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59.3億打造立體交通
2010-2-25 10: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共完成交通建設投資48.89億元,為年度投資計劃的134.5%,同比增長7.2%,交通建設投資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高速公路及疏港道路建設完成投資11.83億元,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8.56億元,農村公路及地方一般公路建設完成投資4.39億元,內河航道及港口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3.34億元,運輸站場及其他方面建設完成投資0.77億元。
更新公交、出租車輛358輛
2009年,連云港市新增更新客車97輛,縣際以上客運班線公司化經營率達75.3%,道路客運服務質量穩中有升。新辟優化調整市區公交線路8條,16條公交線路實行IC卡刷卡乘車,新增公交車40輛,新增公交?奎c52個,加快推進市區至東部城區快速公交系統規劃設計。
民航增加?、溫州航線,北京、上海航班實現加密,民航客運量突破30萬人次。
更新出租汽車261輛,出租汽車行業服務質量投訴率同比下降35.3%。依法嚴厲打擊違章違法營運,查處違規營運行為2600多起,運輸市場秩序得到好轉。
建成城鄉客運一體化候車亭190個,城鄉客運一體化覆蓋率達81%,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99.24%、符合通車條件的通達率達100%。贛榆縣在全省率先為104輛農公班車安裝了GPS衛星定位裝置。加快推進農村交通物流發展,兩家企業成為全省農村交通物流示范點。
大力發展道路集裝箱運輸業,道路集裝箱運輸企業發展到64家,集裝箱運輸車輛發展到1015輛。新增18家水路運輸企業,內河、沿海營運船舶達1301艘、582424載重噸,同比分別增長8.4%、31.1%。
大力推進“江蘇快客、快貨、快修”運輸服務品牌建設,認定24輛快客、新辟8條快貨、新增4家快修。推進汽車駕駛員和內河船員培訓智能化和規范化管理,加強考核管理和信譽管理,行業滿意度不斷提高。機動車維修業納入特種行業管理,建立24小時維修救援服務體系,創建成為省放心消費行業。
建成農路524公里、橋梁138座
建成農村公路524公里,改造農村公路橋梁138座。東海牛橫公路、湖泉公路建成通車,灌南李三公路快速推進。疏港航道征地拆遷基本完成,航道工程基本貫通,船閘樞紐土建主體工程完工;鹽灌船閘建成通航,為連云港第一座現代化大型船閘;鹽河航道連云港段整治工程開工建設。連云港港中云臺作業區一期工程完成陸域處理和部分碼頭水工結構;灌南新港內河碼頭一期工程建成全部15個泊位。新浦汽車客運總站、東海汽車客運站二期工程、灌南汽車客運站主體工程建成;建成農村汽車客運站6個。東海顧莊大橋、灌云劉莊大橋、灌南高崗大橋建成通車,灌南張灣大橋完成下部結構。玉帶河環保清淤工程通過交工驗收。
數字交通·2010
總投資59.3億元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投資59.3億元,其中,高速公路及疏港道路建設完成投資11.4億元,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8.5億元,其他干線公路建設完成投資6.9億元,鐵路建設完成投資10.5億元,內河航道及港口工程建設完成投資8.8億元,機場建設完成投資1億元,農村公路及橋梁改造完成投資0.5億元,運輸站場及車輛更新完成投資0.2億元,其他方面完成投資1.5億元。確保在建交通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達100%,已交工的交通重點工程質量優良率達100%。干線公路好路率達86%,超限率下降到6%以下。干線航道航標正常率、通航保證率均達99%以上。
重點建設36個項目
高速公路及疏港道路:強力推進連臨高速公路、東疏港高速公路建設,確保年底前建成通車;全面開工建設北疏港高速公路。
國省干線公路:加快推進242省道青口至楊集段建設,基本完成過渡性路面及大橋、特大橋主體工程,開工建設朝陽互通,年底前基本實現簡易通車;推進204國道贛榆段建設,確保8月底前迎國檢;推進226省道連云港北延段建設,完成埒子口以北段路基和中小橋涵工程,完成燒香河大橋下部結構,力爭埒子口大橋開工建設,基本建成徐圩段過渡性路面工程;確保310國道大酒壺至青湖段東海境內建成通車,力爭市區境內路基貫通;續建324省道灌云段、灌南新港大道二期及三期工程,完成部分路基和橋涵工程;開工建設臨海高等級公路連云港新建段、236省道連云港段。
其他干線公路:確保連臨高速公路與242省道連接線工程建成通車;開工建設徐圩至新海公路其余路段,基本完成中小橋涵工程,實現路基貫通;加快徐圩至仲集公路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
鐵路:開工建設連鹽鐵路,基本完成征地拆遷;加快推進連淮揚鎮(連寧)鐵路建設,力爭完成工可批復;爭取連徐客運專線列入國家鐵路“十二五”規劃。
內河航道及港口工程:強勢推進疏港航道工程建設,確保年底前建成通航,實現海河聯運、江河聯運;基本完成鹽河航道連云港段整治工程征地拆遷,全面開工建設;推進連云港港中云臺作業區一期工程建設,完成6個泊位的設施建設。
機場:完成連云港機場國際廳及相關配套工程建設;爭取連云港新機場列入國家民航“十二五”規劃,完成初步選址方案;力爭新開或加密連云港機場客運航線1條以上。
農村公路及橋梁改造:穩步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同步推進通往農民集中居住點公路建設,建成農村公路293公里,完成橋梁改造97座。
運輸站場及車輛更新:推進東部城區汽車客運站、灌云汽車客運站前期工作;完成東西城區兩個公交總站部分場地硬化及圍墻建設;建成2個農村汽車客運站;建成100個城鄉客運一體化候車亭;新增更新客車、公交車、出租車190輛。
其他方面:完成327國道贛榆段、204國道灌云段大修等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工程,保障路況處于良好狀態。確保灌南張灣大橋等撤渡建橋工程建成通車。
2010,港城國際化交通現雛形
2010年,連云港市將加大交通運輸業發展力度,打造國際化交通體系,不斷提升、改善運輸服務條件。
加快建設港口、機場等重要物流集散中心。港口、機場是運輸業的重要基礎設施,港口、機場的運行效率提高可以為交通運輸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加快港口、機場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斷改善港口、機場的集疏運條件,努力提高運行效率。
2010年,要重點加快主體港集疏運體系建設,建成東疏港道路,竣工疏港航道和內河港一期工程。民航完成機場國際候機廳擴建和區域性大型機場選址,推進空港開放,開通國際航班,民航客運量預計將超過35萬人次。
加快發展交通物流業。連云港市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正在加快完善,具有發展物流業的優勢,但目前物流業的現代化、綜合化、一體化服務水平還不高。要主動服務,促進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積極發展先進運輸組織方式。要引導交通運輸企業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加大對金港灣國際物流園等一批龍頭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新建一批“無水港”,增開五定班列,增辟內外貿航線,啟動建設航運交易市場,完成港口吞吐量1.2億噸,集裝箱運量360萬標箱。爭取實施連徐客運專線。
加快改善交通運輸服務條件。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探索和試行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經營主體、經營線路整合,實現城鄉客運“運行一體化、經營公司化、車輛舒適化、線路網絡化、管理規范化”服務標準。加大政府對城鄉公共交通財政支持力度,建成2個農村汽車客運站,建成100個城鄉客運一體化候車亭,使城鄉公交“開得出、開得好、留得住”,讓更多農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交通公共服務。搞好交通設施的養護管理,積極應用現代養護管理技術,切實加強對公路、橋梁運行狀況的健康監測,提升公路養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