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重慶有條件有底氣發展得更好更快

2010-1-27 2:0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筵本報記者王熊冰陳敏
    當前的重慶,直轄以來積蓄的發展勢能正在不斷釋放,“314”總體部署和國發3號文件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三峽工程后續工作啟動又將增添新的動力。2009年重慶沖出全球金融危機取得了哪些成績?走進風云際會的2010年,重慶的機遇有哪些,又該如何發展?2010年1月19~26日,重慶市政協第三屆三次會議、重慶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隆重召開。在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代市長黃奇帆代表重慶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人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由薄熙來、陳光國、張軒、陳存根、余遠牧、陳雅棠、胡健康、王洪華、鄭洪、盧曉鐘、艾智泉11位同志擔任。
    “2009年極不平凡,把‘五個重慶’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平臺,塑造內惠民生、外樹形象的城市品牌。投入2050億元,超額完成各項年度任務!秉S奇帆說,“2010年是提速落實‘314’總體部署和國發3號文件,完成‘十一五’規劃、謀劃‘十二五’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們有條件、有底氣發展得更好更快!
回顧成績
    1.新增世界500強12家
    黃奇帆在報告中介紹說,2009年,重慶市把加快“兩翼”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市屬國有企業籌資50億元幫助“兩翼”16個區縣建設工業園區,“一圈”向“兩翼”援助資金和實物達到2.6億元,“兩翼”經濟增速連續三年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實施十大經貿活動,工業、金融、房地產等領域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新增世界500強12家。整合外經貿資源,組建了資本金30億元的市對外經貿集團。
    新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和村鎮銀行91家,擔保機構資本金達到120億元,安排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助金1億元,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
    2.推動重鋼等企業“走出去”
    繞城、滬渝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渝湘高速武隆-黔江段等建成,新增通車里程412公里。結合燃油稅改革,重慶率先在西部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成功實現主城內環站口外移目標。
    重慶還推動企業“走出去”,重鋼、機電、糧食、博賽等集團投資境外,在引進技術、收購礦山、建立基地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黃奇帆說,長安進入全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產銷量達到186萬輛。重鋼200萬噸產能寬厚板生產線、慶鈴國Ⅲ100P輕型商用車等項目竣工。
    3.區域合作和百億商圈建設升級
    川渝陜、渝滬、渝粵等合作進一步加強。完成援建四川崇州實物量8.7億元。與港澳臺的經貿合作關系進一步密切,對外交流日益擴大。開放的重慶,正以更大氣魄和力度廣聚國內外資源。
    新增百億商圈3個、百億市場3個,在全國率先實現縣縣有配送中心、鄉鄉有連鎖超市、村村有商貿綜合服務網點。
展望2010年
    提振經濟:支持區縣城市建設
    2010年繼續執行重慶市應對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提振措施,再推出支持區縣城市建設、降低企業社保費率、增加城鄉居民社保補助等新舉措,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合理布局并積極推進城鄉商業網點建設,新增商業設施100萬平方米。加快完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推進鄉鎮農貿市場改擴建,活躍城鄉市場。研究制定民間資本項目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扶持等具體辦法,拓寬民間投資渠道。
    節能環保:關閉小鋼廠
    綜觀國內外形勢,世界經濟有望恢復性增長,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逐步鞏固,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針對性和靈活性,發展環境將好于2009年。黃奇帆在報告中提出,2010年重慶市將實施主城區第五批企業環保搬遷,完成主城區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項目,淘汰一批小水泥、小煤礦、小火電、小鋼廠。抓好長壽化工園、白濤工業園、重鋼集團循環經濟試點。
    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震蕩走高
    黃奇帆說,同時要看到,世界經濟復蘇將是一個曲折緩慢的過程,國際市場需求仍然疲弱,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震蕩走高。國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在外需萎縮情況下更加凸顯,伴隨沿海地區加快轉型,國內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電子商務:設立鋼材期貨交割倉庫
    籌建電子票據交易中心、藥品交易所,設立鋼材期貨交割倉庫。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金融生態。支持長安、重鋼等發展成為千億級企業。
    全力推進惠普及富士康、廣達、英業達等筆記本電腦項目,加快長安魚嘴基地、汽車綜合試驗場、長征重工鐵路機車等項目建設,培育風電、特高壓輸變電、軌道交通等裝備制造產業鏈,建成重鋼600萬噸精品鋼材基地和西南鋁大飛機配套材料基地,開工MDI一體化等項目,完成工業投資200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萬億元。推動產業集聚,培育一批千億級、百億級園區,規劃啟動江南工業走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