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多措并舉改善銀川“停車難”交通困局
2010-3-16 16: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邊是機動車迅猛增長,一邊是停車場極為有限,這種供需矛盾日益加劇。今年銀川“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收到不少市民建言,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受銀川市人大代表委托,銀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日前對銀川市的靜態交通狀況進行調研,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日益嚴峻的現狀
靜態交通首先是停車場建設問題,而停車場的建設主要是配建、公共、路邊停車場3種形式。3者的關系是:公共停車場是配建停車場的補充、路邊停車場是對配建、公共停車場的補充。然而在銀川市,公共、路邊停車場在唱主角,配建停車場卻是鳳毛麟角。
銀川交警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市汽車保有量近28萬輛,與2008年的23萬多輛相比,增長了21.22%。然而截至2009年底,銀川市3區共有機動車停車場566處,停車泊位約3萬個,且有40%分布在西夏區和金鳳區,停車需求特別大的興慶區只占了60%。參照國外大、中城市中心城區停車泊位與汽車保有量配建比例1:1.2-1:1.5計算(以下限1.5計算),3區小汽車保有量按照10萬輛計算,銀川市目前共需要6.7萬個泊位,與實有泊位數3萬個相比,缺口近4萬個(尚不包括今后的新增車輛停車需求)。
是什么原因導致泊位緊缺?規劃設計等歷史原因是主因。由于過去在大型建設項目、住宅小區、公益性場所等規劃設計時,沒有機動車配建泊位指標或者配建停車指標低,造成老城區停車難的問題,尤其是在商業中心,以前并沒有要求設置停車場的規定。新華百貨建筑面積為6萬平方米,如果按照現在的配建標準,至少要有420-480個停車泊位,然而,現狀是基本依靠路邊停車。盡管建發東方紅廣場建設項目配建了324個地下停車泊位,但建成不久,在停車高峰期就已經達到飽和狀態。購物中心、國芳百盛、步行街、商城等,按現行配建標準,僅這幾個大型商場,停車泊位的缺口就在3000-4000個。
即使在停車需求如此緊張的的情況下,一些商家仍將停車場挪作他用。如:溫州商城地下停車場被挪作菜市場,商城原設計配建停車泊位100多個,現在只有78個;國芳百盛地下停車場只有58個泊位;購物中心、步行街幾乎沒有配建停車場。寧夏醫科大附屬醫院原有的地下停車場泊位,連本院醫護工作人員私家車的停車需求都不能滿足。
另外,銀川市亂停車和交通擁堵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興慶區不少路口的交通量已趨于飽和,核心區機動車密度已高達平均每平方公里6000輛,超過國際車輛飽和容量標準。2000年銀川市流量最大的路口,高峰小時的最大流量為3200輛/小時,2009年,高峰小時流量已達5000輛以上。許多車輛由于找不到停車泊位,而在目的地附近來回轉圈,增加了道路上的交通流。
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
現行停車管理機制不合理,表現為政出多門、事權交叉、缺乏集中統一的管理機構。目前市區公共停車場管理涉及到建設局、城管局、交警、稅務局、物價局,以及小區開發商、物業及停車場建設單位等。盡管銀川市于2007年制定并頒發了《銀川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和車輛停放管理條例》,但因執行乏力收效甚微。要解決好城市的停車供需矛盾,必須確定停車場所的主要管理部門。
停車場規劃建設滯后。目前,銀川市停車場規劃建設的現狀是規劃不到位、布局不合理、供給不能滿足需求。規劃滯后,使得停車泊位與停車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而配建指標過低、建設速度慢、隨意改變使用功能等行為,加劇了這種供需矛盾,造成惡性循環。目前,銀川市停車場(庫)建設和管理,主要依據《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及上世紀80年代由公安部及建設部聯合制定的相關規定,而這些規定與目前的形勢極不適應。
停車收費管理政策上存在缺陷。銀川市的停車收費標準是2003年制訂的,已遠不能適應目前的交通狀況。首先,定價不合理,沒有體現區域差異。現行的收費標準沒有體現利用經濟杠桿的作用來引導車輛停放。大部分地下停車場,總體收費標準高于地面停車場,路內路外停車收費標準一樣,由此出現了路邊、地面停車擁擠,地下停車場相對利用率不高的局面,也造成大量占道停車的現象。市區核心區停車收費與周邊停車收費標準一樣,導致中心商貿區停車擁擠,市區外圍停車場空閑的局面。其次,計費方式不合理,停車位周轉率低。目前,銀川市停車泊位大多采用按停車次數或按時計費的收費方式。按車次計費,造成停車泊位的周轉次數太少,另外由于長時間占用車位問題,也造成停車場地緊張,根本無法體現停車資源的實際價值。
多措并舉破解困局
如何解決這些老大難問題?
