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發展 需整合供應鏈
2010-2-8 15: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中國加入WTO,客戶需求的增加和企業競爭的全球化,中國企業正迎接著變革傳統的經營方式的時代,能夠使得企業的生產、銷售和物流計劃最佳化的供應鏈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視。
什么是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指通過協調、整合跨企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服務流,以達到成本最低與利潤最大的方案。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是通過持續地向以下這些關鍵業務目標努力來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包括:
降低成本
提高收入
改進質量
縮短市場需求響應時間
提高業務伙伴的靈活性
優化庫存
提高資產利用率
供應鏈管理優化的關鍵驅動因素是什么?
當今國際上供應鏈管理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與投資的情況下滿足供應鏈優化的三個主要驅動因素:
驅動因素之一就是供應鏈透明——最終用戶能夠對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發運的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的跟蹤、控制、調整。例如,FedEx,Dell,3Com,Cisco,WalMart等都是能夠實現對整個供應鏈從采購到銷售全過程的監控,掌握充分的信息。
驅動因素之二就是供應鏈靈活——當下游的市場情況或上游的供應商供應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快地調整供應鏈運作方式及策略。例如,Dell,Cemex,Cisco,Amazon.com,eBay,Ford等都能夠通過靈活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及時了解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從而對采購和分銷等供應鏈運作方式作出相應的調整。
驅動因素之三就是供應鏈快速——能夠比競爭對手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務與產品。例如,Dell,Cannondale Bicycles,Kozmo,com,FedEx,UPS,TNT,Cisco等都可以借助供應鏈體系對市場的快速響應能力及時掌握市場動態信息,從而提供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國內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
面臨的挑戰
企業的經營面臨著多種多樣的課題,例如,市場、生產點、零部件采購的全球化,客戶需求的變動及其不規則性的增大以及所伴隨的商品供應和生產的不平衡導致缺貨或庫存增大等問題。
企業通過將零部件采購、生產、庫存和銷售以及物流作為整體供應鏈,對其上游到下游實現同步的整體最佳化,這樣的管理,可以使企業的缺貨情況或庫存降到最小,有可能同步地向客戶提供客戶所需求的產品。
以企業整體的運營最佳化為目的,對客戶有效地提供最大的價值;
支持企業導入戰略上十分重要的SCM,確保企業所重視的現金流和資產利潤率;
將零部件采購、生產、庫存管理、銷售、物流等的計劃、執行整合為連續的一體化過程,實現整體的最佳化;
運用企業經營遠景/戰略之源,獨特的SCM構筑方法論,推進系統導入的同時配合業務改革;
短時間內低成本地實現SCM,極大地縮短企業要求的訂貨到發貨的時間,高效地高質量地壓縮庫存;
導入SCM后,通過運用系統用戶培訓,實施持續的改善;
全世界支援體系,可以應對企業實現全球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