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安徽“村村通”遇“三憂”

2010-2-9 17: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要想富,先修路”,近幾年來,各地精心組織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有力地推動了農民出行方式的改變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一些地方在實現“村村通”之后,又著手實施了“組組通”,盡量將公路修到農民家門口,深受廣大群眾擁護。但最近記者在宣城市廣德縣等地采訪時,發現“村村通”遇到了新問題。     
  經費不足憂“負債”     
  相比而言,廣德縣農村公路建設成效明顯。2006年以來,該縣用3年時間完成5年“村村通”建設任務,共建設水泥路577公里,提前兩年實現所有建制村通上水泥路目標,并自籌資金建成出口路、循環路、旅游路等延伸工程105公里,完成內部大小循環路15條,基本形成了“村村通達、路路成網、內聯外暢”的農村公路新格局。     
  “但農民出行難問題沒有根本解決,道路建設與群眾需要還有一定差距。 ”廣德縣新杭鎮副鎮長沈柏明告訴記者。由于該縣鄉鎮撤并工作較早,一些建制村范圍廣、人口多、居住分散,下轄自然村普遍缺乏交通項目建設資金,但群眾修路要求強烈,往往在資金尚未落實的情況下開始建設,給村級財政帶來巨大壓力。該鎮某村負債修路,因資金跟不上,建設方被迫停建。     
  據介紹,目前農村公路路基和路面成本約40萬元/公里,村級一般通過各種渠道向上爭取項目資金,但僧多粥少一“路”難求。同時,通過“一事一議”號召群眾捐款,但僅是杯水車薪,很多村干部不得不到處“化緣”。該縣楊灘鄉獨樹村2007年建成一條2.5公里的村道,至今還有10多萬元債務未償還。 2009年,該村修建公窯至奚灣村民組的一條長約3公里的村道,通過“一事一議”集資不到1萬元,至今缺口近40萬元,開工之后一度陷入困境。     
  “盡管我們每年都要安排7000多萬元農村公路日常資金和專項資金,但還是遠遠不夠。 ”該縣農村公路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超載超限憂“短命”     
  “農村公路管養問題不少,但我最擔心的還是超載超限問題。 ”宣城市農村公路管理局局長錢邦青告訴記者。一些農村道路前面修后面壞,除了管養不到位,超載超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本來一條可以用15年的路,如果任憑超載超限通行無阻,最多也就用個三四年就要大修。     
  廣德縣新杭鎮地處蘇浙滬三省交界地帶,超載超限問題更是突出,一些超載車輛為躲避檢查,不敢走國、省道干線公路,就繞行農村道路,本就脆弱的公路路面和橋梁設施不堪重負,嚴重威脅了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沈柏明告訴記者,該鎮白家廟村至磚橋村的村道建成后,由于繞行的超載車輛太多,僅僅4年之中已經大修過兩次。     
  據該縣縣鄉公路所所長任龍介紹,目前,治理農村道路超載超限主要依靠交警和路政部門,通過建立日常巡查機制和路政協管員制度,及時制止侵占、損害路產路權事件發生。但由于人力有限,治標難治本。     
  路況不佳憂“安全”     
  在總里程不斷增長、通達深度和通暢率不斷提高的同時,受資金限制,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不高,路肩、錯車道、安全標志等附屬配套工程不夠完善,不利于車輛交會和通行,特別是該市山區多、水網帶多,安全隱患日益突出。 “路修通了,車速快了,但事故也多起來,不少‘幸福路’成了‘傷心路’。 ”     
  數字表明,2006年至2008年郎溪縣道路交通事故中,縣、鄉、村公路上發生的比例分別占61.11%、84.62%、58.33%。隨著摩托車等交通工具的普及,農村公路摩托車事故頻發,2008年11月,記者曾采訪宣城市交警支隊一大隊,僅在他們管轄的范圍內,當年就發生與摩托車有關的交通事故29起,死亡5人、受傷49人,分別占一般程序(立案)事故的41%、30%和48%。另外與摩托車有關的簡易程序(不立案)事故84起,占此類事故的23%。     
  鄉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多發原因很多,除建設標準低和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客觀原因,廣大農民群眾安全意識薄弱也是重要原因。    
  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針對農村道路管養問題,宣城市積極探索“民辦公助”、“管養分離”模式,不斷完善農村道路配套工程,率先革新養護體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成績畢竟屬于過去,能否妥善化解當前的“三憂”問題,徹底改變鄉村道路“無錢修、不好管、難養好”的局面,最終實現鄉村道路有序、安全和暢通,我們拭目以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