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保稅區各項指標實現“V”型反轉
2010-2-10 23: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記者 余繼峰 通訊員 褚忠云 )今年1月份在各種利好因素刺激下,張家港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各項指標實現“V”型反轉,一舉扭轉去年同期的大幅下滑局面,實現了首月生產開門紅。
海關統計顯示,1月份保稅區(含保稅物流園區)監管進出口貨物783899噸,同比增長15.75%,貨值9607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49%。征收關稅(含進口環節稅)40510萬元,同比增長79.28%,實現單月稅收超4億元的良好開局。集裝箱業務步入良性發展軌道,1月份監管集裝箱數、集裝箱重量分別達6985標箱、47811噸,同比增長了287.63%和154.78%,蘇潤集裝箱碼頭努力克服不利天氣影響,全力以赴抓好集裝箱裝卸,確保了貨物快速流轉。
在談到監管貨運量增長的原因時,海關負責人分析了四大原因:一是去年同期的基數低,且存在春節放假因素,因此出現同比的大幅跳升;二是今年以來,國內4萬億刺激計劃產生明顯拉升效應,作為主要稅源商品之一的化工品進口量大幅攀升;三是保稅港區(一期)已于去年12月通過國務院聯合驗收,標志著保稅港區功能政策發揮已具備運作基礎,作為長江經濟帶上“江尾海頭”的保稅港區,可以為長江經濟帶連接國際國內市場發揮更好的平臺紐帶作用,實現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服務輻射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裝備制造業配件物流、液體化工、紡織品、糧油等大宗原料物流等為特色的專業物流基地,以第三方物流為主的現代物流外包服務基地,以國際采購、配送、分撥為龍頭的口岸物流增值基地;四是海關為幫助企業克服金融危機影響,優化服務,實現監管模式從“橄欖形”向“啞鈴形”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