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雙輪驅動 加快推進自主創新領航區建設
2010-3-27 22: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面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新形勢,“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已成為我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放在了日益突出的位置上。3月8日,胡錦濤總書記參加了全國人大天津代表團全體會議,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四個著力”。 3月10日,濱海新區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議及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天津團全體會議時的重要講話,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開展為期兩天的集中研討。研討班的共識是,當前濱海新區要以“十大戰役”為載體平臺,堅持高端、高質、高新化的產業發展方向,努力在“產業發展、自主創新、生態宜居、改革開放、服務功能、社會和諧”等方面達到領先水平。大家一致認為,濱海新區在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過程中,要在著力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同時,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近一段時間記者走訪專家,并就濱海新區發展服務業的優勢方向進行了調查,就發展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思路舉措與專家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解釋:
現代服務業包括基礎服務、生產性服務、個人消費服務和公共服務。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四個重要領域之一。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功能性分類為: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現代金融業、商務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
從行業看包括金融服務、研發服務、現代物流服務、產品設計服務、工業裝備服務、會計服務、管理咨詢服務、營銷服務、人力資源配置等門類。
生產性服務業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性產業,是一種依托技術進步、知識擴展的新興服務業,它強調智力資本的密集和運用,提供“軟型服務”或“隱性服務”,其經濟附加值遠遠高于傳統服務業。
● 現狀描述
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業空間大
記者日前從濱海新區科技部門了解到,濱海新區目前已經建成50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工程中心、90多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80多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成立了26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根據計劃,今年濱海新區將建成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等一批重大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完成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一期工程。
這些科研機構和技術平臺,將成為濱海新區企業創新動力和亮點之源,使濱海新區的高科技服務體系更為完善,是濱海新區搭建高科技服務的“基礎設施”平臺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構筑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結構,發展優勢支柱產業提供更好支撐,濱海新區通過建設超算中心、研究院所、技術中心等公共技術平臺,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自主創新領航區建設,為加快科技創新,調整優化新區產業結構打下堅實基礎。
以科研機構和技術平臺為主要形態的專業技術服務業正是濱海新區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主要著力點。在濱海新區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大家的共識是:面對后危機時代的全球化新的挑戰,新區要加快經濟方式轉變,以突出特色和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以十大戰役為載體和平臺,全面推進產業功能區產業能級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著重發展現代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目前,濱海新區第三產業增長較快,但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還偏低。結構還需優化,今后要加大鼓勵力度,吸引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研發、信息中介、科技服務、金融、保險、咨詢、物流等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致力于服務業的結構升級和增強服務業的競爭力,作為調整三次產業結構的突破口。
因為,濱海新區在高端化、高新化、高質化的項目引進和結構調整中,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制造的云集,為知識型生產性服務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同時也是企業的要求,供需的旺盛,使知識型生產性服務業在新區有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濱海新區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方面有哪些思路、舉措,本報記者采訪了新區發改委、科委和經信委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及有關專家。
● 思路對話
發改委:高端制造業服務業雙輪驅動……
記者:如何看待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濱海新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的意義?
發改委:濱海新區在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同時,正在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向依靠知識型的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制造業協調帶動轉變。2011年,濱海新區要實現GDP年均增長24.5%的奮斗目標。這24.5%的增長率必須依靠工業和服務業的雙輪驅動,服務業發展必須有更大突破。
到今年底,濱海新區工業規模有可能接近或超過一萬億元,與此相配套的知識型的生產性服務業的規模、質量和水平均在同步提升。比如說,空客A320、大火箭、和諧號機車等高水平大項目好項目不斷聚集,對金融、物流、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也相應迅速增加,這也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而這些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也進一步促進了制造業向高端化、高新化、高質化的發展,雙方形成了良性互動。可以預見,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近幾年起步的服務外包、總部經濟和科技服務等高端服務業將迎來收獲期。
記者:濱海新區發展知識型生產性服務業的規劃和前景實施步驟?
