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礦業大事盤點
2010-1-27 1: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金融海嘯重擊之下,2009年的“保八”任務變得異常艱難。2009年底,我國出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受惠于國家的刺激經濟政策,我國2009年的礦業經濟并未陷入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全行業迅速跌落谷底的慘境,繼續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發展局面。
回顧2009年中國礦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對于我們繼續保持礦業這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實施
1月7日,《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發布實施。根據該規劃,我國礦產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水平將明顯提高,重要優勢礦產開采總量將得到有效調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將不斷優化。到2015年,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10%以上,完成約50處重要礦產地儲備,礦產資源總回收率與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平均分別提高約5個百分點。礦山地質環境和礦區土地復墾狀況將明顯改善。到2015年,新建和生產礦山的地質環境得到全面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35%、礦山廢棄土地復墾率達到30%以上。
《礦山環境保護規定》發布
3月5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強調,采礦權申請人在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時,應當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采礦權人應當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礦區范圍、礦種或者開采方式發生變更的,采礦權人須按照變更后標準繳存治理恢復保證金;采礦權人應當嚴格執行經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方案;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由采礦權人負責治理恢復,并在礦山關閉前,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義務,采礦權發生轉讓的,該義務同時轉讓。
地質找礦改革討論展開
從3月份起,國土資源部在全行業、全系統啟動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活動。通過學習討論和專題研究,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聚焦問題,統一認識,完善體制,創新機制,促進地質找礦工作取得具有宏觀影響的成果。
力拓間諜案爆發
7月7日,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力拓中國區哈默斯利鐵礦業務總經理胡士泰等4名力拓在華員工被國家安全部門帶走協助調查,這就是備受海內外關注的力拓“間諜門”事件。偵查機關經過深入偵查,初步查明胡士泰等4人涉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我國鋼鐵企業商業秘密的同時,還涉嫌商業賄賂犯罪,經過檢察機關的審查,依法對其4人做出批準逮捕的決定。力拓間諜案曝光后,調查取證工作一直擴大,并涉及多名與胡士泰來往甚密的重點鋼企相關人士。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礦業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譚以新被牽出,并因商業犯罪被逮捕。
李克強視察地質科學院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中國地質科學院視察,看望科技人員,并同院士專家親切座談。他強調,解決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發展中大國的能源資源問題,需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但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增強國內能源資源的保障能力。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地質勘查,努力實現找礦的重大突破。我國地域遼闊,地質成礦條件較好,但由于地質工作程度較低,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還沒有充分挖掘出來,只要下定決心,加大投入,科學部署,突出重點,深入持久地加以推進,就有可能取得重大進展。
中鋁與力拓合作告吹
6月5日,中國鋁業公司確認,力拓集團董事會已終止雙方戰略合作協議,并將依據雙方簽署的合作與執行協議向中鋁公司支付1.95億美元的分手費。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于2009年2月12日簽署了合作與執行協議,以總計195億美元戰略入股力拓集團。協議簽署后,中鋁已就本交易完成了210億美元的融資安排,并已陸續獲得了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德國聯邦企業聯合管理局、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等各國監管機構的批準。
山西煤炭企業大規模重組
自2009年上半年開始,山西省啟動了號稱“史上最強煤礦整合”行動,大型煤礦企業將是煤炭兼并的主角,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地方骨干企業經過省政府的同意也可以兼并附近的中小煤礦,而中小煤礦之間也可以自愿組合,但重組后企業規模不得低于300萬噸。按照該計劃,山西省擁有企業主體的煤炭企業數量將從整合前的2200個變成100個左右,礦井數將由2598個壓縮到1000個,單井規模由平均不足30萬噸提高至90萬噸。
唐山地區探明十億噸鐵礦
12月12日,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通報,新近探明河北省唐山市灤南馬城鐵礦資源儲量達10.44億噸。據介紹,該礦區自2008年2月開始勘查,礦體呈近南北走向,礦帶延長近6千米,埋深100米~600米,單孔穿礦最大厚度達313.36米,主礦體平均厚度41.43米~108.95米,礦石平均品位35%。2009年8月12日,經專家評審,確認該鐵礦探明鐵礦資源量10.44億噸,預計另有遠景資源量約5億噸。(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