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理性看待我國外貿依存度問題

2010-2-6 12: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對外開放縱深推進,對外貿易長足發展,外貿依存度也不斷上升,有些同志擔心外貿依存度過高會危及我國經濟安全。如何正確認識外貿依存度問題,將關系到今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取向。

  一、外貿依存度的概念和我國外貿依存度的變化

   外貿依存度,也叫對外貿易系數或貿易密度,最普遍的計算方法是進出口總額/GDP,它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對外開放程度大小的指標之一。當一國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時,外貿依存度則會提高。一般說來,外貿依存度越高,意味著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的能力越強,反之亦然。

  外貿進出口與經濟發展的相對速度決定了外貿依存度變動的基本趨勢。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迅速增長,高于同期GDP增速。1978—2008年,我國外貿年平均增速比GDP年平均增速高8.15個百分點,分子比分母增長快,外貿依存度不斷上升是一個正常的變化過程。

  我國外貿依存度的上升,與我國比較優勢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基本一致,本質上反映了我國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外貿發展為我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積累了巨大物質財富,是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之一。

二、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工業化進程加快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積極深化改革,通過市場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引進、消化和吸收先進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另一方面加大對外開放,主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積極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制造業。目前,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外貿持續發展,外貿依存度也相應不斷上升。

  (二)經濟全球化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轉移加速帶來的貿易轉移,使得外貿依存度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迅速提高階段,1980—2008年,世界平均外貿依存度由34.87%提高到53.3%。同期,我國外貿依存度也從12.5%提高到59.2%,與國際發展趨勢基本一致。特別是加入WTO后,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2001—2008年,我國外貿年均增速比世界貿易年均增速高11.1個百分點,外貿依存度相應上升了20.7個百分點。

  (三)貿易方式因素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直接原因。1991年以來,加工貿易占我外貿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2008年占41.1%。由于加工貿易一進一出重復計算,加之相對于一般貿易,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只體現在國內增值部分,這在相當程度上推高了我國外貿依存度。若剔除加工貿易因素,我國外貿依存度則會大幅下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四)服務業發展水平低是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結構性原因。GDP包括服務業,進出口只是貨物貿易,服務業不發達國家的外貿依存度相對被高估。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服務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超過75%,而我國第三產業比重僅為40%左右,這是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的結構性原因。

  此外,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還與統計口徑、計算方法和匯率有一定關系,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有結構性、階段性的特點,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必然變化過程。

  三、如何理性認識我國外貿依存度

  從理論上看,外貿依存度計算公式本身存在爭議,其分母GDP是增加值,分子進出口額則是全部價值,經濟內涵不一致。作為一個統計概念,外貿依存度數值大小更易受經濟變量和統計口徑的影響,并沒有一個絕對的、理想的數值。

  從國際比較看,經濟規模、發展階段和經濟政策等不同經濟背景決定了世界各國外貿依存度水平。2008年,德、韓外貿依存度分別高達73%和92%,新加坡等貿易立國的國家則超過了300%。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外貿依存度升高有其特殊性和階段性,從中長期看,由于我國經濟規模及市場潛力大的雙重優勢,我國外貿依存度也會動態發生變化,如2009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大幅下降。

  從現實情況看,外貿依存度不等于經濟風險度。首先,國際組織從來沒有把外貿依存度與經濟風險掛鉤,德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外貿依存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能就斷言這些國家存在經濟風險。其次,從國內情況看,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上升,但累積形成的綜合實力也逐漸提升,經濟抗風險能力相應增強。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而一些外貿依存度低的國家卻深陷危機當中。事實證明,外貿依存度與經濟風險并無必然聯系。

  當前,應客觀理性地看待我國外貿依存度問題,簡單下一個過高或過低的結論,都是不合適的,關鍵是看能否從外貿發展中獲得最大的比較利益。因此,正確認識外貿依存度上升的深刻內涵,并做出科學的判斷和抉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四、進一步提升外貿發展水平的思考

  經濟全球化是任何國家都無法回避的現實,保持外貿發展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眼光盯在外貿依存度高還是低方面,如何適應新變化、迎接新挑戰,全面提高外貿發展水平才是我們亟待研究的重大問題。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外貿實現了由小到大的轉變,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過去我國外貿是大而不強,雖然進出口規模大,但整體利益比較少。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抓住機遇,利用我國比較優勢,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鞏固貿易大國地位;另一方面,又要正視外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外貿結構,促進外貿協調發展,推進貿易強國進程。

  (一)轉變發展方式。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是外貿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現階段,一是提高出口商品質量,更加注重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方向轉化;二是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更加注重提升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內在活力;三是提高外貿發展的協調性,更加注重增強外貿發展長遠潛力和后勁;四是提高國際貿易規則制定的參與能力,更加注重從接受既定規則向更多地主動參與制定規則轉變。全方位提升我國外貿國際競爭力,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

  (二)優化外貿結構。一是優化主體結構,做強大企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提高其國際競爭力;二是優化商品結構,重點支持“三自三高”產品(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出口,穩定傳統優勢產品出口;三是優化市場結構,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培育周邊市場;四是優化貿易結構,做強一般貿易,提升加工貿易,發展其他貿易。

  (三)促進協調發展。一是堅持出口和進口協調發展,促進貿易平衡;二是堅持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提升規模效益;三是堅持外貿與外資、外經協調發展,增強互動作用;四是堅持外貿和內貿協調發展,促進相互補充;五是堅持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增強發展內在動力;六是堅持東部和中西部協調發展,實現共同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要求我們必須用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來思考定位我國外貿的發展。堅持保外需與擴內需并舉,既要重視開拓13億人口的國內市場,也要重視60億人的全球大市場,這就需要我們辯證處理內外需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外貿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和諧、擴大國際影響力的作用,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注入更大動力,創造更廣闊的空間。(商務部副部長 鐘山)

  鐘山簡歷 

  鐘山,男,漢族,1955年10月生,浙江上虞人,1972年7月參加工作,197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

  歷任浙江省紡織品進出口公司科長,浙江省國際廣告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浙江省服裝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浙江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浙江中大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浙江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黨組書記。2003年1月任浙江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2008年11月任商務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