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歷經滄桑83載 合六公路今昔談
2010-1-6 11: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合(肥)六(安)公路是合肥通往大別山區和河南、湖北等省的運輸動脈,為312國道(上海-合肥-伊寧)段。
據清康熙十八年《續修廬州府志》記載,自廬州府治西平門(今大西門)起,有驛道經三里庵、三十里崗、小蜀山、官亭、半個店、金家橋,至六安州治(今六安市)。1927年,此驛道由安徽省建設廳整修后,開始通車。1938年,此路被毀壞,至1943年11月修復,晴天勉強通車。據1950年實測,當時路基寬5~6米,路面寬3米,日交通量30~40車次,高峰時近100車次,行車時速僅為7~10公里。
1974年,大鋪頭至六安段日均混合交通量近3000車次,路窄、坡陡、彎多的狀況亟待改變。
省、市相關部門決定拋開老路,大規模另辟新線。市轄段于1975年11月動工,1979年4月竣工。建成后的新線路路基寬由7.5米增為20米,行車路面寬由5.5米增為9米。1986年11月,按城市主干道路三塊板式標準公共改建五里墩至大鋪頭6.37公里路段,建成后的路基總寬60米,1989年4月交付使用。
1998年,合六路合肥段43.7公里進行了全線改建,于1999年10月1日竣工通車,成為安徽省內快速通道之一,日交通量達1萬多車次。
2007年12月18日,合六路出城口道路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它起于市委黨校前潭沖路平交口,跨合淮阜高速,終于南崗變電所(規劃中的方興大道東400米),全長7.26公里,于2008年10月竣工通車。改建后的合六路路面寬度達到60米,雙向八車道,行車時速達80公里。2009年5月,為服務省市重點招商引資“大陸馬牌輪胎項目”而新增的道路擴建工程——合六路延伸段(南崗公路)竣工通車,擴建后的路幅寬60米,路面設計與合六路出城口一期工程接軌。建成后的合六路不僅是合肥市西向出城的重要通道,也是連接合淮阜高速和新橋機場的命脈,它大大提高了合肥西向出城交通能力,成為“省會經濟圈”合肥與六安實現交通對接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