平方公里,建成區由12平方公里拓展到24平方公里,“十八縱十六橫”的城市道路主干骨架覆蓋面積48平方公里。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先后奪得了“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園林縣城”等榮譽。縣鄉公路網絡日趨完善,開元東路、黃興大道、黃江公路、火星南路和芙蓉南路暮云段及S207線改造等重點工程相繼竣工和啟動,新改建縣鄉公路1215.104公里,村級公路2123公里,全縣通車里程(在冊)達4120公里,人平通車里程52.7公里/萬人,百平方公里擁有公路里程195公里,公路等級率、村級公路硬化率及百平方公里擁有公路里程等三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水利建設近三年投入近10億元,連續五年榮獲湖南省水利建設十強縣稱號。
新農村建設不斷創新模式。按照城鄉一體化的思路,全力推進“六個集中”,即資本集中下鄉、農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流轉、產業集中發展、環境集中保護、公共服務集中推進,長沙縣重點打造了“板倉小鎮”、現代農莊等新農村建設示范項目。其中“板倉小鎮”是在楊開慧烈士的家鄉板倉,依托其特有的生態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引進城市資本,建設一個具有湖湘文化特色、并與縣城星沙和經開區互動的田園城市。目前,該項目已吸引了香港SMC、美國兆德等數十家公司前來洽談投資,前期啟動的17個基建項目總投資達2.3億元。去年以來全縣已啟動48個農莊項目建設,其中“圣毅園”已完成投資1.5億元,建設標準化農田1萬畝,成為了全省最大的現代農莊項目和長沙市農村土地流轉綜合配套改革示范點。
社會民生事業全面進步。長沙縣圍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出的十大民生工程,拓展范圍、增加投入、提高標準,著在全省實現了“十個率先”:率先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確保基層政權運轉的保障機制;率先實施城鄉特困戶醫療救助制度;率先全免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率先開展農村“安居工程”;率先建立愛心助醫制度;率先建立動物免費免疫制度;率先啟動鄉鎮生活垃圾處理工程;率先啟動農村低保制度;特別是率先在全省啟動了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計劃投入3-4億元用五年時間對全縣12萬戶農戶的人居環境進行全面整治和改造提質。城鄉環保逐年加強,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率達9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43.5%,被評為“國家生態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
六大龍頭項目領跑重點工程建設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沖刺之年,也是“調結構、促發展”的關鍵之年,科學謀劃、合理安排2010年長沙縣、經開區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對實現長沙縣“十一五”規劃目標和縣域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長沙縣委、長沙經開區管委會、長沙縣政府根據“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又好又快,優勢優先”的原則,安排2010年縣區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計劃直接投資315078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項目10個,交通能源項目4個,農林水利環保項目5個,園區建設項目2個,新農村建設項目1個,安排重點服務項目16個,重點籌備建設項目11個。我們在這些項目中擷取6個重大項目,從中找尋大建設服務大項目,大項目拉動大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空港產業經濟區
項目介紹:空港產業經濟區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今年將完成36平方公里的園區規劃,啟動人民東路東延至機場、S207線南延至黃江公路等道路建設及電力通訊、給排水、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的前期建設。今年將全面啟動空港產業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
新聞解讀:機場歷來有著“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之稱,由機場輻射帶動的臨空經濟則被譽為“全球化的核心點”。黃花國際機場已開通國內外航線84條,去年旅客吞吐量達千萬人次,成為中部地區位居前列的航空港。據悉,到2011年,機場擴建工程將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520萬人次。
目前,長沙縣正在強力推進“空港產業經濟區”建設,加快與機場的40平方公里核心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對接。“空港產業經濟正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引擎,黃花、星沙、干杉、黃興等鄉鎮將成為直接受益者。”有關負責人表示,長沙縣打造“空港產業經濟區”,必將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地區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長沙縣經濟發展模式轉型。
