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UPS發力在華供應鏈管理業務

2010-3-16 18: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盡管投資1.8億美元在深圳建設的亞太轉運中心即將開始運營,但其旗下規模最大的小包裝部門業務量卻持續下滑,這使得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下稱“UPS”開始在華嘗試拓展新業務,其中利潤豐厚的供應鏈管理業務成為其新希望所在。

    轉運中心“雙城記”

    “轉運中心將于今年第一季度正式投入使用,確切日期有待確認。”1月21日,UPS方面稱。

    而據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方面透露的信息顯示,UPS位于深圳機場的轉運中心將于2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而此前的1月24日和1月 31日兩天UPS公司將進行航班測試,啟用波音767型貨機執行深圳往返迪拜航線。

    顯然,UPS方面對此更為慎重。

    此前,UPS在上海建設的轉運中心已經在2008年12月投入使用,UPS已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內陸設立兩家大型轉運中心的外資快遞企業。

    UPS方面表示,之所以將位于菲律賓克拉克的亞太轉運中心遷往深圳,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是因為其很多客戶就在深圳周邊的地區;第二,,則是出于提升運營效率的考慮。新轉運中心啟用將使200多個城市之間的轉運時間縮短整整一天。并且因為UPS在深圳和香港之間的陸路運輸網絡非常發達,還可縮短香港轉運到其他地方的貨物流轉時間。

    根據UPS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投資1.8億美元的新亞洲轉運中心業務處理能力將達到每小時18000件,并可彈性擴展至每小時 36000件。

    “在中國的一系列戰略布局一定會有助于我們在經濟復蘇時取得先機。”UPS方面回應。對于過去相當長時間里總體并不樂觀的UPS來說,業務重心的轉移能夠帶來的新機遇,或許是這家已有102年歷史的“棕色巨人”更為看重的。

    在1月初發布的UPS去年第四季度初步財報顯示,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據2/3比重的小包裝部門業務量在過去7個季度中持續下滑。因此,除了通過業務重心的轉移尋找新機會之外,開拓新的業務特別是高附加值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就成為新的重點。

    UPS的新臂膀

    “備件物流業務”成為UPS在中國大規模拓展供應鏈解決方案的試水點。一貫保持著謹慎節奏的UPS上周突然宣布其備件物流業務將在全國范圍內新增101個現場庫存點。如此一來,該業務的網絡覆蓋迅即擴展到中國89個主要城市的113個庫存點。根據UPS方面介紹,目前該業務在全球120 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一共有954處現場庫存點。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備件物流業務在UPS所有產品中增長率是非常可觀的。”盡管一再表示并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數據,但UPS中國供應鏈業務運營副總裁黃毅民稱,仍對該業務在UPS整體業務版圖中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大概的描述,“在UPS所有的業務中,備件物流業務排名是處在前三位的”。

    在UPS對該項業務的流程設計中,備件物流業務采用的是“發貨方—中心庫—分庫—收貨方”流程,這與其包裹速遞中的通過轉運中心進行中轉分揀的流程頗有些相似。

    “區別在于,中心庫的選址會根據客戶業務重心變化而有所不同。”黃毅民表示,“通常客戶選擇的方案是最接近自己的客戶群。如果他的客戶群在華南,他的庫存中心就很有可能移到華南來。如果他最主要的客戶群在華東,他會把庫存中心放到華東。”

    通過即將啟用的連接亞太區網絡的深圳轉運中心以及連接美洲和歐洲的網絡的上海轉運中心,UPS的遞送網絡將能夠為備件物流業務提供很好的支撐。每年超過10億美元的技術投入也在幫助這個龐大的物流網絡能夠在新技術的支撐下高效有序地運轉。因而在高端供應鏈服務上,UPS可以顯得更加靈活。

    UPS將目標瞄準了國內眾多中小企業,從備件物流庫的布局來看,除了華北地區的21個之外,其余大多布局在中小企業活躍的華東以及華南地區。

    在現代企業運作中,很多行業的產品需要備品、備件的支持,包括汽車、電子、家用電器、通信等。備品、備件主要是對產品的售后支持,它既是這些行業售后服務的主要成本支出(如保修期內),也是這些行業的利潤貢獻之一。因此,備品、備件的提供和管理將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就是備件物流業務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隨著國內諸多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的要求開始由簡單的流轉向供應鏈管理方向轉變,這也為更高端的服務提供里生長空間。而UPS選擇在此時大規模鋪開備件物流業務顯然是有的放矢。

    “我們現在針對的還是以通信設備和電子設備的客戶為主。”但下一步“希望拓展到重工業和航空領域”。黃毅民表示。

    然而,蛋糕越大分食者顯然會越多。據了解,一些外資物流企業以及規模較大的內資物流企業也早已開展了此類業務。“我們不僅僅要遇到傳統行業競爭對手的挑戰,在中國市場的另一個特殊性就是,我們還將面臨一些其他類型的競爭對手,比如企業的經銷商。”黃毅民坦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