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調效果有限加息不可避免
2010-3-1 22: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特約評論員赫榮亮
中國人民銀行在時隔1個月后再度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舉主要是針對較為充裕的流動性,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并沒有發生改變。
隨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逐步升高,國內生產、生活領域的通貨膨脹腳步越來越近,而資產領域的膨脹正在經歷高峰。
但央行的緊縮政策,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要減少貨幣供給量,減輕通脹壓力;另一面要維持經濟可持續增長、就業穩定,以及防止熱錢涌入。兩難之下,央行選擇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來回籠資金。然而,我國信貸不僅存在總量問題,也有結構問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只能控制新增信貸總量,無法解決結構問題。另外,中國的新增信貸大幅攀升,除了政府經濟刺激政策下,大量“鐵公基”項目上馬外,更關鍵的是銀行利率偏低,導致企業貸款要求增多,投機性貸款需求增多,這是一種非理性、非正常現象。
同時,目前銀行利率偏低,對資金利用效率、社會用資公平及資本報酬率等方面,都有影響,甚至會造成社會資金濫用。
首先,利率偏低,影響資金效率。用資成本低,企業用資要求增多,但企業可選擇的新項目相對有限,資金過量充裕,企業資金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大量進入產能過剩行業。比如鋼鐵產業,國內鋼廠紛紛提出產能過千萬噸,背后是一批批的新建項目上馬,號稱先進的板材等項目,實際已經淪為產能過剩品種,市場供給已經過剩。2009年全國鋼鐵行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只有2.4%,盈利能力十分低,如果沒有各級政府支持,沒有低利率貸款,那么鋼鐵企業是吃不消的,支撐不了這么多新建工程。
其次,利率偏低,影響社會用資公平。中國國情下,由于國有私營身份、行業、規模等方面原因,不同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難易程度差異很大。由于用資成本低,企業貸款要求增多,會導致部分企業的過量申請得到滿足,而其他企業卻無法得到貸款。這好比每年的全國鐵路春運,比的是“排隊能力”,有“能力”的企業超量貸款,而有真實項目需求的企業反而“搭不上車”,貸不到款。
再次,利率偏低,降低社會資本回報。資金是生產要素,要講究報酬率。一旦資金流入企業,就變成需要有回報的資本。另外,國家的銀行利率,從某種意義講,就是全社會資金回報率的一種體現,或為最低要求。銀行利率長期偏低,將導致全社會資金投資收益回報率的降低。
最后,利率偏低,會造成社會資金濫用,這在國內已有表現。低利率催生一種現象,就是出現“國內游資”。有“排隊能力”的企業得到貸款,但公司項目有限,行業盈利水平低,就會將超額資金投入到資產項目。直接表象就是國企紛紛涉足房地產項目,成立房產項目公司。這樣,大量信貸資金,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入大型國有企業,再進入房地產領域,進入了股市,造成資金浪費和新的資源分配不公。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是試圖在不影響企業行為情況下,通過控制銀行行為,控制新增貸款總量。但企業超量貸款的內在動因,就是占用資金成本低,這是導致信貸膨脹的根源。所以,一方面,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另一方面,還要從內因入手,要想控制信貸規模、調整信貸結構,那么加息將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