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中江打通人流物流 進入新時代
2010-1-5 17: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年票互認之影響
“我今天不去珠海,就是特地過來體驗年票互認”,這是記者在開通年票互認當日零時在上沖收費站見到的一幕。珠中江年票互認打通了三地的人流、物流,從此三地進入了800萬至1000萬人口區域市場的時代。
最先感受到這個時代來臨帶來的優惠的,就是私家車車主和物流企業,除了這些直接優惠,年票互認還將給三地工業、旅游、教育甚至文化產業帶來更為深遠的利好和意義。
收費站車流順暢交通加速
元旦上午,上沖收費站的車流量有明顯增加,由于年票互認車輛減少了排隊時間,交通比以前順暢不少。
記者在其中一個專用通道進行簡單的測算,1分鐘內有12輛中山、江門車通過。珠海市路橋管理處主任郭世雄說,中山、江門車輛不用買票直接通過,每輛車比以前要節省半分鐘左右。他舉例說,按之前統計的數據,上沖收費站每天大約通過兩萬輛車,有24%左右的中山、江門車輛,年票互認后可省下2400分鐘的排隊時間,若平均到6個通道,每個通道減少了6小時40分鐘的排隊時間。
收費站工作人員介紹,年票互認前,上午10時左右容易出現塞車的情況,在年票互認當天,堵車的情況沒有出現,中山、江門車輛的免費通行,加快了車流經過收費站的速度。
物流企業每年可省二十萬
珠中江三地年票互認,物流企業一年下來可以節省不少的成本,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這些物流企業的負責人都對前景顯得頗為樂觀,但對于運送貨物是否會降價的問題,則表現得比較謹慎,認為次票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成本,不太可能有較大幅度的降價。
珠海佳迅物流開通有中山的物流快線,送貨的車輛幾乎天天都要往返中山。該公司負責人孫先生說,他們用的是小型貨車,一般每天拉一次貨,進入中山要交10元的次票,有時會從中山拉貨到順德,返回的時候進入中山還要交錢。年票互認之后,這些錢都可以不用交了,每個月差不多可以省六七百元,一輛車每年可少支出8000多元的成本。
珠海好順發物流的溫先生介紹,該公司主要的業務是承接廣州、順德、中山、珠海的貨物,往返經過中山、江門時,都要交次票。由于車跑得比較頻繁,年票互認之后,一輛中型貨車可以省近萬元的路橋費,大拖貨車可以省兩萬多,一年下來10輛車就可以節省十多二十萬的成本。
客車成本也有所下降,珠海公交集團客運分公司的唐經理介紹,該公司45座開往中山的大巴,在中山買的是包月的次票,每個月900元一輛車,一年就要1萬多元,10輛車就是十多萬,省下的成本非常可觀。
車主往時交費肉赤 今日愉快體驗
“我們今天不去珠海,就是專門過來體驗。”2010年的第一秒,中山三鄉的張先生與朋友一起,駕車通過了珠海上沖收費站,成為珠中江年票互認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進入珠海后,他們馬上調頭返回三鄉。
2009年12月31日晚11時30分許,記者來到珠海上沖收費站,這時車輛比日間減少了許多,明珠北路車輛通行也比較暢順。11時59分許,“粵T LY 100”小車司機以為時間已到,緩緩駛入車道,收費站工作人員將其攔住,要他交15元的次票。“不是年票互認嗎,怎么還要我交錢?”司機張先生郁悶地質問收費員。收費員于是告訴他時間沒到,還要稍等一會才能通行,該車又緩緩后退了一些。沒多久,后面排隊的車又多了幾輛,為了不造成塞車,收費站提前幾十秒開放專用通道,“粵TLY 100”幸運地成為年票互認后,第一個通過收費站的車輛。
“粵TLY100”牌小車通過收費站后,并不前往珠海市區,而是在收費站前方調了個頭,直接按原路返回中山三鄉。“我們今天不去珠海,就是專門過來體驗。”開車的張先生說,
年票互認的實施等了好多年,對張先生是個很大的利好,為了親身感受這一刻,他特地約了幾個朋友,開車到上沖收費站等候。
張先生在中山三鄉開了家電鍍廠,有不少客戶在珠海,經常要往來兩地之間,有時一天還要來回多次,進入珠海的15元路橋費次票,總讓自己“肉赤”不已。他說,年票互認后,一個月可以省下300元左右“可以加不少的油了。”
“白天我還剛在這里交費呢,兩次共30元。”張先生的朋友賴先生坐在后座,在通過的一刻感慨地說。賴先生說,自己在三鄉開五金模具廠,大多數客戶在珠海,聯系業務、送貨上門的時候都要經過收費站,一個月要500元左右。“以前一年利潤有二、三十萬,金融危機后,年利潤只有十來萬。”賴先生說,年票互認降低了工廠的經營成本,無論是人還是貨物往來三地都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