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將崇左打造成中國-東盟區域合作"大平臺"
2010-2-1 2: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年生產總值300億元,同比增長13%;財政收入完成37億元,同比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4017元,高于廣西平均水平……2009年,中國西南邊境城市崇左,經受住了金融危機的考驗,抓住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的歷史機遇,在非常時期采取非常措施,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2010年廣西“兩會”期間,崇左市市長黃克就崇左市應對金融危機的經驗以及新的一年里崇左的發展戰略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新華社記者:2009年是崇左市在全球金融海嘯中實現經濟逆勢上揚的一年。我們注意到,崇左市去年的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多新亮點、新特色。請您談一談崇左市經濟實現跨越發展的幾大得意之作。
黃克:2009年崇左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實現了五個方面的突破。
第一,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12.6%,達到301億元。
第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200億元,達到210億元,同比增長63%,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200億元的投資任務。
第三,財政收入超過35億元 ,達到36.73億元,增長14.5%。
第四.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26億元大關,達到26.8億美金,在廣西排名前列。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崇左邊境貿易依然逆勢上揚,這是一個亮點。
第五,特色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去年年初,金融危機使得工業受到較大影響,礦業也受到嚴重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崇左提出農業要勇挑重擔,擴大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去年,崇左全市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000多元,超過了廣西的平均水平。
在糖業方面,截至2009年12月20日,崇左市15家糖廠已全部開榨,初步估計機制糖產量約235萬噸。
新華社記者:“保民生”是從中央到地方一直高度關注的議題。去年,崇左市在“保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認可。請您談一談崇左市“保民生”的幾大創新之舉。
黃克:2009年,崇左在保民生方面主要為廣大人民群眾辦了12件實事。分別是社會保障惠民工程、教育惠民工程、鄉村社會服務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農村沼氣池工程、興邊富民工程(0—3公里的邊民危房改造)、廉租住房保障工程、大中型水庫漁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華僑農林場困難歸僑危舊房改造工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邊民互市貿易點建設工程。
在這12件實事當中,崇左得到了自治區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效果比較好,受到群眾的歡迎和擁護。
此外,就業再就業工作是崇左去年的一個重點工作。為解決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崇左擴大發展市級三個工業園區和各個縣的工業園區,擴大農村養殖業,安排了一批勞動力;新城市建設中的一系列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也給返鄉農民工提供了就業機會。去年,崇左返鄉農民工重新就業人數達到12.75萬人,占總數的98.6%;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5%,全市累計轉移就業總人數達到42萬多人,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
崇左作為邊境貧困地區,邊境建設任務很重。去年,崇左邊境3—20公里范圍興邊富民行動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全面實施,第三批整村推進扶貧扎實開展,保障性住房建設積極推進,邊境地區、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新華社記者:剛才黃市長回顧了崇左2009年取得的成績。隨著自貿區的建成,中央出臺關于加快促進廣西發展的若干意見,2010年對廣西來說將是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崇左市今年將采取哪些措施促進經濟發展呢?
黃克:自貿區的建成是十年磨一劍,對崇左意義非凡。崇左在廣西與東盟之間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區位優勢,在零關稅、免配額的政策下,十分有利于崇左擴大對東盟的進出口。崇左作為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前沿門戶城市,作為國際、國內多個區域合作的交匯點,面臨很多機遇。
2010年,崇左將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認真學習分析研究利用好中國—東盟自貿區政策,加強對崇左與東盟在口岸開放和建設、跨境經濟區建設、旅游、農業國際大通道建設等方面合作問題的研究。
第二,以貿易合作為切入點,深化與東盟國家特別是與毗鄰越南邊境省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
第三,發揮優惠,主動融入廣西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
1、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糖業、礦業、商貿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2、圍繞建設邊境城市的任務,加快口岸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筑通往東盟四通八達、全方位的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發展大口岸經濟。
3、發展大交通。今年自治區準備啟動從南寧到友誼關的高速鐵路,同時盡快完成崇左到靖西的高速公路建設。崇左將協助做好這些工作。
4、推進大旅游,把南寧—憑祥友誼關綠色大通道建設好,開辟“木棉花大通道”,以增加廣西大旅游的內容。
新華社記者:崇左是我國面向東盟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城市,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今后,崇左市如何發揮物流業對發展工業的支撐作用;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物流業的發展?
黃克:崇左構筑大物流體系,不但要發揮交通優勢,還將進一步把憑祥綜合保稅區建設好,將其打造成為廣西對外貿易的新平臺。主要是要提高保稅區內邊檢和通關的基礎設施,同時還要努力增加經營機構和單位,讓更多的企業進入崇左;今后還要擴大國內紡織品、日用品等對東盟的出口。
新華社記者:崇左市作為“一軸兩翼”上的重要節點和重要依托,今后將如何按照《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要求,搭建區域合作平臺,同時做好自身口岸經濟?
黃克:崇左作為中國口岸最多的城市,邊境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要。為了給農民一個平臺實現創收,崇左去年還著力提高邊境13個邊民互市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幫助農民通過邊境貿易增加收入。
崇左今后將與東盟國家進行跨境經濟合作。就中越兩國邊境跨境經濟區建設而言,一部分平臺在越南諒山,一部分平臺在憑祥。崇左讓雙方的貿易來往更加自由和方便,吸引更多的商貿。
此外,今后崇左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進一步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引進國際性的活動在崇左開展,推動崇左更新觀念,用世界的眼光推動崇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