長永高速星沙段城市改造項目
項目介紹:長永高速城市商業區改造工程項目西起京珠高速、東至東一路,全長約1800米,均寬75米。項目包括長永高速星沙段的蓋頂工程,以及蓋頂面與周邊區域的整體改造開發。項目自東向西將建成融時尚、購物、休閑、餐飲、商務、藝術、運動于一體的純生態空間,打造為創意之都和財富窗口。
新聞解讀:長永高速城市商業區改造計劃正緊鑼密鼓的展開,這個長達1.8公里、寬為75米的城市商業廣場,將成為星沙的又一地標性工程。
相關人士表示,這個項目主要是將長永高速星沙段下沉部分進行分段覆蓋改造,形成面積達22萬平方米的帶型長廊,以“生態、財富、時尚、藝術、創意”為構思,打造現代綠色CBD,提升城市中心品質。新增城市廣場建成后,長永高速將成為下穿星沙的一條高速公路。
黃興現代市場群
項目介紹:黃興現代市場群承接馬王堆、紅星和高橋等市場外遷,主要建設農產品批發大市場,商業門面及相關設施,占地面積1500畝,分兩期開發。
新聞解讀:早在2008年10月,實泰物流公司就慧眼識珠,在黃興鎮選址建湖南家電物流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家電物流中心,貨運吞吐量將達到300萬噸以上。
記者了解到,紅星實業集團擬在黃興鎮新建紅星農產品物流園,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規劃用地2000畝,將整合蔬菜、水果、水產等幾大交易項目,打造成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農產品物流基地;由長沙馬王堆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長沙農產品物流園,擬在黃興投資10.7億元,建設蔬菜、水果、干貨等品種的綜合農產品交易區,成為服務長沙、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價格指導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此外,正在洽談的還有由天津海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高橋綜合大市場,該項目擬將長沙市內各類批發市場整合為一體,計劃總投資106億元。
安沙現代物流園
項目介紹:安沙現代物流園項目位于安沙(毛塘)工業小區,與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沙)相隔,毗鄰省會長沙市區,交通極其便利。安沙物流園的發展從自身現有的優勢和周邊產業特征入手,以現代倉儲業為中心,以貨運、配送為紐帶,以汽車、建材、農產品三大產業為依托,具體建設內容可概括為五區四大平臺,即五大功能區域、四大基礎平臺。
新聞解讀:安沙發展物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湖南工業看長沙,長沙工業看星沙,星沙前瞻看安沙。近年來安沙鄉鎮企業突飛猛進,帶動了安沙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在機械、建材、木地板、鑄造等十多個行業已涌現出了大量充滿活力的企業,生產的三角刮刀、緊線鉗、枝剪、微型水泵、米機、湘繡工藝服裝等歷史悠久、質優價廉、遠銷海內外。近年來,安沙鎮大力引進物流企業,迄今為止已引進了訊通物流基地、大鈴倉儲、中央儲備肉冷庫、上海購寶物流中心等多家物流倉儲企業,還有長株潭生豬交易市場、高橋物流市場、紅太陽建材市場、中南物流園等項目擬在園區投資。
團結垸退田還湖
項目介紹:團結垸位于星沙,是長沙面積較大的幾個湖泊之一。2003年,松雅湖綜合開發工程列入省重點工程。近年來,逐步完成了石子暗涵、濱湖路等配套工程建設,各界一直呼喚著對其整體改造。2008年長沙縣計劃投資40億元,在3年之內退田還湖,5年內建成松雅湖水上公園。今年將重點完成香堤路、東六線、撈刀河路等市政道路建設,以及駁岸、水利設施、雨污箱涵和環湖綠化。
新聞解讀:去年12月26日松雅湖項目一期成湖土石方工程順利竣工并開始蓄水。從2008年12月26日的松雅湖項目啟動建設動員大會,到蓄水儀式,長沙縣僅用了短短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拆遷安置、成湖建設等工作,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松雅湖速度”。建成后的松雅湖相當于4座中型水庫,山洪暴發時可開閘調洪,不僅可緩解撈刀河流域其它7個堤垸的防洪壓力,而且經過改造并加固后的撈刀河大堤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從而徹底根除多年困擾團結垸區的洪澇水患。相關專家說,建成后的松雅湖,可增加正常蓄水量1450萬噸,能有效解決星沙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快速增加的需求。而且,隨著項目區域內望新撇洪渠和萬明撇洪渠的建成及排污功能的完善,湖水與撈刀河保持貫通形成“循環活水”,則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供水質量,確保居民安全飲水。
板倉小鎮建設
項目介紹:板倉小鎮位于開慧鄉,項目建設面積19.2平方公里,將進行9個組團33個子項目的開發建設,2010年主要建設內容為集鎮供水、污水處理、主要干道、鄉村公路、電力、電信等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及現代體育休閑農莊建設。
新聞解讀:長沙未來的新農村地標在哪里?“板倉小鎮”。去年,板倉小鎮建設推介會在開慧鄉舉行,預示著“板倉小鎮”造鎮大幕正式開啟。“板倉小鎮”是長沙縣新農村建設的試點項目,是以田園文化理念為指導,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現代化農村氣息、生態和環保相融、與縣城星沙和長沙經開區互動的衛星鎮。通過‘板倉小鎮’的建設,將打通農民進城和市民下鄉的通道,從而實現城鄉雙向交流、資源共享,城鄉一體。據悉,不少客商都表達了前來“板倉小鎮”投資的強烈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