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優化通關環境提升開放水平
2010-3-16 19: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口岸的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進入大橋時代,舟山市口岸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獲得新進展?為此,記者采訪了舟山市口岸辦主任徐愛華。
為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保障
“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口岸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變成像土地、資金這樣的一種生產要素。”舟山市口岸辦主任徐愛華說,進入大橋時代,口岸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它不斷地擴大和提高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為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基礎保障。
徐愛華表示,“要不斷加強口岸管理,不斷提高通關的效率,不斷改善舟山口岸通關環境,為招商引資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更有利于產業的積聚和產業的提升。”
探索新模式優化通關環境
隨著這幾年舟山市外籍船舶修理企業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口岸監管點也是越來越分散了,為提高通關效率,口岸部門也做了積極的措施,電子口岸是一個很典型的手段。
徐愛華告訴記者,電子口岸是監管方式的一種創新。舟山市已經有70家企業加入到了這個監管信息平臺,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提高了通關的效率,幫助企業增強了競爭力。
她介紹,今年的口岸工作,還要積極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申報工作。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存在形式是多樣的。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它都是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幾種形式,哪一種形式對我們舟山的產業發展最有利,不同的區塊到底適用哪些形式,這些問題都值得研究。
她表示,“十二五”期間,要求開放的項目有七八十個,因此第一必須要確保重點、做好規劃,要考慮企業對舟山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第二要不斷加大項目擴大開放的申報力度,加快這個步驟。同時還要積極向上爭取優惠的政策,盡可能地把國家相關的特殊監管區的政策爭取到位。
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對臺直航
舟山市作為首批對臺相互開放的港口之一,舟山市口岸辦一直非常重視對臺直航工作,今年將把指導協調好對臺直航點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作重點。
徐愛華說:“對于貨物的直航點,我們舟山目前有近十個對外的貨運碼頭,還有二十家的外籍船舶修造企業。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的貨運口岸監管點和外籍船舶修理企業的口岸基礎設施已經逐步完善。今年的工作就是查漏補缺,使它更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
徐愛華說,普陀山客運碼頭是目前唯一的一個對臺直航通道,借助普陀山客運碼頭改建的機會,口岸辦的相關工作也要跟上,使它能夠基本保障人員進出的條件。朱家尖西岙的游輪碼頭正在規劃當中,屆時,將成為另一個對臺直航的通道。此外,還要進一步創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的方式方法,才能使我們舟山對臺的直航點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