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鐵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0-1-28 1: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細心的人們一定會注意到,剛剛過去的一年里,鐵路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新線開通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端。一條條線路的運營,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了一根根“動脈”;一座座車站的啟用,形成了各地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2009年,鐵路成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加快建設促增長 
  2009年,鐵路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7000億元,投資建設創歷史新水平;全年完成基本建設投資6000億元,比上年增加2650億元,增長79%,超過“九五”和“十五”鐵路基本建設投資總和。縱觀鐵路發展歷程,過去的一年是我國鐵路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投產新線最多的一年,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鐵路投資的40%左右,將直接通過材料費、人工費、人員消費等方式留在當地,有力地推動了沿線經濟發展。 
  2009年,全國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全年共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達200多項,批復立項75項,批復可研150項。 
  與此同時,一大批重點工程開工,全年累計新開工項目達123項;去年有武漢、長沙南等104座新客站投入使用,鐵路現代化樞紐建設取得新成果。 
  截至目前,我國鐵路在建新線規模達到3.3萬公里、投資規模達到2.1萬億元。2009全年,我國共完成新線鋪軌5461公里、復線鋪軌4063公里;投產新線5557公里,其中客運專線2319公里;投產復線4129公里、電氣化鐵路8448公里。2009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8.6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二位。 
  便捷運輸盤活人流物流 
  為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2009年,鐵路部門大力強化客貨營銷,加強運輸組織。 
  客運方面,鐵路部門先后3次調整列車運行圖,優化列車開行方案,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貨運方面,鐵路部門加強大秦、侯月線和東北、西北、西南區域運輸組織,有效提升了區域間運輸能力特別是入川能力,為西煤東運、東北、西北、西南地區重點物資運輸及四川地震災區災后重建,提供了運輸保障。 
  目前,占全社會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鋼鐵及冶煉物資是由鐵路運輸的。鐵路部門在運輸能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通過實行優先安排運輸計劃、優先配置車輛、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優先卸車等措施,把90%以上的運力用于煤炭、糧食、農用物資等重點物資運輸。 
  2009年,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15.25億人次,同比增加6321萬人次,增長4.3%;貨物發送量完成33.20億噸,同比增加6113萬噸,增長1.9%;總換算周轉量完成33118.06億噸公里,同比增加233.17億噸公里,增長0.7%。鐵路運輸有效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帶動發展凸顯乘數效應 
  據測算,鐵路投資與相關產業最高有1:10的拉動效應。鐵路加快發展,帶動了機械、冶金、建材、電子信息等產業的發展。2009年鐵路完成基本建設投資6000億元,可以產生6萬億元的經濟帶動效應。 
  已經進入第三個建設年頭的京滬高速鐵路,取得了“攻堅之年”的全面勝利。2009年,京滬高鐵全線完成投資640.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224億元,占總投資額的56.2%。在1318公里的建設線上,有700多個施工單位,12萬多名建設者正日夜奮戰。 
  2009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的武廣高速鐵路,極大地釋放了既有京廣鐵路的運輸能力,還開啟了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群的跨區域“同城化”時代,珠三角拓展了內陸腹地,湘鄂兩省打開了面向改革開放前沿的窗口,必將有力地推動“武廣經濟帶”的快速形成。 
  在全面推進鐵路建設、運輸經營的同時,2009年,中國鐵路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在主要領域搭建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技術平臺,我國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鐵路正從“引進來”轉變為“走出去”,積極面向國際市場,開拓出國家戰略發展和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新局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