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刺激戰略退出對鋼材行情影響幾何?
2010-3-5 2:0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專家團資深專家 陳克新
下一階段鋼材行情走勢如何?一個很重要的影響方面,在于如何評判越來越近的經濟刺激戰略退出。有觀點認為,隨著通貨膨脹預期的加大,中國經濟刺激戰略退出將會被提到日程上來,并且得到付諸實施。受其影響,有關部門將收窄銀根,提高利率,使得國內大宗商品行情的向上趨勢受到打壓,甚至出現轉勢。這是不全面的,實際上,刺激戰略的退出,不會扭轉鋼材行情高位運行,甚至繼續震蕩向上的市場大勢。受其影響,相關股市板塊也會因為企業實現利潤顯著增多而水漲船高。
一、經濟刺激戰略退出的大背景是經濟復蘇
為什么提出經濟刺激戰略退出?最根本的原因是:包括中國經濟在內的世界經濟普遍開始了經濟復蘇進程。如果持續以往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勢必引發經濟過熱,攪起過多的資產泡沫,出現嚴重通貨膨脹,損害經濟的健康發展。為此,選擇有利時機,適時逐步減弱刺激力度,實施經濟刺激戰略的逐步退出,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的關注目標。
由此可見,經濟刺激戰略退出的大背景是2010年世界經濟復蘇,而不是2009年的世界經濟衰退。在這個衰退轉向復蘇的大背景之下,全球鋼材的實體經濟需求情況只能是更好,而不是更加糟糕。換句話說,鋼材正處于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而不是秋天。因此,今后氣溫將會一天天升高,而不會越來越涼。不管有什么臨時性因素出現,比如“倒春寒”,都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發展大勢。這是我們必須首先要搞清楚的事情。
出于世界經濟復蘇大背景的考慮,權威機構普遍認為,2010年增速將由下降轉為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10年世界經濟將由上年的下降1%~2%,轉為增長3.9%。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預測表明,今年中國經濟也將提速到10%。中國一個月內連續兩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利率之后,國際權威機構仍將2010年中國經濟增幅預測值定位在10%以上。近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美國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大大超出預期,全球三大貿易出口國,德國、中國和美國的出口數據也比去年衰退高峰時期顯著改善。所有這些均表明,盡管還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復蘇進程可能艱難而緩慢。但經濟復蘇已經開始,雙底衰退風險降低,較過去一年中的任何一個時刻都低得多。
世界各國經濟普遍提速,造就了2010年鋼材實體經濟需求旺盛的大環境。國際鋼協預測,2010年全球鋼需求將恢復到2008年水平,達到12.1億噸,由2009年的下降7.2%,轉為增長8.7%。2010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有關部門“重拳”打擊囤地、大范圍開展棚戶區改造和“建材下鄉”的刺激下,房地產開工面積將會大幅增加。個人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超過10%。今年第一個月,全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60萬輛,同比增長1倍多。與此同時,中國鋼材對外貿易,包括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也在迅速恢復之中。從2009年6月份開始,中國鋼材出口連續7個月環比增長,其中12月份出口量同比增長5.1%,同期機電產品出口也明顯好轉。進入新一年后,全國對外貿易增長勢頭更為強勁。1月份出口同比增長21%,進口增長85.5%,顯示了國內外經濟的復蘇,顯示了由此而生的旺盛需求。沒有疑問,2010年中國鋼材出口貿易將實現較高的增長水平。
二、經濟刺激戰略退出不會引發金融性購買需求的消失
在現代商品經濟社會中,金融性購買需求一直是鋼材社會總需求的組成部分,并且成為影響其市場價格的主要方面。有時候,金融性購買需求對于行情的影響力,會超出實際供求關系的影響。
