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將著力打造西部地區化工商貿物流中心
2010-3-26 4: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幅宏偉物流發展藍圖將在長壽大地展開。3月23日,記者從區發改委獲悉,歷時一年的長壽區現代物流產業規劃已基本敲定。
按照規劃,長壽將著力打造西部地區化工商貿物流中心以及重慶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的重要組成節點。未來幾年,現代物流將成為推動長壽經濟轉型升級、實施跨越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做大物流蛋糕,必須具備兩大條件:一是巨量貨物大進大出,二是區位交通優勢。事實上,長壽目前已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兩大園區潛在的物流需求巨大;就交通而言,長壽已搭建起了水、陸、鐵立體網絡骨架:坐擁渝長、長涪、長萬三條高速路,既是主城到三峽庫區交通樞紐,也是成渝經濟帶沿江東出的必經之地。渝懷鐵路、渝利鐵路、渝萬鐵路構架起新的鐵路網,三峽工程正常蓄水后,長壽可實現3000噸級船舶、萬噸級船隊可全年通航。
區發改委主任張明萬稱,為高起點打造長壽現代物流業,我區邀請國內一流的物流咨詢公司以及國家、市內物流專家把脈,并最終提出了“一個中心”、“一個節點”的發展定位:
——西部地區化工商貿物流中心。立足長壽區化工產業發展前景及其在全國化工產業格局中的重要地位,適應和滿足重慶市在長壽及渝北洛磧打造化工大產業大物流戰略決策給長壽發展化工商貿物流提出的新的要求,依托長江航運和多式聯運條件,圍繞完善和提升化工產業服務鏈,打造長江上游最大的專業化工物流服務平臺、做強做大西部化工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有形物流和無形市場相結合,形成以化工原料和化工產品的配送、儲運、分撥、貿易等專業物流服務為核心的區域化工物流樞紐。
——重慶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的重要組成節點。一是作為重慶航運物流中心重要的散雜貨中轉港區、重慶建設物流大通道中鐵水聯運無縫對接的作業港區,與重慶規劃建設的“三基地四港區”形成互補合作的發展格局;二是依托長壽優越的綜合交通條件和臨近主城區的區位優勢,以完善區域物流發展環境、配置公共物流服務功能為手段,重點建設輻射重慶及周邊地區的農業生產資料物流項目和城鄉配送物流項目。
空間布局:一帶一園一群三心多節點
區發改委主任張明萬介紹,按照相關規劃,長壽未來物流發展的空間布局將緊緊圍繞服務產業物流需求、服務區域物流功能分擔、服務城鄉物流需求三大規劃基礎和前提,堅持“遠期與近期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服務本地與服務區域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立足水、鐵、公、管立體交通集疏運系統,形成“一帶一園一群三心多節點”的全區物流發展空間布局。
“一帶”:指渝東沿江物流產業綜合發展帶,包括長江北岸大石門-岳家灣段岸線、南岸鹽巴石-袁家沱段岸線、港口及臨港建設的物流園區,重點項目包括渝東綜合物流園區、以及重慶化工商貿物流中心、江南金屬材料物流中心、重慶大宗商品物流中心等物流產業項目等。
“一園”是指渝東綜合物流園區,包括朱家壩港區團山堡碼頭及其陸域地塊,該園區定位于長壽乃至渝東地區最大的綜合型物流園,主要發展件雜貨和集裝箱聯運、中轉,與箱管等服務功能,并作為大重慶物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參與區域物流資源的優化整合和協同運作。
“一群”是指重慶長壽北站專業市場群,定位于長壽本地及周邊區域的區域性生活資料專業市場發展區,將農副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建材市場、汽車市場等專業市場予以集中規劃,并共享物流設施、會展設施等公共資源,形成連片發展的規模格局。
“三心”分別是指重慶化工商貿物流中心、江南金屬材料物流中心和重慶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其中,重慶化工商貿物流中心依托長壽化工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規模,利用水路、鐵路、管道、公路綜合交通,定位于集公共倉儲、中轉配送、現貨交易、電子交易、交割庫等功能于一體的長江上游及西南地區化工商貿物流中心;江南金屬材料物流中心定位側重于長江中下游鋼材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面向西部地區市場的加工配送中心、重慶市廢舊金屬回收物流中心、服務長壽區及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東部和北部地區的金屬材料加工配送中心;重慶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定位于重慶市域最大的煤炭、礦石、木材、糧食物流中心,承擔大宗物資的中轉分撥、商貿交易、倉儲配送等服務功能以及其他增值服務。
“多節點”則是指位于制造企業集聚區或交通主干路網周邊的中小型貨運場站和配送中心,是長壽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
發展目標:到規劃期末,物流業增加值超百億
據介紹,長壽區現代物流產業的具體發展目標將分三階段完成:
近期目標(2009-2011年)
——到2011年底,重點培育或引進2-3家龍頭物流企業在本地的發展,推動其現代物流科技設備應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和對本地物流資源和物流企業的整合,促進其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加快區內物流產業項目的投資,2009-2011年完成交通及物流方面固定資產投資超100億元;
——物流業規模不斷擴大,到2011年底,物流業增加值超20億元,年均增長約15%左右;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使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低于18%。
中期目標(2012-2016年)
——到2016年底,重點培育或引進5-10家龍頭物流企業在本地的發展,推動其現代物流科技設備應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和對本地物流資源和物流企業的整合,促進其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加快區內物流產業項目的投資,2012-2016年完成交通及物流方面固定資產投資超300億元;
——物流業規模不斷擴大,到2016年底,物流業增加值超50億元,年均增長約16%左右;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使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低于16%;
——長壽區“一帶一園一群三心多節點”的現代物流業發展空間布局初步形成,長壽作為“重慶市域第一層次物流網絡核心節點”的地位得到基本認同;
遠期目標(2017-2020年)
——推動物流企業和物流產業的集聚,至2020年底,長壽區最大的15家物流企業物流市場份額占長壽區總物流市場份額的50%以上;推動物流企業管理水平升級和現代物流科技技術應用,至2020年底,通過培育和引進,使得長壽區擁有5A級物流企業2-3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超50家;
——至規劃期末,長壽貨運總量超1億噸,物流業增加值超100億元,物流業成為長壽區現代服務業中的支柱產業之一;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低于15%;
——長壽區“西部地區化工商貿物流中心”的戰略目標基本實現,長壽在重慶市域物流的地位不斷提高,成為重慶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的重要組成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