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共謀“后危機”時代江蘇出口增長
2010-2-3 15: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走過驚心動魄的2009年,進入“后危機”時代,江蘇出口是否可以松口氣了?1月31日,省商務廳、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擺下“智慧盛宴”,請來省內外業界人士為江蘇2010年出口增長出謀劃策。 不要為“風小浪平”表象所迷惑
經濟回升,金融危機狂飆漸漸消退,然而震蕩和洗牌后的世界經濟格局正迎來新一輪變革重組。省商務廳廳長朱民認為,我們既面臨世界經濟復蘇和全球貿易恢復增長的重要機遇,也面臨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出現低水平徘徊甚至反復震蕩、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就像水面的波浪,新一年里也許會平靜一些,但水下的暗流、暗礁并不會少,風險控制的難度會更大”。
2009年,陡然增加的國際市場風險使得我省出口企業措手不及,報損案件大增。德國一家大型百貨連鎖集團申請破產保護,我省就有20多家卷入其中,損失數百萬美元。如此風險,一旦疏于防范,就會遭受慘重損失。專家指出,“后危機”時代,資金緊張使得國外買家對供應商提出賒銷等更苛刻的支付條件,或要求更高放賬額度、更長放賬周期,直接導致拖欠、拒收、破產等商業違約風險大幅上升。
專程從北京趕來的中國信保總公司總經理王毅提醒,“后危機”時代,江蘇企業切不可放松對國際市場風險的警惕。他送給與會的江蘇外貿企業一份厚禮——一張由中國信保總公司繪制的《2009版全球風險地圖》。這張特殊地圖用九種顏色,將與我國經貿關系最密切的60個國家分為九種風險評級。它提醒人們,“后危機”時代必須高度關注五大風險:資產泡沫、全球貨幣儲備格局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危機在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滯后影響、部分國家潛在債務危機、我國外貿關系中的結構風險。比如以往信用環境較好、信用風險較低的傳統出口市場日本,近期不少批發商倒閉破產,給我出口企業帶來較大損失。今年1月,日本知名批發商MARUTOMI破產,我省兩家出口企業合計約210萬美元的貨款遭受損失,幸好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才避免了巨額壞賬損失。
撐開國際貿易風險“保護傘”
一家民營外貿企業,出口額從7年前剛成立時的361萬美元變成去年的1.5億美元,江蘇陽光東升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錦山在企業史上給信用保險記了一大功。“像我們這樣的民營企業,經不起大風浪。”他說,公司剛成立時就利用信用保險,業務越做越大,投保規模也從148萬美元擴大到2009年的1.2億美元。有了信保這把“保護傘”,他們大刀闊斧開拓市場。潘錦山判斷,短期內出口形勢不會根本好轉,出口收匯風險仍要時刻高度關注。
作為政策性保險企業,信保公司在幫助我省企業化解市場風險方面已經顯露不凡身手。信保江蘇分公司總經理汪滌凡介紹,在省政府出口風險補償專項資金一分未用的情況下,去年支持一般貿易出口129.5億美元,承保規模位居全國之首。新增投保企業數是2008年的4倍,總數達到1206家,一年幫助企業追回逾期應收賬款4823.3萬美元。他說,信用保險作為符合國際慣例的出口促進工具,應該成為我省外貿企業“進可攻、退可守”的利器。
外包風險管理空間巨大
提高對出口信保作用的認知,在省政府和中國信保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框架內加強信保和外貿的合作潛力巨大。有關人士分析指出,去年信保對一般貿易的支持率比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但覆蓋的企業還不夠多,可做的文章還很多。
朱民認為,金融危機也充分暴露了我省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比較弱、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把信用保險嵌入到企業內部管理流程中,相當于把風險管理工作外包給中國信保,能夠很好做到未雨綢繆,使企業的風險管理上一個新臺階。
熔盛重工是我省造船業領軍企業。公司首席財務官舒華東坦言,造船企業“訂單難、交船難、融資難”短期內不會明顯改變。交船難,關鍵在于船東的收船意愿和融資能力。本來只要船東按節點付款,船廠無需為資金犯愁,但金融危機后船東的進度款常常不能及時到位,或慢于造船進度,使得船廠墊付資金壓力越來越大。熔盛重工通過和中國信保合作,創造了一種船舶貿易融資新模式,帶動了近17.4億美元出口,還防范了國外船東的棄船風險。他表示,和信保合作,他們公司還有很多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