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岑溪市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紀略

2010-2-17 23: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宏觀的事實來看,該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安平鎮、糯垌鎮、馬路鎮沿線長廊為主導、三黃雞養殖為主體的畜禽養殖業產業帶;以筋竹鎮公路沿線長廊為主導、砂糖橘種植為主體的水果基地產業帶;以軟枝油茶繁育基地和龍母種豬場項目基地為主導的農業良種產業等幾大農業主導產業。 
    從具體的數字來看,岑溪市2009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5.5億元,同比增長4.5%;農民人均純收入4866元,同比增長12%;擁有岑溪市外貿雞場有限公司、馬路順泰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等1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率達15%;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51個,去年統一組織銷售農產品總量5萬多噸,銷售總值4.5億元。  

    有人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本質概括為三個基本點,即生產集約化、經營企業化和產品規格標準化。回望這幾年岑溪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歷程,不難發現,其砂糖橘種植、三黃雞養殖、農業良種基地建設等幾大主導產業的發展,正是這三個基本點的有力體現。  

    砂糖橘:規模化生產開啟產業化發展  

    這幾年,以筋竹鎮公路沿線長廊為主導,岑溪的砂糖橘種植已經推廣得“漫山遍野”。據有關數據,目前全鎮已種植砂糖橘5.6萬畝,占岑溪的50%以上,去年產量超過8萬噸,產值在兩個億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廣西砂糖橘之鄉”。筋竹鎮黨委書記黃立波說,達到這樣的種植規模,他們用了9年的時間。  

    2008年春節前后的那場冰凍災害,讓已經實現了砂糖橘規模、集約生產的筋竹鎮,開始著重思考一些問題:如何加強與市場的對接,如何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和本地化……在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引導下,一夜之間,關聯著農民與客商、關聯著砂糖橘生產與銷售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  

    至今日,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的砂糖橘購銷體系已經在筋竹鎮初步建立。自治區勞模、筋竹鎮吉慶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盧家慶,是該鎮最早種植砂糖橘的農戶之一。他介紹說,每到收獲季節,筋竹鎮的砂糖橘市場就張開大網,把各地的客商和外地的砂糖橘都招攬過來。有外地客商與水果合作社合作收購,有本地老板為客商代收收取中介費,有本地合作社自己收購外運。  

    如果說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果農經營意識的覺醒,是推動砂糖橘種植走向產業化發展的第一歩,那么岑溪市豐業砂糖橘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則應該算是推動砂糖橘產業從集約化生產走向企業化經營的重要節點。這個由果農牽頭成立的民營企業,剛剛完成了旗下的第一項投資:筋竹鎮砂糖橘專業市場。這個項目于2009年8月份開工,12月底已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公司董事長陳漢業是本地的種植大戶、銷售大戶,但他現在的夢想是把砂糖橘產業進一步升級:建立大型冷庫,錯季銷售;引進新品種,讓農民一年四季有果收;擴大專業市場,引來外地果農……  

    從規模化、集約化生產走向企業化經營,是農業實現產業化發展的其中一條捷徑,而岑溪發展砂糖橘產業的思路,正是其最貼切的實踐。  

    三黃雞:經營企業化實現產業化飛躍  

    岑溪市外貿雞場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開達有句名言:一等雞漂洋過海、二等雞北京上海、三等雞深圳珠海、四等雞就地“下海”。這一字一句,無不透露著企業家濃濃的“經營”意識。作為廣西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外貿雞場公司一直是岑溪三黃雞養殖業的引領者。精明的企業經營者很早就意識到“經營”的重要性,而農民群眾經營意識的相對淡薄、市場營銷知識的相對缺乏,使企業更加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經營”的責任。于是,經營者把公司的優質品種、生產技術、銷售網絡,與農民的勞動力、場地等資源,以及經銷商的市場信息、市場開拓能力等優勢結合起來,形成“公司+養戶+客戶”的生產經營模式。  

