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西部大開發10年:十年甘肅交通“變”奏曲

2010-2-13 16: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999年3月一個乍暖還寒的日子,全長33.31公里的柳忠高速公路在離蘭州市約8公里的駱駝峴子舉行了開工儀式,拉開了西部大開發甘肅大規模建設高速公路的序幕。今天,在廣袤的隴原大地上,白蘭高速公路忠和立交、蘭海高速公路樹坪立交、寶天高速公路麥積山特長隧道、李子坪特長公路大橋等諸多標志性工程成為甘肅交通高速化的時代印記,見證著西部大開發以來甘肅交通不平凡的10年。 
  2009年,是甘肅交通喜獲豐收的年份。 
  9月19日,連接永靖和東鄉兩縣的祁家黃河大橋建成通車,甘肅國道干線公路運輸的最后一個渡口成為人們永遠的記憶。9月25日,連接陜甘兩省的寶雞至天水高速公路正式啟用,甘肅的東大門豁然通暢。 
  12月24日,平涼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這條惠及人口最多、覆蓋面最廣的高速公路結束了隴東無高速公路的歷史。 
  12月25日,連接甘肅和新疆兩省區的主通道瓜州至星星峽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它的建成將使長達1551公里的連霍高速公路甘肅段全線貫通。 
  至此,甘肅高速公路借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從1999年到2009年的10年中,先后開工建設高速公路27條2538公里,其中通車里程達到1644公里;全省二級及以上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285公里。 
  2009年,全省還新建改建通鄉油路3013公里,完成地震重災縣區災后行政村通達通暢工程2234公里;國省干線公路1128公里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全部開工,并完成70%的建設任務;完成7個少數民族自治縣通達通暢工程500公里,提前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5500公里農村公路新建改建任務,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到98582公里;全省鄉鎮客運站達到888個,建制村汽車停靠站達到6048個,覆蓋了全省72.37%的鄉鎮和36.73%的建制村。 
  條條新路出現在隴原大地,打通了阻隔人們出行的溝壑天塹,也放飛了隴原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與宏愿,不但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有效的促進作用,也對周邊省份的對外開放交流產生著積極影響。 
  打開中國行政區域圖便可看出,甘肅如同一柄如意,由東向西橫亙在祖國的大西北。如意的柄部是細長的河西走廊,而頭部是東端的定西、天水、平涼、慶陽和隴南等市,如意的周邊分布著陜西、青海、新疆、內蒙古、寧夏、四川等省區,這一地理位置使得甘肅自古以來就成為西北通往中原的必經之路。不過,從行政區域圖上很難看出,在甘肅東部地區,分布著秦嶺、六盤山等諸多山脈,山高谷深,溝壑縱橫,交通十分不便。唐代詩人杜甫當年從天水經隴南進入四川時,曾對隴道之難行屢屢發出慨嘆,其中一首詩這樣寫道:“塞外苦厭山,南行道彌惡。岡巒相經亙,云水氣參錯。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面削。溪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東部交通不暢,不但阻礙了當地經濟發展,而且直接影響了甘肅和整個西北地區與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溝通和經濟往來。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助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東風,我省不斷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從2004年到2008年,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連續5年保持在100億元以上,累計完成投資596.77億元。2009年突破190億元,比2008年增長31%。“十一五”期間,甘肅將完成交通基礎建設投資746.6億元。 
  規模宏大的甘肅交通建設“東部會戰”戰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甘肅交通部門實施又好又快整體發展戰略的鼎立之作。會戰以省會蘭州為起點,分別向東、東南和南部呈扇狀射出三條線路,將貫穿定西、天水、平涼、慶陽和隴南5市區域內的3條國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構建起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公路交通主骨架。這一區域路網布局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中路直插,兩翼齊飛”。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楊詠中告訴記者,今后幾年,甘肅東部還將建設高速公路1000多公里。與此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大路網改造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支持和幫助東部老區和貧困地區改善公路通行條件。這一“大手筆”的概算投資總額將超過800億元,涵蓋和輻射區域面積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20%以上,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一半多。隨著寶天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中路直插”已經取得重要成果,而“兩翼齊飛”的相關項目也全部在實施之中。甘肅與中部、東部省份交往的通道,正在一步步拓寬、延伸。 
