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政府間協定昨簽字
2010-2-26 17: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下午,中國外交部和朝鮮外務省在遼寧省丹東市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共同建設、管理和維護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的協定》。記者親歷簽署地點,探訪簽字現場,見證了簽字過程。
市花杜鵑擺滿會議廳
2月25日,記者從丹東市皇冠假日酒店得知,丹東市外事部門當天在此有一件極其重要的外事活動,事情可能涉及到新鴨綠江大橋。
隨后,記者搭乘出租車前往丹東市郊的丹東市皇冠假日酒店。酒店附近,丹東市多部門的辦公用車早已在此停靠,酒店也加強了服務人員的人數。
經過向多方人員咨詢了解,記者最后確定,此次丹東市外事部門召開的會議,確實是涉及到即將開工建設的新鴨綠江大橋。中國外交部與朝鮮外務省的官員,將于25日下午在酒店3樓簽署共同建設、管理和維護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的協定。中方出席簽署協定的主要官員是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海龍,朝方出席簽署協定的主要官員是外務省副相樸吉淵。
從中午開始,酒店的工作人員開始忙碌起來,除了布置三樓的鉆石2號廳外,還重點布置了三樓的鉆石1號大廳。鉆石2號廳為簽字前的會談地點,鉆石1號廳則為正式的簽字大廳。工作人員除了為途經兩個大廳的道路鋪設紅地毯外,還在道路兩側擺放了大量的丹東市市花杜鵑花。
會談簽字共20分鐘
參加協定簽署儀式的多路記者被通知,必須在當天的17點30分前到達皇冠假日酒店,需要另外領取證件。記者事前可以得到一份通稿,并可以參加中朝新建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
鉆石2號廳里,除了會談的主賓座位,還另外設置了30個座位,這些參與會談的嘉賓也是此次會談的見證者。會談房間不僅高大、莊嚴,而且溫度適宜燈光適中。
隨后,記者來到鉆石1號廳,這里則是中朝新建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的現場。在簽字臺后面的投影屏幕上,使用中朝兩種文字注明了簽字內容主題,與簽字桌相對的是36張嘉賓座椅。
17點35分,參加會談、簽字的主賓和嘉賓準時到達現場,會談持續了15分鐘后,主賓和嘉賓步入到簽字大廳,通過設置在會見廳中的外放音響,記者了解到,主持人宣布參加簽字的主賓后,由翻譯再次翻譯,隨后雙方正式簽字。17點55分會談、簽字儀式全部結束。
籌備小組陣容龐大
丹東市政府的消息稱,連接中朝兩國的鴨綠江公路大橋預計2010年8月開工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約為18億元人民幣。中國境內投資估算金額為12億元,2010年力爭啟動項目建設并完成投資2億元。丹東市市長趙連生在召開招商引資工作會上稱,丹東招商引資最大的亮點就是新建鴨綠江大橋,大橋是對朝和對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新窗口,這是丹東最大的亮點,最大的優勢。
據了解,2009年1月22日丹東市政府曾經向所轄區縣政府部門就曾發出“關于成立和調整臨時機構的通知”,決定成立丹東市生態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丹東市鴨綠江大橋籌備建設管理領導小組等。
公開的資料顯示,鴨綠江公路大橋項目主管單位為丹東市交通局,主橋全長1000米,引橋5公里。工程位于丹東市與朝鮮第二大城市新義州之間。根據城市開發計劃,這座大橋今后要與韓國的釜山、首爾以及朝鮮的平壤、中國的丹東、哈爾濱相連接。目標直指未來的大規模交流合作。
最美的鴨綠江大橋
早在2009年,由遼寧省交通設計院組織的設計競賽已經在行業內部展開,最終有多幅設計作品入圍,其中一幅采用斜拉索形式結構,成為了人們關注的新橋設計圖紙原型。從設計圖來看,橋面有兩座主橋塔突起,兩座主橋塔分別連接著數十根鋼纜支撐,造型優美、氣勢磅礴。目前設計圖沙盤擺放在丹東市新城區國門灣展覽館內,該展覽館是由負責新城區開發的開發公司建造的。
整座大橋的設計與周圍的景物完全可以融為一體,跨越鴨綠江江面的橋主體,如同一條玉帶鎖住了兩岸,而引橋部分則綿延不斷。新橋引橋的距離將遠遠超越橋主體的距離,成為名副其實的引橋。
新鴨綠江大橋即將開工建設的橋址處附近,則是丹東新區人民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大型公園位于大橋附近,遠處如黛的群山就是朝鮮的新義州。此時正值江冰消融季節,天空飛鳥翱翔,水面江冰逆流而上,形成了動靜相宜的景色。相比其它幾座鴨綠江面上的大橋,新鴨綠江大橋可能外觀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