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沿海經濟帶六城目標:“擴城”

2010-3-7 1: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避免無序競爭”“港口間要加強合作、減少競爭”……

  今年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起步之年,也是關鍵之年。

  昨日,記者采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中,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個城市的市委書記或市長,他們也在共同運籌“全域城市化”、“百平方公里、百萬人口”大城市等建設目標。

  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

  全域城市化帶動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邁向5000億

  “大連的經濟總量要在四年時間再翻一番,五年內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夏德仁說起大連的發展信心十足。

  具體戰略打法為,建三個中心提升大連的城市功能,三個中心分別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同時建設現代產業聚集區,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用五年時間使新興產業經濟總量大于傳統產業經濟總量。

  大連要以全域城市化拓展空間、優化布局。

  “我們的全域城市化不是全部變成城市,而是將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公共服務延伸到農村,大力發展都市性產業,提高城鄉收入水平。”夏德仁解釋說。

  同時,以全域城市化拉動投資、擴大消費。提高全域投資強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向5000億元的目標邁進。

  丹東市市長趙連生:

  丹東要作為周邊城市的出海通道

  “鴨綠江大橋正在規劃建設中,這將把遼寧沿海經濟帶開放的窗戶真正打開,面向朝、韓、日本等開放。”趙連生介紹,目前該大橋的規劃設計預可研已完成。

  今年丹東將修建兩條高速鐵路,一條是沈陽至丹東,一條是丹東到大連的鐵路。趙連生高興地說,丹東到大連的高鐵建設剛剛獲得國家批復。高鐵修成后,丹東到沈陽和大連只需一個多小時。

  此外,把沿江沿海區域重建新城,城市人口吸納40萬人。

  “將來,沈陽、大連、丹東要形成一個‘金三角’,必將是一個整體,丹東要作為周邊城市的出海通道。”趙連生說。

  錦州市市長王文權:

  建光伏屋頂發電示范村,百姓用電不花錢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千億元光伏產業基地。”全國人大代表、錦州市市長王文權說,今年要實現太陽能發電13.5兆瓦,太陽能路燈50公里,光伏屋頂發電10個兆瓦。

  那么,如何使用這些光伏電能呢?

  王文權介紹,地面發電可以形成電站并入國家電網,屋頂發電可直接給居民供電。“如今,居民用電,特別是農村居民用電,只要國家支持3億元,1萬戶居民每家貸款3萬元就可以安裝一個光伏屋頂發電的設施,百姓可以分20年分期還款,20年百姓不用交電費。”王文權說,他們想規劃建設一個光伏屋頂發電的示范村。

  在城市化進程上,王文權介紹,錦州將以沿海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努力形成組團開發、橫向連接、互為支撐的沿海經濟帶發展新格局。

  營口市市長高軍:

  未來建成環境優美現代化的特大型城市

  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營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百里沿海產業帶,百里沿海景觀帶,百里濱海生態城大戰略目標。

  高軍介紹說,在沿海經濟帶建設上,營口將進一步加大港口發展力度,加快港口發展步伐,使港口成為營口經濟發展的引擎。

  高軍說:“營口市要通過產業升級,實現城市轉型。使城市實現沿海、帶狀、生態、組團目標,不但產業要發展,人居環境也要優美。未來的營口將在沈陽大連之間,變成環境優美、城市現代化的特大型城市。”

  盤錦市市長孫國相:

  規劃城鎮和產業園區,讓農民轉到城鎮

  盤錦由內陸資源型城市向沿海開放型城市轉變,用孫國相的話說是“轉身向海”,118公里的海岸線以遼寧沿海經濟帶為帶動,形成城市帶、旅游帶等。

  “我們還以填海造地的方式規劃了水城,打造沿海明珠。”孫國相說,盤錦水網密布,約有42平方公里的水網,水面約13平方公里,而建設的水城陸域面積與水域面積相當。

  孫國相具體說,將對41平方公里、29個鄉鎮進行科學規劃城鎮布局和產業園區,集中使農民向城鎮轉移。

  葫蘆島市市長孫兆林:

  規劃建設葫蘆島港三個港區

  “我們抓住國家擴內需機遇,啟動規劃建設了葫蘆島港3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葫蘆島市市長孫兆林介紹說。



  孫兆林表示,這三個港區分別是:

  打造新“北煤南運”大通道的綏中石河港區,設計年吞吐能力2億噸;規劃34個泊位、年吞吐能力1億噸的葫蘆島柳條溝港區,目前已完成投資16億元,建成“兩油三雜”5個泊位,形成年1000萬噸吞吐能力;規劃建設年吞吐能力3000萬噸的興城臨海港區。

  孫兆林介紹,葫蘆島還規劃了五年內,圍繞“百平方公里、百萬人口”大城市建設目標,優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