發改委:濱海新區高度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比如說新區“十大戰役”的全面實施將給現代服務業帶來巨大機遇。以新區核心區、東疆保稅港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濱海旅游區、中心商務區、渤龍湖總部經濟區、北塘區域、航天城航空谷等以高端服務業為代表的區域,這些項目和平臺的打造直接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并衍生出新的服務行業。
此外,濱海新區加大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力度,今明兩年將有近百個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主要項目如:開發區服務外包基地、泰達MSD、高新區服務外包核心區、渤龍湖總部經濟區、海洋高新區總部經濟區、渣打科技信息營運服務中心、騰訊數碼研發中心等。
今后幾年是濱海新區大發展的時期,人口大量聚集,產業向高端發展,服務、設施和水平明顯提升,物流、金融、保險、科技信息等知識型服務業迅速膨脹,有望出現幾個知識型的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
經信委:著力支持資源共享平臺……
記者:從您所在的領域來看,對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會有怎樣的考慮?
經信委: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不僅指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還包括為推進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提供服務。比如精細化管理的咨詢業,就是從生產制造的角度,致力于改善企業生產效率的服務業。這涉及的領域很寬,如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等等。在發展知識型服務業方面,我認為可以吸引一批與精細化管理相關的咨詢公司,來為濱海新區的各類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目前,上海、北京聚集了一大批這類咨詢公司。我們正在考慮如何促進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咨詢等方面的公司更多地聚集在濱海新區。在適當的時候,我們會推動這類咨詢公司進入濱海新區,推動新區企業向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在為生產性企業提供服務方面,經信委會考慮編制制造目錄、招商指南之類的材料,為各功能區在招商方面給予一些建議和指導,比如引進什么類型的企業落戶濱海新區等等。
記者:從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角度,濱海新區應該鼓勵哪些服務性平臺的建設?
經信委:目前我們正在考慮,也在調研,我們需要支持哪些平臺的建設,來服務于廣大的中小企業。在科技研發服務方面,可以考慮引進研發咨詢方面的公司,幫助企業提高研發效率,減少研發的彎路。在開發區有一些類似藍泰科技這樣的公司,考慮到中小企業購買高端的管理軟件可能存在資金問題,如果藍泰這樣的平臺性公司買來讓其它小公司遠程登陸使用,實現資源共享,就能大大節約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這類平臺還包括各種檢測機構、檢測設備的共用共享等等。新區對這類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
科委:科技服務應成引領、支撐……
記者:濱海新區在科技領域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上有哪些思路和具體舉措?
科委:濱海新區目前正著力從三個方面推進新區自主創新工作,促進新區知識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一是深化調整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規劃實施“濱海新區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創建工作”,到2015年,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信息技術、能源環保、新材料和海洋科技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初步建成國家重要的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初步建成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中心。初步成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濱海新區自主創新實力明顯增強。
二是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推動戰略性高端產業發展。圍繞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設立科技專項資金,落實一批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壯大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重點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啟動一批濱海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力爭企業研發中心達到200家以上。
三是推動高端產業發展,努力推進濱海新區生產性服務業水平提升。充分利用國家超算(天津)中心、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園、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創新服務平臺集聚企業、服務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使科技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真正成為生產性服務業的活力之源。
● 專家觀點
濱海新區需要快速進入服務業產業化進程
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孫洋博士:要結合濱海新區特點,在發展消費性服務業的同時,利用濱海新區高端產業和高端人才聚集的優勢,深入研究服務業概念內涵,把握國際產業發展趨勢,把發展知識型的生產性服務業作為一個著力點,使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相互促進更為深入。
發展服務業有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個方面是要發展技術應用型研發服務業。美國在1950年,服務于19個制造業門類的研究實驗室所雇傭的工程研究人員便超過了5萬人,而通用電氣、美國鋁業等公司也正是依托工業技術研發機構而成立的。這些技術研發屬于第三產業的范疇,并且正是這些研究和開發機構推動了產業技術進步和升級換代。目前濱海新區在建的天大工業研究院比較符合這個類型。
