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部分物流商試水快遞業
2010-3-19 2: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去年10月份《新郵政法》出臺,一些民營快遞遭遇“生死劫”后有不少企業萌生了退意,與此同時,一些物流商卻看到了機會,加入了快遞業。
18日,記者在長春市物流市場走訪時了解到,迫于物流行業競爭激烈,部分企業嘗試進入快遞業跨行業經營,轉型謀變將引發新一輪行業洗牌。業內人士表示,物流與快遞在經營上具有融通性,其中便捷服務的特點,將引發更多的企業效仿經營。
物流快遞兼容經營成趨勢
快遞和物流好似一對孿生兄弟,行業特點上的融通和相似性,讓有投資的物流商堅定了跨行經營的決心,新的財富路線圖由此生成。
“快遞業從去年年底開始生意多數都走了下坡路,這和《新郵政法》新規約束密不可分,不少企業在困局中選擇離開,這個時候往往是進入這個市場最好的時機。”18日,長春某物流公司負責人劉經理告訴記者,民營快遞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全民業務優勢是物流運輸業無法比擬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物流業是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實施有機結合的活動的集合。而不少小型快遞公司,沒有自己的配送體系,物流業兼營快遞業務,我省快遞業目前還局限于點到點、戶對戶的單一速遞模式,尤其是眾多私營個體快遞公司,服務范圍更是狹窄,在很大程度上還充當著可有可無的角色,專業化運營用服務換金錢的時代即將來臨。
物流業、快遞業今后一定會融合。長春物流商趙化透露,發達經濟省份物流與快遞業早已經融為一體,許多快遞小老板主動要求加入“物流聯盟”,進而壯大現有的配送體系。由物流商注資兼營快遞業模式,漸漸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目前公司已經在年度預算中劃出了這部分收入,準備通過擴項增資的方式來完成跨行經營。
擴大經營實為拉升盈利點
商人要想獲得資源配置后收益最大化,就必須懂得運用機會成本。
長春物流商高坤最近忙壞了,但讓他如此忙碌的并不是老本行物流生意。剛剛辦完相關手續,開辦的民營快遞公司才是他近期忙碌的重點。“別人經營不下去的行業,千萬不要認為已經失去了活力或者沒有市場,只要有市場服務需求存在,就一定會有錢賺。”
高坤告訴記者,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在省內經營的,注冊資本不低于50萬元;跨省經營的,注冊資本不低于100萬元,自己公司辦理的就是前者,兼營業務本省范圍就足夠了,擴大經營其實就是為了拉升盈利點,物流運輸關鍵也沒扔,這只不過就是創收贏利點罷了。
據公開數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物流市場將達到11972億元,每年保持20%的增長速度;速遞市場目前的規模是200億元,每年的增長在30%以上。
混淆經營不利于行業發展
一心不可二用,盤子大的買賣需要投資人用更多的精力去打理,看似相互關聯的行業,其在本質上區別還是蠻大的。記者通過對業內調查發現,對于跨行經營,許多業內人士并不贊同。
業內人士趙君表示,轉項經營通過資本擴張的方式來完成,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所在,物流與快遞在經營上便捷服務的特點,將引發更多的企業效仿經營,但在經營過程中,不少投資者入行目的有些偏激,盈利性大于服務性。此外,專業知識上的欠缺將阻礙市場服務項目更新,受精力、人力成本的制約,許多企業將“大”而不“精”,混淆經營不利于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