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中江三地一體化邁大步
2010-1-4 14: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洼地”再迎投資熱潮
與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城市相比,江門還屬于產業轉移和居住投資的“洼地”。
站在江門市高新區的24號地塊的工地上,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何騰告訴記者,眼前正在動工建設的廠房都是從中山剛剛遷過來的,主要生產綠色光源產品,目前共有106個項目落戶江門。
落戶市高新區24號地塊的106個項目中,僅來自中山溫州商會的項目就有48個,投資總額逾10億元。據中山溫州商會會長董承聰介紹,目前中山古鎮的土地價格是100萬元/畝左右,而與古鎮一江之隔的外海,土地價格卻只要20多萬元/畝,兩者相差太大,商會成員早就想來江門投資,但考慮到交通成本,一直久拖不決。
“以一個廠7輛貨車計算,每天來回中山與江門兩趟,一天的成本就是200多元,一年就接近10萬元。”董承聰說,對企業來講,交通成本太大。
董承聰告訴記者,年票互認后,溫州商會投資江門的興趣更濃了,未來將有70多家生產LED等綠色光源產品的企業從中山準備和正在轉移到江門,江門也將迎來投資熱潮。
以此為契機,按照“一核心園區,多個輻射區”的發展布局,我市將以市高新區為綠色(半導體)光源產業核心園區,輻射荷塘燈飾產業園、鶴山共和工業區和臺山工業園等區域,通過部省、省市共建的方式,爭取將我市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半導體)光源產業基地,使之成為全市工業的支柱產業。
物流業直接受益
珠中江機動車輛年票互認的消息,對于物流業來說備受鼓舞。地處高新區的江門市中岸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陳偉光告訴記者,對于物流業來說,能減少物流成本就是最大的好事。“我們非常看好江海區物流樞紐的發展,三市年票互認,讓我們以更低的成本輻射到中山古鎮、中山市溫州商會的企業,有助于我們立足江門,開拓周邊市場。”
在建中的信義環保特種玻璃(江門)有限公司是我市重點項目。該公司負責人鞠富國表示:“未實施年票制前,公司貨車走到收費站時,一是車速會慢,二是費用會增加。三市年票互認后,每年買一次票就全年通行,對企業是大利好。”該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珠三角,原料運進和成品運出均依靠陸路,其投產后每日產能在2000噸左右,陸路物流量非常大。
江門外海海逸華庭樓盤,與中山古鎮僅一江之隔。據該項目銷售經理余立昌介紹,古鎮的西江岸邊樓盤均價在5000元左右,而海逸華庭均價在4000元,差價很大。項目推出第一期的360套房子,其中70%購房者是中山人。余立昌稱,許多中山人就是看中珠中江三地要實現年票互認,才到江門購房置業的。(董平)
【相關鏈接】
我市市域年票今起開征
根據省政府的要求,珠海、中山、江門三市從2010年1月1日起實行車輛通行費年票互認,我市也同時在五邑地區實施車輛通行費年票制即市域年票制。我市市域年票將從今日起開始征收。
據悉,1月4日至3月31日為汽車通行費(年費)統繳期,1月4日至4月30日為市區摩托車通行費(年費)統繳期。市區車輛繳費標準與2009年一樣,9座(含9座)以下私人小型客車為每年600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市籍汽車可在繳費標準基礎上享受一定幅度的優惠。逾期繳交的將每日加收應繳年費額2%的滯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