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農村公路繼續向深度延伸
2010-1-5 12: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對三山區保定街道老垅村的村民來說,他們的生活隨著一條條水泥路的建成而改變。以前,村里與外界的聯系靠的只有一條僅能容納一輛板車通行的土埂路,對于以種菜為主業的村民來說,要想賣上好價錢,必須凌晨三四點打著手電下地摘菜,然后用板車輾轉三個多小時送到市場上。“要是晚了,集市散了,只能低價處理了。”隨著“村村通”工程打通了出村主干道,水泥路延伸至村里,路路相連,“賣菜難”不再困擾老垅人,他們開始大規模種植蔬菜、瓜果。蔬菜上市的高峰期,商販成群而來,每天20多輛10噸位的貨車上門來收購,村民們的日子也隨著路通而舒暢起來。
“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完成后,已通道路大多呈魚刺狀,里程較短,對于農村群眾來說,從家門口到水泥路上往往還得走幾百米的“鄉間小道”。因此,我市開始著手村村通延伸工程試點和危橋改造,并很快擴大實施規模。與此同時,農村公路堅持管養并重,讓農村地區道路不僅“通”,還要“暢”。
從2008年開始,我市開始超前謀劃村村通延伸工程,并指導各縣區制定規劃,項目全部進行動態管理。重點通向行政村與行政村之間的公交循環路;通向學校、醫院、敬老院、水利防洪等農村社會公益事業點的公益事業路;通向新農村建設規劃社區、居民點、新農村整治點的新農村建設路;通向特色經濟產業園區、農村旅游景點的農村經濟路這四個方面延伸。村村通延伸工程采取“統一規劃、穩步推進”的原則實施,按四級公路標準建設,一般要求路面寬度不小于4.5米,路肩培土、綠化、安保設施、標志、標線等附屬工程與路面工程同步實施到位。2009年,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村村通延伸工程157個項目304公里,危橋改造工程39個項目732.7延米,“村村通”
專項養護工程496個項目1328公里,總投資13391萬元;大中修工程32.05公里,橋梁維修2座,安保工程341處,養護工程投資3000余萬元。使農村公路朝著“路通車通、有路必養”的方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以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市為契機,我市農村公路建設逐步蹚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通過一系列創新,全方位加強對工程質量監管控制。大力推進一線工作法,市地方公路處深入施工一線,每周不少于6天、每月不少于24天開展質量巡查,每季度召開一次質量分析會或現場會,半年進行一次質量大檢查,督促各縣區開展相應質量管理活動,發現問題現場研究方案,現場解決并及時總結;組織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每兩個月一次,對各縣區工程質量開展巡檢,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限期整改。
2009年,我市在原有市地方公路處、各縣(區)公路所兩級農村管理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了農村公路管理站,全市26個鎮(街道辦事處)所轄的鎮級公路站全部落實了辦公場所,配備了專職人員和辦公設備,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縣道縣管、鄉道鎮管、村道村管”的職責。2009年8月,市地方公路處出資150萬元,為26個達標鎮級公路站各配備了一輛養護巡查車,這是我市繼2007年、2008年為各鎮級公路站配備750輛養護三輪車及數碼設備后的又一創新舉措,開辟了我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