近期內收緊流動性的預期和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鋼材的金融性購買,導致價格行情的普遍回調,但并不會因此導致金融性購買需求的消失。如果說,2009年國際資本炒作大宗商品行情的主要題材是美元貶值,那么,2010年國際資本的炒作題材將轉向世界經濟復蘇所產生的實體需求顯著增加。因此,國際投機資本決不會偃旗息鼓,一定會選擇有利時機卷土重來。屆時,金屬、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和海運指數調整過后,還會借助于更加旺盛的消費需求,繼續震蕩向上。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新一年內鋼材及冶煉原料金融性購買需求依然旺盛的基礎,在于實體經濟需求增加和生產成本提高所引發的漲價預期;在于通貨膨脹所引發的避險行為;還在于投機資本的推波助瀾,放大需求效應。
三、至關重要的經濟刺激戰略退出措施——加息,實際上是把“雙刃劍”
經濟戰略退出,至關重要的措施莫過于加息了。連續性的加息,才是經濟刺激戰略的實質性退出。今年以來,金融機構加息消息不絕于耳,已經成為現階段及今后一段時期鋼材價格,也包括股市鋼鐵板塊的重要影響因素。
較高的物價漲幅,將會引發決策部門對于通貨膨脹的更大憂慮,有可能情不自禁地“扣動扳機”,在歐美國家普遍加息之前進行加息。今年1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1.5%,PPI同比上漲4.3%。由于春節因素及對比基數的影響,預計2月份CPI同比漲幅有可能接近3%,PPI同比漲幅達到6%。還有觀點認為,今年5月份CPI將達到年內高點。為避免實體經濟出現“負利率”的情況,進而導致通脹預期進一步升溫,央行有可能會在第一季度末調整利率。
必須指出的是,加息對于今后的鋼材行情,尤其是股市、期市等資產價格行情而言,所產生的影響不僅重大,而且是雙重的,加息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
從短期來看,采取加息,特別是連續加息措施,表明貨幣政策的緊縮與轉向,勢必會對需求產生很大的抑制,引發鋼材及相關資產市場的恐慌性拋售。受其影響,短時期內鋼材行情將會走低,其他一些商品資產價格也會回落。
從中長期來看,率先歐美國家加息,將會攪起更大的資產泡沫,也就是說,不可避免地推動鋼材價格,以及股市、樓市價格的更大幅度的上漲,進而推動國內CPI指數的進一步升高,與其宏觀調控初衷相悖。換言之,率先歐美國家加息很有可能是把油門錯當剎車踩了,對于流動性過!盎鹕蠞灿汀薄 (下轉B3版)
(上接B1版)
這是因為,目前歐美日等國家利率水平很低,普遍為零或接近為零,而中國1年期基準利率水平在2%以上,已經存在較大的利率差距。如果中國率先提高利率,將使得國內外利率差距進一步擴大,假如說擴大到3個百分點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國際資本一定會借入利息較低的美元或其他貨幣,千方百計來到中國套取“利差”,從而引發更大規模的“熱錢”涌入。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資本“熱錢”來到中國,決不會僅僅賺取“利差”。它們還有更大的企圖,至少要通過如此資本運作,獲取三個層次的利潤。
第一個層次的利潤就是上面所說的“利差”。
第二個層次的利潤是等待人民幣升值。由于形勢的變化,主要是出口增加、輸入型通脹以及國際壓力三方面因素影響,2010年人民幣具有很大的升值可能。人民幣升值后,國際資本將人民幣換回美元,可以獲得很大一塊利潤空間。
第三個層次的利潤是進入期市、股市、樓市等資產領域。由于“熱錢”進入中國后,不會老老實實地趴在銀行內靜等人民幣升值。在此期間,還將窺測獵取更多利潤的機會,而期市、股市、樓市等資產領域將會成為國際資本“熱錢”的首選。
由此可見,加息后導致更多“熱錢”涌入中國,迫使央行增發外匯占款人民幣投放,導致全社會流動性的更為充裕,背離收緊流動性的初衷。另一方面,更大規模的國際資本“熱錢”,大量進入資產領域,勢必攪起更多的資產泡沫,推動期市、股市、樓市行情的更猛烈揚升。因此,金融機構加息是一把“雙刃劍”,對于鋼鐵和資產價格來說,短期利空,中、長期卻是利多。甚至還可以說,表面利空,實質利多。
當然,雖然刺激戰略的退出,不會改變年內大宗商品需求旺盛,行情震蕩上行的總體趨勢,但對于逐步積聚和可能出現的價格風險也需要關注。這主要是:逐步出臺一些退出措施,短時期內,對于鋼材期貨市場行情及相關股市板塊行情還是會產生很大沖擊,由此而出現劇烈震蕩。其次是人民幣有可能升值;再有就是較高的社會庫存;最后是鋼材價格的周期性下降。因此,對于同時并存的以上利空因素積累,也不可掉以輕心,要做好風險防范,掌握好投資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