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480公里“綠道”貫通城南城北
2010-2-25 10: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亞運會前,市民就能騎著單車或悠閑步行,在廣州城內沿著綠道從北逛到南。記者昨日從廣州市綠道網建設辦公會上了解到,最晚在亞運會前,廣州將完成總長約480公里的休閑綠道骨架網。6條綠道主干線將串起北起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南至南沙濕地公園的廣州市各大綠色空間。
6條綠道串起綠色廣州
據市林業和園林部門介紹,廣州綠道網按照省的總體規劃部署,在市規劃局的綠道建設規劃基礎上完成。重點依托青山綠地、河涌整治等工程建設的路網、水網和綠化帶展開,串連沿線的人文、地理、生態景觀。工程任務將以完善、提升原有林帶和綠帶為主,在有條件的地方加入步行道、自行車道、景觀節點等休閑、旅游設施。在時間安排上分期推進,今年計劃完成6條綠道主干線,明后兩年繼續完善優化。
6條綠道主干線分別為流溪河綠道、芙蓉嶂綠道、增江綠道、天麓湖綠道、蓮花山綠道、濱江綠道。6條綠道主干線縱橫廣州12區(市),其中流溪河綠道主線從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沿流溪河沿線經從化市、花都區、白云區、石井河、增埗河進入廣州市區,支線從廣從路、白云山、麓湖路進入廣州市區,橫跨長度最長。
建設資金多由各區承擔
記者獲悉,除流溪河綠道林場段建設資金由市府承擔外,其他各綠道均由其所屬轄區自行承擔。今年2月底前各區需完成轄區內綠島網建設的規劃設計。9月下旬展開全面檢查驗收。
“綠道絕不僅僅是種樹!”昨日參加會議的蘇澤群提出,綠道建設絕不該成為各區的一個負擔,應借鑒增城的經驗,依樹養路、依水搭橋,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搞生態建設,再同富民、發展生態旅游結合起來。蘇澤群說,春節期間,他看到珠海、清遠到處都停的是粵A牌照的車,說明廣州絕對是一個旅游輸出大地,如果在廣州好好建設綠道,就能把市民留在“家里”旅游。
蘇澤群還提出,綠道建設要從簡從優,切不可建成水泥道,切不可建成摩托車道。他還提出規范建設的要求,統一顏色,如自行車道統一為紅色;統一路牌標識;統一生態保護。
■有人先行
據了解,廣州的綠道建設早在2008年就已經起步———增城2008年開始探索綠道建設,目前已完成增派公路和增江河綠道近80公里,是目前國內線路最長、穿越景區景點最多、與公路分離相對最安全的自行車休閑健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