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農村公路建設向“十一五”規劃目標沖刺
2010-3-26 14: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三月春暖花開,繁花似錦。
行走在蘆山縣蘆陽鎮火炬村菜花飄香、蜿蜒、平坦的農村公路上,當地群眾愜意地享受這份溫暖的時光。而在四年前,火炬村還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通往外界。
在全市農村公路建設中,火炬村只是縮影。
一份來自市交通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十一五”以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跨越式發展。截至“十一五”的第四個年頭(2009年),全市農村公路修建里程達到2847.3公里。我市建制村農村公路通達率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的100%;建制村農村公路通暢率“十一五”規劃目標為60%,目前已完成49.2%;鄉鎮通暢率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的91.62%。今年年底,全市農村公路“十一五”規劃目標將全部完成。
審時度勢大手筆規劃激蕩人心
翻開雅安的地圖,1.5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面積占據了89.9%,全市1069個行政村零星散落在中高山地區。修建一條平坦的農村公路一直是廣大群眾的夙愿。
急百姓所急,2006年全市農村公路建設迎來了“十一五”開局之年的新機遇,國家一系列鼓勵修建農村公路的政策陸續出臺。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早在2005年就多次率領交通、農業、國土等部門深入鄉、村調研,召開專題會議,制定發展規劃。于是,“雅安市農村公路建設‘十一五’規劃目標”應運而生。
“十一五”期間,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總投資約10億元,到2010年全市要實現100%的鄉(鎮)通水泥路(油路)、100%的村通公路、60%的村通水泥路(油路)。同時,建成鄉鎮農村客運站91個,實現70%的鄉(鎮)建有農村客運站,具備客車開行條件的鄉(鎮)客運通達率達到100%、村客運通達率達到85%。到2010年,雅安市將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解決農民出行難、生產資料調入難和產品運出難的“三難”問題。
根據規劃,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突出“四個”重點:重點改善和解決各村委會及條件成熟村的農村公路建設;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的原則,重點建設尚未通路的農村公路,然后解決和改善旅游沿線村、通鄉公路干線周邊村的農村公路,再逐步推進邊遠、偏僻的農村公路;重點推進全區水電、農產品、旅游等資源豐富片區村的公路建設;按“誰積極先支持誰”的原則,先解決和改善農村群眾積極性較高的公路。
全民參與連續兩年千里大跨越
“十一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第一要務來抓,作出了“全黨動員、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大辦交通、富民惠民”的重要決定。
各區縣政府積極整合資金,多渠道籌集農村公路建設經費,以資金打捆使用的方法,調集各項資金用于農村公路配套補助。同時,各縣區對通村公路建設實行“以獎代補”政策或設立農村公路通村項目“以獎代補”基金,一般按1—3萬元/每公里的標準進行補助;并廣泛發動企業,助推我市農村公路建設進程。
政府主導,上傳下達;全民參與,共修公路。
農村公路的建設當然離不開農民群眾的鼎力支持:雨城區晏場鎮寶田村火燒坡組的群眾為了修通公路,創造了“貸款修路、打工還錢”的雅安農村公路建設精神;滎經縣六合鄉寶積村村民何光平的愛人患心臟病住院,聽說村里修路需要集資,何光平和愛人從兒子寄回來的1000元治療費用中拿出了500元修路;六合鄉的張世樂老人身患重疾,得知要修路,老人將僅有的300元存款交到了村干部的手中……
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跡,一個個可敬可愛的村民匯成的力量,鑿開了高山險壑、填起了低谷洼地,鋪建了一條條讓百姓告別肩挑背磨歲月的致富之路。在各級黨委政府、全市交通部門、當地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碩果累累。
2007年底,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市交通局傳來,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完成1268公里,成功實現千里大跨越;2008年底,佳音再傳,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總里程達到1012公里,這是繼2007年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突破一千公里大關之后,再次實現了農村公路的千里大跨越!
路通人活修好公路群眾忙致富
一條路,帶活一個產業;一條路,致富一方百姓。
“十一五”以來,通過農村公路建設,一條條通向田間地頭、通向果園、茶園、竹林,連接農民致富產業的大道,正在老百姓的腳下延伸。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與茶葉、林竹、水果等產業經濟有機結合;架起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橋梁;連接了產業與市場的橋梁,聯通了各級黨委、政府與老百姓的心。
“鋪平群眾門前路,燃起百姓致富情”。這是名山茶農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順口溜。
“生姜坐車運出村。”這是蘆山縣蘆陽鎮火炬村村民們最為高興的事。自從修通了公路,火炬村每年上百萬斤的生姜再也不愁運不出山。
“水果之都”九襄鎮17個水果專業村都通了水泥路,這不僅讓當地果農不再愁采摘的水果要背很遠才能變成錢,而且水果的價格也上漲了,全鎮每年產水果4.2萬噸,每噸水果可增收100元,路通讓全鎮果農增收400多萬元。
山縣馬嶺鎮的“光棍村”嫁進媳婦了;雨城區嚴橋鎮的竹木賣上價了;滎經縣花灘鎮幸福村走上平坦公路了……雅安市農村公路的修建,不僅讓更多的農民走上了油路和水泥路,而且帶動了產業
的發展,引領百姓邁上了通往小康的希望之路。 一條條公路向前延伸,帶來了發展的機遇,敲響了富裕的大門。
如今,在雅安,無論是在綠色的茶園間,還是在飄香的果園邊,一條條公路送來了南北的客商,帶走了鮮果山珍,運走了山中的礦藏。信息靈通了,商品流通了,觀念更新了,農村發展了。
農村公路
助推川西交通樞紐建設
“以樞紐為綱,于極地奮起”的戰略新思路提出了,建設四川次樞紐、川西主樞紐的號角吹響了,隨即,《雅安市川西綜合交通樞紐規劃》順勢出爐,一張以鐵路、高速公路為主干、國省干道交錯縱橫的宏偉藍圖躍然紙上。
如果說高速公路、鐵路為主骨架,那農村公路建設就如同“毛細血管”,在整個樞紐建設“龐大身軀”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為如此,雅安農村公路建設通過四年的“錘煉”,鍛造出一張阡陌交錯、連接四方的農村公路網。如今,川西交通樞紐建設已經上馬,農村公路建設也進入了“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全市交通部門已經明確了2010年的目標:深入推進農村交通建設,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全力助推川西交通樞紐建設!
截至目前,全市1069個行政村已經全部通了公路。今年,全市又將計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520公里,并全面推進農村斷頭公路的建設,力爭早日實現路與路相接,段與段聯網。
屆時,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與國省干道相連,與高速公路交錯,共同構筑一張雅安的陸路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