  記者在采訪時,聽到了關于一條路和一個“洞”的故事。一條路,指的是甘肅在1994年7月1日建成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天北高速公路。這條連接天水市區和北道(現麥積區)的四車道高速公路通車后,有人曾調侃說,可以作為世界最短的高速公路申請吉尼斯紀錄,因為它只有13.15公里,開車7分鐘便可跑完全程。然而,這條由省、地多方籌措7800多萬元資金修建的公路,卻開創了甘肅高速公路建設的先河。一個“洞”,說的則是剛剛通車的寶天高速公路麥積山隧道,它同樣位于麥積區,緊鄰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其單洞長度有12.29公里,位居亞洲雙洞公路隧道長度第二。如今的一個“洞”的長度,就相當于當年一條路的長度。這一變化形象地說明了我省公路建設近年來所取得的跨越式發展,同時也體現出在公路建設中我省交通部門所面臨的艱辛。在全長131公里的寶天高速公路中,甘肅段長度為91.114公里,而橋隧比例占到線路總長的66%,平均每公里造價達到7400多萬元。從2005年起,近萬名筑路大軍在深山中整整奮斗了4個春秋,共修建各種橋梁111座,開挖隧道44座,終于建成了這條東西大通道。一位長期戰斗在隧道建設的“鐵軍”告訴記者,“這條隧道打得太難了,出了洞,人都不會說話了,再也不能接這樣的活了”。但不管怎樣評價這條路修建的難度,它將帶來的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卻是人們所期待的,也正在日益得到顯現。 
  天水汽車運輸集團經理告訴記者,寶天高速公路通車后,天水至寶雞的行車時間由原來的5個多小時減少到1個半小時,天水至西安的車程也僅需3個半小時。交通的暢通,將對規劃中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發展產生積極地促進作用。根據規劃,這一新興經濟帶的經濟總量到2020年要占整個西北地區的三分之一以上。寶天高速公路建成后,各種要素可以實現跨省整合,對天水及周邊地區乃至甘肅全省的經濟發展都將產生重要影響。數據顯示,2009年“十一”長假期間,天水市累計接待游客60.3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7%和59.3%,其中一半以上的游客來自陜西等地。 
  日漸通暢的交通網絡,不但促進了甘肅自身的發展,也為周邊省份加強與中東部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楊詠中告訴記者一個數字,如今在甘肅高速公路上奔跑的汽車,有64%都是外省的。 
  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被譽為“金三角”的隴南市文縣的陽山、岷山富含金礦,被省上列為規劃的省級黃金礦產區。然而,交通的落后一直是制約隴南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2008年,在遭受到嚴重的地震災害后,這一地區的公路交通再次受到重創。2009年上半年,全省12條1128公里國省干線公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先后開工建設,同時,總規模13411公里的農村公路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陸續在隴南等災區開工。一場以恢復災區受損道路、提高災區公路通行能力為重點的公路災后恢復重建大會戰全面展開。 
  甘肅隴南災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各方面的投資項目之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之快,創歷史最高水平。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楊詠中說,如此密集的交通項目在一個地區開工建設,在甘肅的交通發展史上絕無僅有,這必將帶動隴南經濟社會發展駛上快車道。 
  家住望關鎮的李萬強老人看著穿過自己村莊的干線公路由原來的4米寬改造成10米和12米寬的路時,高興得逢人便說:“活了一輩子,也沒想到自家門前的路會變成這樣。” 
  2009年,隨著武罐高速公路及國省干線公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的全面實施,隴南市的商家搶抓機遇,以不同方式投資興業。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拉動了水泥、鋼材、瀝青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據介紹,在項目建設的高峰期,參與施工的農民工達到2萬人。2009年,隴南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2億元,增長164.4%;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2%。一位隴南市的民營企業家高興地說,公路好了,鐵路通了,政府提出的礦產企業產金量占到全行業的75%不再是夢想了。 
  交通便利帶來的投資環境改善,無疑將會加快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隴東煤電基地、河西風電基地等甘肅特色產業的發展,對于實施“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戰略產生積極而長遠的影響。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