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南寧打造區域性國際城市

2010-2-16 13: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年首月,來自中國、東盟各國的眾多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齊聚廣西南寧,慶祝世界上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啟動。
再往前兩個月,在南寧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基于自貿區的吸引,參展客商、展位比往年進一步增多。港澳臺地區更是派出最大規模的代表團參展參會。
在2009年,南寧還舉行了另外兩個論壇:11個省份最高行政首長出席的第五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和一年一度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
正如這些重大的區域性、國際性會議所顯示的那樣,南寧,這個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壯鄉首府,正借助國家戰略和多區域合作,逐步從邊緣和末梢變為核心和樞紐。
“區域性國際城市”——這是2009年南寧市提出的新目標。事實上,為加快追趕步伐,作為后發展地區的南寧已經在這條道路上摸索了很長一段時間,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有經驗。
國家戰略激活區位優勢
南寧雖然位于西南邊陲,但卻具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南寧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區域、南貴昆經濟帶等多區域合作的交匯點,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橋梁、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南寧市市長黃方方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上世紀90年代以前,南寧一直是一座邊陲小城。加上邊境戰火不斷,南寧經濟社會發展緩慢,經濟總量、人均財力等指標在省會城市中排名靠后。邁入21世紀后,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多區域經濟合作日益密切以及中國-東盟經貿往來日趨頻繁,南寧的區位優勢逐漸被激活。
已經在南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廣西社科院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周毅認為,南寧之所以能在最近十多年間實現快速發展,最關鍵的就是把握住了上述機遇,將自身的發展融入到國家大戰略和多區域合作中。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不得不提:一個是2004年,南寧在與昆明的競爭中贏得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權;其二是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準、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規劃》,南寧被定位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著力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交通樞紐中心、金融中心。前者“將南寧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導入了快車道”,后者加速了這一進程。
最明顯的例子是城市建設。據介紹,2004年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僅200多億元,2009年僅中心城市建設投資就高達600多億元。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民歌廣場等標志性建筑和中國—東盟商務區、臺灣街、澳門街等特色項目所在的瑯東、鳳嶺等新區都是在博覽會的帶動下得以快速擴建。
在構建中國—東盟交通樞紐城的驅使下,南寧的對外立體交通建設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隨著南廣、貴廣、南昆、黔桂、湘桂、南憑等一系列鐵路建設和擴能工程的推進,一個以南寧為樞紐,通往西南、華南、華中以及東盟國家的“五縱五橫”高標準、大能力的現代化鐵路運輸網絡的輪廓正逐漸清晰。南寧已經開通9條直達東盟國家重要城市的國際航線,新的南寧機場正在按照每年1500萬人次的標準進行建設,南寧港也正在積極籌劃建設。另一條國際大通道南寧—新加坡鐵路和高速公路運輸通道貫通也為期不遠。它的建成將帶動“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形成。
在經濟上,商貿、物流、會展、旅游等三產得到快速發展,對外貿易持續火熱,“深圳一家農資公司進駐南寧兩個月以來,每天從東盟進出口的農產品已經從最初的一天不到300噸上升為現在的超過3000噸”,黃方方說。
宜居城市之道
走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南寧瑯東新區,各種購物商場、賓館餐廳一應俱全,街道干凈整潔,隨處可見的綠樹紅花相映成趣,寬闊的南湖邊擁有大片綠地和亞熱帶樹木,是人們晚上散步的好去處……很難想象,不過八九年之前,這里還是一片荒涼的偏僻地帶。
“南寧的宜居城市品牌是歷屆黨委、政府常抓不懈的結果”。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車榮福近日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
在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同時,南寧市一直著力生態環境建設。自20世紀90年代末,南寧市就把創建“中國綠城”定位為城市的發展方向,目前,南寧市城區綠地率達到32.77%,綠化覆蓋率達到37.8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47平方米,遠高于建設部對國家園林城市的考核標準。
綠色帶來了優質的空氣。2009年,南寧空氣優良率達到99.18%,老百姓全年有362天都呼吸著優良環境下的空氣,其中有240多天是在優秀空氣環境下生活。“優秀空氣是什么概念呢”,車榮福說,“環保部門的同志告訴我,就像是進入了森林公園一樣,負氧離子特別高,感覺很清新。”今年,南寧將著力加快建設“百里環城森林生態圈”,全年將種植260萬株樹木,鞏固“中國綠城”建設成果。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寧市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2000年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示范獎”“2002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等榮譽。
2007年秋,南寧市憑借城市迅速發展、交通暢通、中國綠城、宜人的氣候、居者有其屋等優勢,贏得聯合國人居獎評審委員會全票通過,榮獲全球人居領域最高獎聯合國人居獎,是當年全球僅有兩個、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創新型、現代化、服務型區域樞紐
在對外開放和城市建設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南寧清醒地認識到,作為后發展地區,南寧在很多方面仍然與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工業仍然是南寧經濟的短腿,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不夠明顯”,車榮福說,全市工業總產值只有1100多億,上規模的企業只有900多家。在這種情況下,南寧對周邊縣域經濟乃至周邊省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也相對有限。
車榮福表示,下一步南寧將圍繞“區域性國家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的定位,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發展環境。
他介紹,2010年南寧將圍繞新興戰略型產業開展工業經濟振興攻堅戰,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鋁產業要有一個大的突破。廣西擁有非常豐富的鋁土資源,但是鋁材加工能力非常薄弱,南寧在這方面有一定基礎。“我們現在確定了一個20萬噸的鋁材加工項目,將來可以培育出一個百億元的企業出來。今年我們準備加大投入、整合資源,爭取兩三年出效果。”此外,還將重點發展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制藥等特色優勢產業。
更重要的是“發展環境”的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意味著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開放的時代。我們要發展和東盟的合作,首先要建設一個更加優越的發展環境”,車榮福說,“發展環境”不僅僅指招商環境、投資環境,還包括了宜商宜居等多方面的考慮。堅持硬環境、軟環境兩手抓,把軟環境的建設和新一輪的文明城建設結合起來,竭力打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