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迎來“工業時代”
2010-1-7 13: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專業分工引領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人們織毛衣不再需要親自養羊、紡線,只需購買現成的毛線就好。同樣,專業分工也將引領電子商務進入工業時代,網商們也不用再集平臺開發、物流等于一身了,只管“買毛線織毛衣”就好。
經過5個月的倉促準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賣鞋網站“購鞋網”終于在去年8月8日正式上線。CEO雷開海認為,2009年網購行業進入快車道,他必須趕在時機過晚之前搭上這班車,并通過在2010年開展大規模網絡營銷活動,給購鞋網的發展打上一針強心劑。
購鞋網只是成千上萬個到電子商務平臺里尋找商機的中小企業中的一個。艾瑞分析師孫崇慧發現,2009年網絡購物行業發展最明顯的趨勢是大量中小B2C電子商務網站持續涌現,運動用品類、箱包類、化妝品類和保健品類的電子商務站點層出不窮,B2B電子商務領域也是如此。
上周國內兩家知名調查機構易觀和艾瑞同時發布《2009年網絡購物行業的調查報告》均顯示,2009年我國網絡購物實現連續三年高增長態勢,交易規模攀升至2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網購總額已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97%。伴隨著網購規模的成倍增長,我國網絡購物產業鏈正呈現細分化趨勢。
產業鏈細分初步完成
與第一批到網絡里淘金的商家相比,購鞋網無疑是幸運的。與2004年京東商城登陸電子商務領域時,需自主研發網店系統;與當當網當初需要通過“貨到付款”方式解決收款問題時不同,購鞋網上線時,國內已經涌現出一批穩定可靠的第三方服務公司。從產業鏈上端的提供網店系統服務,到支付服務、物流倉儲服務、客服服務、快遞服務、代運營服務公司等,都有直接可用的成熟產品供網商們選擇。
連以搜索引擎技術起家的中搜公司也迅速調轉船頭,加入到電子商務的淘金大軍中來。用其副總裁楊鈺的話來說,電子商務已經到了專業分工時代,用戶不再需要懂得技術。“就像工業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們織毛衣不需要再親自養羊、紡線一樣,你只需要購買現成的毛線就好了。”
楊鈺稱,專業分工引領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同樣專業分工也將引領電子商務進入工業時代。“隨著產業鏈各個環節服務的成熟,借助各第三方服務產品,網商的運營成本將能得到更大程度的降低,連驅動互聯網發展的原動力互聯網技術也將‘傻瓜化’。”
也就是說,在目前的產業環境下,一個想要成為網商的公司,除了貨源等核心因素,在運營上所需的所有服務,幾乎都有現成的產品可用。甚至,在未來網商們可以將運營交給第三方管理。
僅僅是過渡工具?
當產業進一步成熟,更多的公司涌入則順理成章,在單純的網上開店這件事情上,他們只要在恰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就能享受到專業分工帶來的好處。
另一家網商的老板彭先生是技術出身,所以他們最初曾嘗試自主研發網店系統,但這個思路很快就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們發現雖然投入了很大精力,但是技術仍不成熟。平臺和端口有時候仍不能聯系,甚至出現掛網情況。”彭先生說,“很快我們采納同行的建議,開始使用行業內口碑較好的shopex系統。”
雖然shopex提供免費的基本服務,但彭先生還是選用了能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收費系統。經過4個月的嘗試,shopex的服務已經讓彭先生的業務步入正軌。但是彭先生表示,購鞋網仍在堅持自主研發網店系統。“一個成熟的平臺不可能依賴于第三方服務,問題存在于他們并不開源,所以每當發現問題,都只能通過他們才能解決。這樣在服務速度上,無法達到理想狀態。”
堅持此觀點的并不只是彭先生一個人。“第三方系統只是過渡產品,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自主研發”,網店“西南食品城”的老板王東說,像李寧店、百麗店這樣標準程度很高的標準行業可以使用第三方工具,但是垂直行業則不適合。“雖然一開始會降低成本,但隨著個性化需求的增加,通用軟件就不能滿足需要,權衡取舍就感覺不劃算了。畢竟網店的風格文化也是競爭力,千人一面的臉孔不是我們想要的。”
服務仍需提升
但是shopex認為這種觀點是站不住的。其副總裁裴大鵬舉例說,“我們絕對不會成為過渡產品”。就像企業不會自主開發管理軟件,而是采用用友、金蝶提供的軟件;企業不會自己開發支付工具而是采用支付寶、財付通等一樣,只要產品能夠滿足用戶需要,成本低于自主開發,用戶就會選擇第三方產品。“這些問題的核心在于shopex的軟件還不開源,我們會在下一代產品中改善用戶體驗。除核心代碼外,全部開源。這樣用戶可以在shopex軟件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用戶可以以第三方插件的形式使用其他第三方服務。”
提供第三方服務的企業面臨的問題還不止這些。“信譽問題、物流問題、標準缺失問題等,都困擾電子商務的發展。”彭先生說,在物流方面,他們采用的都是國內第一梯隊的快遞公司。“雖然價格相對貴些,但為保障公司優質服務只能如此。”而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物流準入門檻低,行業規則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導致物流行業出現低價惡性競爭,甚至私吞客戶商品的事件發生。這也成為京東、當當、卓越等一批有資本的電子商務網站在第三方服務之外,尋求自建物流的根本原因。
對于這些問題,分析師們是這樣看的。“第三方服務仍在發展初期,出現一些不規范的現象是正常的。但在用戶的體驗認知來看,他是從輸入網址、瀏覽網頁,到最后拿到貨物、反饋信息為止,都是對網點的認知過程。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被認為是網點的服務不好。所以在第三方服務能提供優質服務之前,有條件企業尋求自助將成為常態。”
■ 展望
未來會是什么樣?
如果說這是電子商務初期,那么經過工業化浪潮滌蕩之后必然會涌現出一批電子商務巨頭。易觀國際的分析師曹飛認為,雖然不能完全預知未來,但是可以從目前各個公司的著力點看到其發展趨勢。
“目前看有兩個趨勢。一個是淘寶的在線交易平臺,淘寶聯合產業鏈的其他第三方服務組成聯盟,為其商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另一種是亞馬遜的綜合平臺模式,國內的京東商城也是這個路線。它不僅是個平臺,還提供技術、物流、客服能一整套服務。將來賣家甚至可以完全托管。”
而具體到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公司,其發展尚不可預見。不過提供一站式服務,壟斷這個產業鏈卻已是盤踞在這些公司心頭的夢想。shopex的裴大鵬宣稱,他們的目標是成為電子商務領域中的新微軟,“未來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將非常簡單,我們就能提供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