    李開達說,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能讓農戶可以專職養雞,不必操心種苗、飼料和銷售;飼料采購、運輸自成一體,讓經銷商專心開發終端客戶,不必擔心貨源問題;企業可以專注于培育種苗、控制養殖成本、提高產品利潤。而眼下,企業正在加快建設種雞基地、三黃雞深加工生產線,下一步還要開辦雞糞發酵廠等。  

    以企業為中心,岑溪的三黃雞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參與三黃雞養殖的戶數從2000年的306戶發展到3000多戶,人數從1500多人發展到20000多人;其他從事三黃雞飼料供應、運輸、加工、銷售等的人數也接近1萬人,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事實證明,以經營企業化為主導的三黃雞養殖業產業化發展之路,充分發揮了“經營”理念在推動產業發展中的核心作用:僅去年1至11月,岑溪就出欄“古典”三黃雞1700多萬羽,產品遠銷粵港澳地區及東盟各國,產業帶來的總收入近7億元。  

    事實也證明,這條產業化發展之路符合農民意愿,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三方利益。有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該市農民養雞獲利從2000年的78.5萬元增加到近2000萬元,商販每年從產業鏈中獲利從27.4萬元增加到2000多萬元,其他參與產業的人員獲利從87萬元增加到1500多萬元。  

    這兩年,依照外貿雞場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岑溪安平鎮、糯垌鎮、馬路鎮等鄉鎮也先后發展了一批個體或私營的養雞基地,引進北流“涼亭雞”等優質品種進行規模化養殖,岑溪的畜禽養殖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軟枝油茶:良種開發帶來產業化開端  

    上個世紀70年代榮獲廣西科學大會獎的岑溪軟枝油茶,被國家林業部列為重點良種,在全區范圍內推廣種植。那個時期,岑溪推廣種植了近11萬畝軟枝油茶。然而,由于這種林木到達豐產期需要五至七年,前期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管理,農民對于軟枝油茶的信心和積極性逐漸減退,紛紛砍油茶、種松樹。聲名赫赫的岑溪軟枝油茶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目前,岑溪保存下來的軟枝油茶林只有不足1萬畝,大多分散在一些國有林場。  

    但幸運的是,岑溪有關部門一直沒有中斷過對油茶的良種培育,關于油茶的許多科研試驗,通過其下轄的軟枝油茶種子園、糯垌油茶林場得以延續下來。2002年,由種子園培植繁育的岑溪軟枝油茶良種通過國家良種審定;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培育出一系列高產無性系,其中岑軟2號、3號最為突出,2008年被國家林木良種委員會評為林木良種。  

    2009年,國家關于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讓岑溪軟枝油茶又重新納入了大眾的目光,岑溪對發展軟枝油茶產業也有了一個更高的重新定位。這一年,岑溪通過“引資、引技、引智”戰略,成功引進育苗經驗豐富的福建客商,投資建設岑溪軟枝油茶建設項目,包括油茶種苗繁育、示范林種植、茶油加工企業等。項目分種苗繁育與示范加工兩期完成,建設期限分別是兩年和五年,要先后建成年產苗2500萬株以上的良種岑溪軟枝油茶繁育苗圃;建設兩萬多畝軟枝油茶示范林展示區;培育一個年產值過億元的油茶加工龍頭企業,打造一至兩個產業品牌。  

    如今,項目一期已經通過申請國家項目支持及合作方式解決了融資問題;位于糯垌鎮的軟枝油茶繁育圃已經建成控溫大棚4000平方米,種下25萬株油茶砧木,正陸續進行嫁接;二期項目正在開展林地落實等前期工作。可以預見,由良種開發所帶動的岑溪軟枝油茶產業的發展前景必將風光無限。  

    多年來,岑溪在軟枝油茶良種培育上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如今更把良種培育進一步升級為良種產業化開發,加大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技術指導等,這是岑溪在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上的又一個突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