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設高歌猛進 鋪就經濟發展康莊大道
2010-3-18 17: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交通是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交通事業的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和省政府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遼寧省交通廳抓住歷史機遇,作出了遼寧高速公路建設與全國整體路網、與東北區域性路網、與省內主骨架網絡、與普通公路網結合的戰略決策,為實現省際間高速公路全面對接、構建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新格局拉開了序幕。
高速公路是遼沈大地的脊梁,用寬厚而堅實的臂膀承載著遼寧全面振興的神圣使命。根據省委、省政府“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突破遼西北”三大戰略要求,遼寧省交通廳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真抓實干,描繪著高速公路建設的宏偉藍圖,創造了交通史上一個個輝煌業績,譜寫了交通強省的華彩樂章。
搶抓機遇創造輝煌業績
從1984年遼寧省在全國率先建設高速公路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體參建人員發揚“科學發展、創新實干、團結和諧、敬業奉獻、當好先行”的精神,建設了“神州第一路”、沈山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機場路改擴建工程等一批令遼寧人自豪的優質工程,創下了一系列交通建設輝煌業績,載入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史冊。這些工程不僅是遼寧基礎設施建設的亮麗風景,而且成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名片”。遼寧省高速公路路網的形成,為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從“七五”到“九五”期間,遼寧省陸續建成了沈陽至大連、沈陽過境繞城、沈陽至撫順、沈陽至本溪、沈陽至四平高速公路,以及當時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沈陽至山海關高速公路,實現了遼寧高速公路在二十世紀末突破1000公里的奮斗目標。
“十五”期間,遼寧省的高速公路建設高潮迭起,相繼建設了丹東至本溪、盤錦至海城、錦州至朝陽、錦州至阜新、丹東至莊河高速公路,2002年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省 14個省轄市通高速公路,提前8年完成“五縱七橫”國家公路主骨架在遼寧省境內建設規劃。 “十五”末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1773公里。
步入“十一五”以來,遼寧高速公路建設捷報頻傳。沈陽至撫順(南雜木)、本溪至遼中、鐵嶺至朝陽、沈陽至彰武、大窯灣疏港路、沈大與丹大連接線、遼中至新民、沈陽至康平等高速公路相繼通車,隨著一條條高速公路的開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833公里,實現90%以上縣區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密度已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遼寧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水平走在全國前列。遼寧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多次獲得 “詹天佑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2009年沈大高速公路榮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
迎接挑戰勇挑重擔在肩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嚴峻形勢,交通廳黨組按照中央、省委和省政府“擴內需、保增長”的要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步伐,打通與周邊省份的高速公路路網。充分發揮遼寧區位優勢,加快建設丹東至通化、撫順至梅河口、朝陽至赤峰等省際間高速公路,全部打通與周邊省份的高速公路通道,進一步增強與省內外區域經濟協作的功能,推動整個東北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密區域內部高速公路路網建設。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加快建設丹東至海城、永陵至桓仁等高速公路,全面加密省內高速公路網絡,顯著增強三大經濟板塊之間的交通保障能力。加快通達港口、連接腹地的路網建設。從航運中心建設的需要出發,加快建設長興島、皮口至炮臺等疏港路,進一步增強港口集疏運功能,形成直通港口連接腹地的港口集疏運路網體系,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的發展。
面對繁重的交通建設任務,省交通廳把高速公路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廳長鄭玉焯親自帶隊行程6000余公里,深入生產建設一線,解決征地動遷、地方協調、工程技術、生產安全等問題。其他廳領導也按照工作分工,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現場辦公,解決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廣大高速公路建設者克服建設任務繁重、施工期限緊張、管理人員少、施工環境差、建設難度大等困難,日夜奮戰在建設工地。他們不言任務繁重,不畏環境艱苦,不計報酬高低,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作風,常年工作戰斗在高速公路建設一線,默默無聞地為交通發展拋灑汗水,奉獻寶貴年華,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了交通發展的輝煌成就。2009年,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數量、里程、投資均創歷史新高,完成建設總投資181.77億元,走在了全省“擴內需、保增長”的前列,為實現“兩個不低于的目標”作出了交通人應有的貢獻。
強化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為保證高速公路建設質量,遼寧省交通廳加強高速公路建設市場管理,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和標準,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這對規范項目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有效控制工程造價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遼寧交通人牢固樹立精品工程意識,提出“建設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工程”標準,強化工程全過程監管,在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環節,嚴格標準,落實責任,實行質量終身責任制。全體參建人員瞄準全國一流的目標,大力推進施工組織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對質量缺陷實行“零”容忍,把每條高速公路作為自己的作品去精雕細刻,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細”字上定標準,在“實”字上下工夫,在“嚴”字上抓控制,全面實施全過程、無縫隙的精細化管理,大力推廣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在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應用,使高速公路工程質量受控有序,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從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入手,圍繞“路景合一,人路和諧”目標,在路線選線、景觀設計、沿線設施、工程管理和美化綠化等方面,加快“生態路、環保路、和諧路”的建設,努力做到高速公路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并以丹東至通化項目作為示范工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遼寧高速公路建設,鋪就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康莊大道,開啟了人民群眾致富的幸福之門,揚起了遼寧全面振興的先行之帆,為實現2020年交通建設的宏偉藍圖,高速公路建設者一路高歌猛進,繼續書寫高速公路建設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