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濟圈將建一小時交通網
2010-2-12 0: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安徽省道路運輸工作會議獲悉,安徽今年將圍繞合肥經濟圈加快城際快速交通系統建設,形成合肥經濟圈的“一小時交通網”。另外,運管部門還將主動與機場對接,開行省內城市到機場的直達班車,做好中心城市汽車客運站與機場的對接,通過開通公交車、機場大巴、擺渡車等形式,方便旅客中轉換乘。
將建一小時交通網安徽省運管局局長魏士彬表示,今年將結合合肥經濟圈建設,按照規劃同籌、交通同建、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的思路,今年將加快城際快速交通系統建設,盡快形成合肥經濟圈的“一小時交通網”,逐步實現交通一體化。同時,結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加快建設沿江煤炭、建材、礦石、石油、集裝箱等專業化運輸系統,為承接產業轉移創造良好的運輸條件。結合皖北、江淮、皖南三大運輸區域不同運輸特征,建設區域性運輸中心,大力發展皖北以能源和農作物為主要代表的大宗貨物運輸,發展江淮基礎建設材料和工業化機械設備運輸,發展皖南地區輸出性礦產資源類貨物運輸和輕工產品運輸。
17市開通小件快運在與鐵路動車組競爭中,安徽省公路客運開始嘗試發展一些新興運輸服務,如小件快運等。據介紹,正在試運行的小件快運網今年將覆蓋全省,17個城市的一級客運站都將實行小件快運聯網服務。
據了解,合肥、蕪湖、馬鞍山、黃山、宣城和蚌埠6市的相關汽車站,目前已進行了聯網試運行,由安徽省運管局牽頭,企業自主聯合的小件快運聯盟初步形成。小件快運聯盟統一運用快運軟件系統,保證資源信息共享,通過網絡實現運單傳遞、貨物查詢、費用結算等,大大提高快運的安全系數和透明度。同時,省轄市間已開通運行客運班線126條,省內快速客運通道基本建成,這樣依托客車底艙,憑借速度快、固定的多班次,全省就可實行小件快運聯網。
做大做強道路運輸企業加強對首批46家重點道路運輸企業的指導,建立重點企業合作機制,促進企業交流與合作,實行重點企業網上直報制度。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有運輸企業股份制改造和戰略重組,推進企業內部業務板塊重組。
加快客運經營結構調整,推進站運分離。客運企業要積極調整經營方式,通過兼并、聯合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促進規模化、網絡化運營。對現有的站場逐步實行站運分離,將客運站與所屬運輸企業營運分離,使客運站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實體。
加大對重點物流企業的宣傳力度,支持重點企業創物流品牌,樹行業標桿。建立重點物流企業聯系制度與合作機制,推動物流企業聯盟與合作。構建物流企業合作平臺,實現貨運物流企業資源共享。發展城鄉配送業務,鼓勵發展農副產品物流和配送,支持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
逐步規范城市配送物流市場秩序,提升配送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選擇兩至三個市開展城市物流配送試點工作。
科學規劃農村貨運發展,推進農村貨運站場建設,完善城鄉物流配送網絡,優化農村貨物運輸組織。選擇一至兩個縣開展農村貨運全面試點工作。加強與郵政速遞物流合作,創新農村物流發展模式。聯合郵政速遞物流,增設代理網點,發揮交通運輸部門客運干線運輸班次密集的優勢,與郵政在收寄和投遞兩個終端實現優勢互補。
實名制乘汽車看世博上海世博會期間,安徽旅客坐汽車到上海需要憑身份證實名登記乘車,旅行包也必須要過安檢儀,沒有行包儀器安檢條件的汽車站將進行開包檢查。
據統計,世博會期間,安徽共有596輛進滬班車、550輛危險品運輸車輛、476輛省際旅游車輛進出上海。為確保安全,這些車輛都必須安裝GPS,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和客運企業須加強行車動態監管,每天按時向當地運管機構報備進滬車輛運行情況。各市運管機構也需完善GPS監控平臺,實現進滬車輛運營信息與上海市交通運輸部門的及時交換。另外在汽車站的安全監管中,始發上海班線的客運站必須落實旅客實名登記制度,二級以上客運站要設置專用候車區和專用進站口。二級以上客運站配置使用行包安檢儀,嚴格旅客行李物品檢查制度,不具備行包儀器安檢條件的二級以下客運站必須對進滬旅客進行人工逐包檢查,嚴禁易燃易爆危險品進站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