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今年是基礎設施建設攻堅年 昆明交通須大突破
2010-2-22 20: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天上午,云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仇和率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調研重點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仇和強調,今年,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攻堅之年,要由被動變為主動,由盲目變為自覺,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開展了兩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年”活動的基礎上,從今年起,連續4年都將是“基礎設施和工程質量推進年”。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大干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隨著道路交通網絡建設的快速推進以及二環快速系統擴建工程順利實現主線通車,我市城市路網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去年,全市啟動實施二環、三環支撐性道路和重點片區干道共50個項目建設,道路總里程約151.35公里;今年,交通設施建設白皮書共明確103項建設任務,總投資405.19億元,已開工建設14項,開工率14%。
“去年修建了多少條路?總里程多少公里?”仇和、陳勇一行先后來到昌宏路、官渡區46號路、螺螄灣商貿城下穿工程現場、月馬路、北新路、寺瓦路、灃源路、五華二號路和昆州西路等施工工地,仔細察看工程進度,聽取相關工作情況匯報。一路上,仇和叮囑有關負責人,城市建設要由項目環評轉向區域環評,減少投入、提高效率;新建道路要最大限度做到雨水資源化利用;開發區道路建設不能照搬城市路網建設理念,要以基礎設施投入的最小化,承載項目的最大化;道路綠化要與道路建設同步到位。
“城市是一個經濟體,交通就是生產線。”仇和指出,從2008年開始,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基礎設施建設“123456”工程,也就是“533447”26項重大工程,突出兩級城市、三級開發區和覆蓋全市的交通、環保、電信、能源四大類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年”活動,經濟社會效益初步顯現。
“基礎設施是支撐、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切工程。”仇和指出,基礎設施概括起來即交通、信通、能通、流通“四通”。而這“四通”中,交叉千行、通聯萬家的大產業交通為首、為基礎、為載體、為引領、為支撐、為承載。可以說,交通一通百通。昆明交通必須大突破、大推進。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以長遠的基礎設施建設來支撐經濟社會長足發展的指導思想,重點突破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實現昆明科學發展新跨越打下堅實基礎。
仇和指出,工業化過程主要靠市場拉動,城市化過程要靠政府推動。要把政府效能提升到最大化,使工程規劃、設計、建設、開發、管理、經營各環節標準規范落實到位、滴水不漏。他鼓勵大家,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所困擾、被眼前的矛盾所影響,更不要怕眼前的壓力大、困難多、矛盾復雜。今年,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攻堅之年。要由被動變為主動,由盲目變為自覺。在開展了兩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年”活動的基礎上,從今年起,連續4年都將是“基礎設施和工程質量推進年”。當前,要鼓足干勁、攻堅克難,全面推進主城交通“541”工程建設。嚴格落實“八個百分之百”要求,做到施工不停、監理不離。嚴把工程質量,“三高”、“三化”、“三精”的要求一定要具體化,變成制度、形成規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協調解決“541”項目和工程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征地、拆遷、用水、用電等困難和問題,無條件、無阻力、無障礙為建設單位當好后勤、搞好服務、做好保障。
仇和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統一思想,轉換思維、創新思路,攻堅2010,沖刺“十二五”。要堅持在改革中解放思想,在發展中統一思想,在實踐中深化認識,在探索中更新觀念,在創新中轉換思維。由解放思想轉向解放行動,實現由思想解放到思想實踐,由思想實踐到理論實踐,由理論實踐到政策實踐,由政策實踐到制度實踐,由制度實踐到法律實踐的轉變。
要在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基本改善的前提下,樹立城市基礎設施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的觀念,高度重視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城市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真正以“三化”化、帶“三農”、服務“三農”。要形成既依法遵規履程,又關注民意民生的理性決策過程,以及健全完善的領導、管理、服務體制、體系、機制、制度和隊伍,爭當云南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領頭羊、排頭兵、發動機,不辜負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