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現代大交通格局加快成型
2010-2-22 21: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從日照市交通局獲悉,2009年,日照市交通部門搶抓“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需”的歷史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扎實推進各項工程進展,有效提升了日照市交通綜合通過能力,日照市在山東省發展大格局中的重要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確立。全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32.7億元,其中公路建設完成投資9.3億元,港航建設完成投資22.6億元,場站建設完成投資8000萬元。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水平
“現在的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出門就能坐上公交車,遠行也有更多的選擇方式,想到哪就能到哪。”日照市越來越方便快捷的交通環境讓港城市民深有感觸。
據日照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日照市完成公路水路客運量4033萬人次、旅客周轉量 27億人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0.8%、12.5%。在貨運方面,全年完成貨運量1.06億噸、貨物周轉量28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1.02%和12.2%。日照港完成港口吞吐量1.8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82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 20.1%和15.5%,港口增速和增量均居全國沿海十大港口之首。
這些幾經沉淀的數字背后,是日照市交通部門一年的艱辛努力。去年,日照市緊緊抓住“擴內需”機遇,進一步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積極推進各項工程進展,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實現重大突破,交通綜合通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扎實推進。日照港疏港高速公路和青臨高速公路日照段先后開工建設,分別完成投資2.93億元和1.1億元。日濰高速公路和嵐臨高速公路均已編制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積極開展項目投資人招標工作。國省道改造工程進展順利,335省道三莊至莒縣段建成通車,342省道汾水至莒南界段開工建設,206國道改建工程有序進行。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418公里,路網結構的不斷優化,使公路技術標準和綜合通行能力大幅提高。
同時,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也實現重大突破,13項港口建設工程全部開工(續建)建設,嵐山港區10萬噸級油碼頭、石臼港區北區5000噸級泊位等五項工程共8個泊位投入試運行,新增通過能力3300萬噸。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程獲國家發改委核準,石臼港區木片碼頭、焦炭碼頭等工程獲省發改委核準、批復,日照(B型)保稅物流中心通過海關總署驗收正式封關運營,魯南(日照)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投入運行……一批港口項目前期工作的順利進展,進一步完善了港口功能。
農村交通建設管理實現山東省“四個率先”
公路不通,曾讓農民吃盡了苦頭;公路不暢,也讓群眾飽嘗了因此帶來的損失。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出行難,近年來,日照市抓住國家加大農村交通扶持力度的政策性機遇,全面加快農村交通建設管理進程,在全省實現了“四個率先”,為日照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去年,日照市以偏遠村通硬化路為重點,全面加快農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部行政村通硬化路奮斗目標。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8.8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027公里,新建農村公路橋梁384座,新增直接受益人口164.7萬人。
在山東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客車,全市共開通農村客運線路162條,客運班車達到594輛,日發班次1600余個,全市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99.5%,基本實現了以干線客運為主體、區域網絡與支線網絡相結合、鄉鎮與鄉鎮相連接的城鄉一體化客運網絡。
在山東省率先探索建立了“明確一個管理責任、確定一個管養主體、落實一個資金渠道、建好一支養護隊伍”的“四個一”管養新機制,實現了農村公路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管養。公路路肩培筑率和公路綠化率全部達到100%,農村公路管養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在山東省率先完成“前站后所”客運站建設任務。在大力實施“雙通工程”的基礎上,日照市按照“路、站、運一體化”發展思路,對40個鄉鎮交管所按照“前站后所”模式進行統一改造,并實施了集農村公路、農村客運、農村貨運和農村物流管理于一體的管理模式,農村交通“建、養、管、運”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