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經濟聚焦:如何搶占19億人口的大市場

2010-1-4 14: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按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協議》,從1月1日起,中國和東盟6個老成員國,即文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之間,將有超過90%的產品實行零關稅。中國對東盟平均關稅將從9.8%降到0.1%,東盟6個老成員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將從12.8%降至0.6%。東盟4個新成員國,即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也將在2015年實現90%的產品零關稅
  元旦假期,南國邊陲寒風凜冽,與越南最大特區——芒街僅一河之隔的廣西防城港東興口岸,邊民互市貿易新區建設場面卻一片熱火朝天。有“中國—東盟合作第一城”之稱的防城港,正在加班加點推進貿易新區二期工程建設。
  19億人口的大市場,近6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4.5萬億美元的貿易總額……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中國和東盟7000余種商品開始實行“零關稅”,并實質性開放服務貿易市場。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形勢下,這將為中國和東盟帶來怎樣的多贏格局?急于“走出去”的內地企業,又將如何搶抓自貿區帶來的巨大商機?
  7000余種商品實行“零關稅”,中國與東盟雙方獲得巨大商機
  面對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興奮地說:“自貿區建成后,進入東盟的門檻將大幅降低,有利于我們開拓東盟市場。”
  據晏平介紹,目前玉柴在東盟國家的發動機保有量已超過3萬臺,2009年玉柴僅出口東盟的發動機就有1.3萬多臺,較上年增加25%,出口額達3.59億元。
  關稅壁壘的消除,為中國與東盟雙方帶來巨大商機。來自山西的中色第十二冶金建設公司負責人方寧,日前帶著越南林通縣7000噸鋼結構訂單,在廣西東興市江平工業園投入2000多萬元,興建了3條生產線,將年產鋼結構構件1.5萬噸,年產值超億元。方寧說,東興的加工貿易發展很成熟,而且離越南很近,可以節省物流成本。現在,中色第十二冶金建設公司在國外承接有多個大型工程項目,其中僅與越南林通一家生產氧化鋁的企業就簽訂了1億元的銷售合同。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東盟企業也邁出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素有越南“秤王”之稱的李勤,從越南胡志明市來到東興市,在江平工業園投資600萬美元,建立一個占地90畝的東興仁和秤制造廠,成為捷足先登的東盟客商。在李勤看來,中國有非常大的市場,直接在中國投資建廠能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
  去年廣西僅鐵路建設就超前10年投資總和,國際大通道建設方興未艾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2009年12月29日,廣西舉行了6個重大交通項目的開工儀式和3個重大交通項目的通航通車儀式。據介紹,僅去年一年,廣西鐵路建設完成投資260多億元,超過前10年總和;新開工公路、水路項目1045個,完成投資400億元,增長74%。
  “加快構建國際大通道,既是迎接自貿區建成的緊迫任務,也是廣西擴大開放合作的迫切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說,今后,廣西將投入4000億元以上的資金,海河陸空并進,建設中國通往東盟的區域性交通樞紐。至2012年,廣西將基本建成區域性國際交通樞紐。
  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是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的核心區域,總投資約10億元,已封關面積為29.29公頃。目前,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與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北海出口加工區拓展的保稅物流功能一起,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將為中國與東盟的貨物往來提供現代物流服務。
  據玉林市委書記金湘軍說,在東盟市場的吸引下,跨國公司和我國東部地區的企業正加速向廣西轉移,已有20多家跨國公司和一批知名企業入桂。
  中國企業對自貿區協議的利用率僅有10%左右,但“走出去”不能太著急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對于一些急忙趕赴廣西搶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先機的國內企業來說,如何適應自貿區的新規則?如何適應彼此關稅大幅降低后的更激烈國際貿易競爭?都是需要冷靜思考、積極應對的“當務之急”。
  “由于東盟各國的熱帶水果、谷物等與我國南方的許多農產品有同質性,隨著降稅全面推行,將對我國南方熱帶水果、蔗糖、橡膠等農產品帶來較大沖擊,特別是荔枝、龍眼等水果受到的沖擊最大。”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劉建文預言。
  “自貿區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太著急,由于東盟各國制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每個國家之間存在差別。”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古小松認為,企業到東盟國家投資,還要認真學習當地的法律政策,了解當地的發展環境,慎重選擇當地市場,應選擇有利于當地經濟發展的項目,開拓當地市場,而不應單純轉移出口。同時,政府要加大對自貿區及其條款的宣傳,并設立相關機構進行跟蹤服務,幫助企業做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工作。
  “中國企業對自貿區協議的利用率過低,僅有10%左右。政府應盡快建立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機構,為企業提供投資咨詢、原產地證書申領等相關服務,并通過培訓幫助企業盡快學習和適應自貿區新規則。”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認為。隨著貿易量的增長,中國與東盟還應加強銀行結算體系建設,以促進自貿區健康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