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發展 廣西成中國西南出海大通道
2010-1-28 1: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位于中國西南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曾長期受制于薄弱的交通設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里已逐漸成為中國西南部重要的出海大通道。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李康女士說,現在交通已成為廣西發展的一個優勢:“原來,廣西基礎設施各方面的條件都相當的薄弱,但是十年的西部大開發,可以說在中央的支持下,廣西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交通。高速公路的里程我們現在是2181公里,鐵路的運營里程31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3121萬噸,民航每年旅客的吞吐量超過800萬人次。所以廣西現在已經成了中國與東盟,和(中國)西部、西南出海的大通道,并且正在發揮重要的作用。”
目前廣西已經形成了連接云(南)貴(州)(四)川和東部沿海省份的高速公路網,連接中國與東盟的陸路海路大通道。中國政府2008年初正式批準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現在,許多新的高速路、水路、大型港口依然在迅速的建設和改善。
廣西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梁毅先生說,廣西北部灣的區位優勢對于減少商貿成本十分明顯:“這個地方,進來原材料出去的原材料、產品的進出是個最便捷的通道,便捷通道意味著成本低,意味著競爭能力強,運輸的費用非常少。為了更加減少,再加上內河黃金水道的運輸,它的成本就會更少,我們沿江發展的一些產業通過水路就運出去了。”
除了高速公路、水路和沿海大型港口的發展,廣西各個市縣鄉村路網也得到巨大改善。目前廣西各市都通了高速路、縣通了二級以上公路,鄉鎮的絕大部分都通了瀝青或水泥路。四通八達的道路帶來了更多的國內外旅游者。廣西旅游局副局長余小軍先生說:“旅游首先是旅,旅就是長途交通。十年來,外部交通的改善使客人來到廣西更加便捷,更愿意到廣西來。在(來廣西旅游的)外國人里面,東盟占比較大的比例,其中比例最大的就是越南。”
廣西旅游局的數據顯示,1998年廣西入境游只有50多萬人次,而2008年,廣西接待了200多萬入境游客,國內游客達9600多萬人次。
余小軍說,廣西旅游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服務業規模的擴大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增加就業、促進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