第二個方面是服務業自身的結構調整。新區目前服務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服務業結構側重于直接面向消費者服務的低端服務業,服務于制造業的相關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而后者恰恰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根據意大利學者羅梅的統計,在1970年代,作為中間投入品的服務產出占全部服務產出的比重,法德美在30%以上,到了1980年代,提高到了43%。與此同時,生產性服務業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成為制造業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全球最大的制造業企業通用電氣,其收入總額中服務業所占的比重,2003年超過60%。通用汽車下屬的金融服務公司,2004年的利潤占通用汽車全年利潤超過80%。新區服務業的未來發展,需要快速進入西方戰后經歷的所謂服務業產業化過程(service-industrialization)。
服務業發展的第三個層面是通過現代信息通信技術(ICT)全面改造和滲透各制造業和服務業產業部門。新區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快速實現相關制造業、服務業的信息化技術改造,實現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的快速對接,才能夠使服務業更具貿易性從而更像制造業,從而使制造業和服務業更加趨向一體化。這一一體化過程的核心內容是,服務業企業相關服務產品的標準化、規范化,在不同制造業企業間具有可移植性,所提供的服務著重強調產業鏈的整合、供應鏈的快速響應、提高制造業產品的附加值、技術與生產方式的優化組合以及降低制造業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交易成本,而實現上述目的,都是以現代ICT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基礎的。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迎軍:如果說深圳開發的背景是我國需要對外開放的窗口,上海浦東開發的背景是我國與國際通行規則的接軌,那么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背景是中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邁進。而經濟強國的第一特征不是GDP而是制造業大國。在這樣的背景下,濱海新區在發展有競爭力的制造業方面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值得思考。目前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在于量的方面,應逐步向高科技、智能、環保的方向轉變,新區應成為突破外貿壁壘的制造業基地。我認為濱海新區要想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能夠突破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定位應該致力于打造突破外貿壁壘的制造業區域,成為最終產品能夠突破國際貿易壁壘的中國標致性區域,完善產業技術體系。
天津城建學院副院長王建廷:濱海新區在轉變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上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是資源配置問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前的新區,由行政區和功能區組成,在開發建設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等問題,所以新區要積極調整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解決資源優化配置問題。二是新區的發展階段問題,濱海新區的發展還處于快速成長期,在已經形成的經濟發展基礎上優化產業結構,新上項目要更加符合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有效篩選并保證建設速度。三是濱海新區當前核心區的現代服務業尚不活躍。四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五是建設宜居生態新城區,濱海新區先天生態脆弱,新區應大力開展生態環保建設,要緊緊抓住建設中的新天津生態城這個龍頭,作出示范。( 梅傳眾 吳樂楊)
● 它山之石
北京:抓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一是加快推進先行先試改革。二是完善示范區管理體制。三是鼓勵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四是加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支持力度。以5年不少于100億元的規模,集中支持一批成長性好的企業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加大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力度,全年完成40億元采購任務。五是深化科技金融創新。積極爭取更多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打造“中關村”板塊。支持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聚集發展,發揮好創業投資基金的作用,逐步完善覆蓋技術創新全過程的金融服務體系。(摘自《201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
浦東: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不斷提升產業能級。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產業高端化發展。適應科技企業成長規律,構筑多層次、市場化的科技投融資體系。發揮各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的作用,支持新能源、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加快發展。規劃建設軟件公共服務平臺二期、微電子公共服務平臺、張江生物醫藥中試平臺等,推進康橋工業區等一批專業孵化器建設,鼓勵產學研聯盟和中介服務組織發展,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公共服務水平。積極創建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摘自《2010年浦東新區政府工作報告》)
昨日頭條:
項目概況 項目規劃 設計理念 發展環境 政策解讀
精彩聚焦
一季全面增長加大內資招商 專訪海泰發展董事長楊川
據天津海泰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川介紹,公司一直在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沒有到渡難關的程度,主要還是保增長的問題。從目前情況看,形勢比較樂觀,市場確實有壓力,今年工作重點放在BPO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招商工作一直沒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