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學習外地成功經驗,政府成立停車場管理領導小組,由主管市長兼任組長,相關部門派員參加,下設“停車場管理辦公室”作為常設機構設在交警部門,依法統一管理全市停車場的規劃建設的審批、日常管理,停車場看管人員的教育、培訓、統一票據的管理等。與相關部門每周合署辦公一次,集中解決停車場規劃與建設及其他相關問題。
其次,全面清理、整頓停車場的使用情況。對挪作他用的停車場,由政府牽頭、“停車場管理辦”協同相關單位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對有條件設置臨時停車泊位的街巷,要施劃免費臨時停車泊位。對停車場原有用地性質屬于政府的,應該考慮提高停車泊位數,在不影響市容的前提下,可在原址或有條件的地塊上建設立體停車庫(地下地上建)。經交警部門實地調研,銀川市商業中心區的金鳳凰電影院對面停車場、利群東街(商城東側)的原二小院內、鼓樓新華書店門前、鼓樓北街的金橋飯店院內(垃圾中轉站后面),銀川飯店對面停車場、朝陽巷與仁義巷交叉口處停車場(原銀川市財政局)、國芳百盛東側新寧巷路邊、二幼對面臨時停車場、意志巷(朝陽巷-步行街段)、新華飯店院內停車場、佑民巷內停車場等地塊,如能再次開發與合理利用,必將大大緩解核心區停車難的問題。
再者,制定合理的收費政策,保證現有停車場所的正常運營,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停車產業。合理區分住宅小區、商業集中區、行政辦公區、旅游景區,以及公用、公益活動場所等不同的停車需求,病根據不同的投資主體、經營主體、服務對象,以及是否專業經營等情況,來確定不同時段的收費標準組合,最大限度滿足停車需求,從而有效引導和調整供需矛盾。
第四,充分發揮價格的調節作用,合理確定停車收費的基本原則,并利用先進的管理手段科學管理。
采取占道停車收費要高于地面專用停車場,地面專用停車場高于地下停車場收費,長時停車收費高于臨時停車收費,商業中心區收費高于其他區域收費的原則。將占道停車收費采用累進式計費,停車時間越長,收費越高,加大車主的停車成本,促使停車資源的均衡使用。
根據不同路段制定不同等級的收費標準,實行級差收費原則。將全市路段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路段。一級路段為商業商業中心區,車流量大,車輛密集,在收費標準上,一級路段遠遠高于其他路段,迫使一部分車輛分流,市民可采用換乘公交等形式進入一級路段,緩解商業中心區的交通壓力和停車難的現象。對于三級路段的停車收費標準,可相對較低,以此吸引更多車輛進入,有效引導機動車由商業中心區向非集中區停放,由城市中心區向非中心區停放。
將停車需求區分為居住地基本停車需求和辦公、商業、文娛等地的機動停車需求。按照保障基本停車需求的原則對居住地停車實行較低的收費標準。
改革停車計費方式。今后停車計費的主流方式計時收費,逐步廢除按次收費,從而提高泊位的利用率,相對有效地增加了車位供給,使城市公共資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
積極運用價格杠桿,促使停車產業化。私人轎車擁有量每年正以40-50%的速度增長,由此看來停車市場的前景十分廣闊。針對目前“行車難,停車更難”的問題,積極完善管理機制,運用價格杠桿,對于絕大多數屬于非壟斷性質和非公益性質的機動車停車服務收費放開,通過招、拍、掛等形式由私人承包經營。政府從直接經營變為對承包者的監管上,鼓勵社會投資,解決資金來源。高額罰款督促按章停車。高額罰款措施規范有車族依法停車,這也是利用價格杠桿解決靜態交通問題的手段之一。
相關鏈接
名詞解釋:從交通管理形態上來講,交通管理分為動態和靜態兩種形式。車輛停放屬于靜態交通范疇,它與運動狀態的交通流共同構成了城市道路交通。動態交通與靜態交通是相輔相成的。動態交通暢通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良好的靜態交通組織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