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開放帶來"黃金十年" 環北部灣成耀眼明珠
2010-2-22 23: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1月7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作為中國和東盟合作的“前沿”和“橋頭堡”,廣西西部大開發的腳步與加快對外開放緊緊相連。
10年來,廣西以大開發促進大開放,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譜寫出了一曲動人的和諧發展之歌。
開放合作帶動經濟快速發展
“東盟國家已連續10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廣西自治區主席李康說。廣西通過不斷深化國內外區域經濟合作,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快速發展。2008年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132.4億美元,為1999年17.5億美元的7.6倍,年均增長25.2%。
這是廣西西部大開發10年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一個縮影。2008年,廣西生產總值7171億元,是1999年1971億元的3.6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1.5%;財政收入843億元,為1999年201億元的4.2倍,年均增長17.3%。
“西部大開發的10年,是廣西交通發展的‘黃金10年’。”廣西自治區交通廳副廳長梁毅告訴記者。2000年桂林到北海高速公路全線貫通;2003年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2005年我國連接東盟的第一條國際陸路大通道——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正式通車;2008年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2000公里……
統計顯示,2000年至2008年,廣西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2萬億元,龍灘水電站、百色水利樞紐等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相繼建成投產,為廣西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目前,食品、有色金屬、汽車、石化、冶金、機械、電力等逐步成為廣西的工業支柱產業,食糖、微型汽車、輪式裝載機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排第1位。桑蠶、木薯、速豐林等產量均居全國第1位。
環北部灣成為耀眼明珠
北部灣是西部12個省市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但在歷史上,發展速度卻遠遠落后于其他沿海區域。
西部大開發給北部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1月16日,國務院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北部灣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戰略。根據這個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立足北部灣、服務“三南”(西南、華南和中南)、溝通東中西、面向東南亞,努力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2009年12月22日,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一天后,欽州保稅港區也正式通過驗收。“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與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北海出口加工區將一同構建起完善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實現南寧與欽州、北海、防城港的區港聯動。”南寧市商務局副局長蔡東陽說。
環北部灣臨海產業布局也正在加快形成。石化、鋼鐵、能源電力、林漿紙、電子等產業項目已經明朗化,產業鏈開始延伸。據統計,北部灣經濟區內投資規模超過1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43項,總投資達3782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5項,總投資801億元。
如今,北部灣經濟區的“龍頭”作用正逐步顯現:2009年前三個季度,經濟區GDP增長15.4%,增幅比全區高1.7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質量普遍提高
前不久,《廣西壯族自治區老年人優待規定》正式頒布。老年人優待政策的享受年齡從70歲放寬到60歲,633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享受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看病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等優惠。
這是近年來廣西改善民生的又一舉措。
10年來,廣西先后組織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農村危房改造、中小學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扶貧攻堅大會戰。目前,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在內的比較完整的、具有廣西特色的教育體系基本建立。109個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農民參合率達91.22%;14個地級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體制初步建立,60萬城鎮居民、193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3.9萬農村五保對象享受五保供養政策。2008年,廣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6元,比2000年增加8312元,年均增長11.7%;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比2000年增加1825元,年均增長8.9%。
“2008年廣西森林覆蓋率是54.2%,居全國第四位,提前兩年實現了廣西科學發展三年計劃中的森林覆蓋率要達到54%的目標。”廣西林業廳副廳長莫一平說,植樹造林大大促進了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桂林、南寧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南寧還在2006年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
據統計,2000年至2008年,廣西全區共完成造林207.6萬公頃,中心城市空氣質量達到Ⅱ級及以上標準,主要江河Ⅲ類水質達標率98%以上。農村沼氣池入戶率45%,居全國第1位。山清、水秀、地干凈的良好生態環境已成為廣西的一大品牌。(李金桀 劉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