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江蘇六大新興產業將獲政策支持

2010-2-3 15: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0年江蘇省工業經濟主要預期目標業已確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9萬億元,同比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5萬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3%。 
  
在近日召開的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09年,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超過16650億元,比上年增長14.2%以上;完成銷售收入超過7萬億元,增長11%左右;實現利稅、利潤分別增長20%左右。 
  
“整個工業經濟的增量增速好于年度預期、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好于東部地區相關省份,在全國率先實現企穩回升。”江蘇省經信委主任陳震寧說,大量有說服力的數據清晰顯示出去年江蘇工業經濟由低到高、持續向好的運行軌跡。 
  
陳震寧表示,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鞏固發展經濟企穩回升好局面、加快向創新型經濟轉變的關鍵一年。他要求全省上下齊心協力,開創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加快發展六大新興產業 
  
陳震寧說,2010年,江蘇省將把新興產業放到優先發展的位置,抓緊出臺規劃綱要和實施意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傳感網六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更大突破。 
  
一是突破關鍵技術。瞄準國際產業發展新動向,選擇具有突破條件的關鍵技術作為主攻方向,組織產學研聯合、企業技術創新聯盟,實施新興產業關鍵技術攻關計劃,突破規劃綱要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努力搶占發展制高點。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作用,排定項目,組織攻關,實現突破。 
  
二是實施示范項目。在六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圍繞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重大應用項目推進和新產品開發等,排出一批產業化示范項目,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進一步促進新興產業壯大規模、提升水平,不斷提高新興產業占全省工業經濟的比重。 
  
三是培育龍頭企業。以骨干企業為依托,引導優勢要素有效集聚,實行政策優先扶持、資金優先安排、人才優先引進,培育一批技術領先、增勢迅猛、前景廣闊的龍頭企業。 
  
四是創建示范園區。按照合理布局、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有序競爭的原則,加快現有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園、創業園區的轉型升級。圍繞提升完善新興產業鏈,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攻關、招商引資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現有園區進一步上規模、上水平,充分發揮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今年全省爭取培育5個千億級、10個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和特色基地。 
  
充分利用比較優勢 
  
江蘇有多個產業在國內乃至世界占有重要地位,進一步提升和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如裝備制造業產品門類較全、技術含量較高、產業規模較大,經濟總量在省內各行業和全國同行業領先,占全省工業的近38%,占全國的1/4;電子信息產業國際化程度較高,規模總量不斷擴大,占全省工業的20.8%,也占全國產業總量的近1/4;紡織工業形成了從原料到服裝、家用、產業用終端產品制造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制成品比重達到80%,占全國紡織工業的23.1%;船舶工業產業基地初具規模,產業規模占全國的30.5%;光伏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光伏電池產量約占全國的61%,占全球的20%,風電整機制造能力達到100萬千瓦。陳震寧說,這些優勢產業要立足于國內乃至世界領先定位新一年乃至“十二五”的發展目標。 
  
江蘇主要產業比較優勢明顯,同時也存在薄弱環節。陳震寧表示,需要整合各種資源,落實有針對性措施,切實有效地加以解決。具體而言,就是重抓產業、行業龍頭,找準支撐點和增長點,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著力強化主要產業的產業鏈條,排出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優勢企業,一批集成組裝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龍頭企業,一批產出規模大、在行業內有重大影響的骨干企業,督促幫助其做好發展規劃,并對產業鏈上的重點建設項目予以傾斜支持。 
  
扎實推進“兩化融合” 
  
“兩化融合”是今年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的重點。陳震寧表示,將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優先推進工業領域的信息化進程。根據行業發展特點和分類指導原則,研究制定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以設計數字化、裝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網絡化、商務電子化為主要標準,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的引導推進。大力推進信息服務業發展,培育和引進生產性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為工業企業提供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以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需求為導向,辦一流的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并著力提升電子信息軟件、硬件產品檢驗檢測平臺水平,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手段支撐。 
  
具體落實責任主體,積極推動“兩化融合”重大示范工程。一是扎實開展試驗示范區工作。集中行業資源,聚焦重點領域和核心環節,實施“兩化融合”的重點示范性工程,形成“以點帶鏈,以鏈帶群,以群帶區”的發展格局。優先推進南京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擴大省級“兩化融合”試驗區惠及面,推動國家級和省級試驗區協同發展。二是推動傳感技術應用。大力推進智能工業、智能環保、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災害防控、智能農業、智能公共安全、智能醫護、智能物流、智能電網、智能家居十大示范工程,促進傳感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傳感網產業加快發展。三是加強區域合作。積極推動長三角區域信息化合作,在CA交叉認證、無線電協同監管、城際通卡互聯互通、會展品牌交流合作等方面推進一批重點工程,提升區域信息一體化水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