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重組是鋼鐵業大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0-1-27 1:5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三)進一步加強對實施大集團戰略重要性的認識
從上期內容可以看出,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鋼鐵企業為提高產業集中度而興起的如火如荼的聯合重組、實施規模擴張戰略,已成為企業的最高發展戰略,而這一戰略在有些國家、在國內有些省市已上升到國家戰略或省級戰略的層面。
世界鋼鐵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就鋼鐵企業的特點而言,所謂的做優做強,是必須建立在鋼鐵企業規模大之上的。企業規模上不去,就失去了與外國大公司競爭的前提。尤其是對我國和各省而言,企業沒有一定的規模,很多經濟社會問題都難以解決。在很多時候,規模也是一種能力,不僅有規模經濟一說,而且面對經濟風險時,規模大的經濟實體也有更強的抵御能力和更大的回旋余地。鋼鐵企業的做大與做強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大做強,才能抗擊國際市場上的風浪,取得與競爭對手的平等發言權和影響力。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規模就是生產力”,“產業集中度也是競爭力”,“聯合重組同樣是硬道理”。
目前,國內鋼鐵工業和河北鋼鐵工業的發展,已經到了必須由聯合重組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組織結構變革調整來推動產品結構、工藝技術裝備結構和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的新階段。尤其是河北鋼鐵產業集中度過低、鋼鐵企業過于分散的狀況已到了必須徹底改變的關鍵時期,在目前國家已明確不能以新建項目進行擴張發展的情況下,只有通過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才能為產品結構、工藝技術裝備結構和產業布局結構調整提供組織保障,并為河北鋼鐵產業升級及戰略轉型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進行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實施聯合重組、規模擴張戰略,集中體現為實施大集團戰略。因此,實施大集團戰略、提高產業集中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企業聯合重組、“抱團取暖過冬”,而是從河北一億噸鋼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建設世界級大鋼鐵集團和河北經濟強省、支撐中國立足于世界經濟強國之林的戰略高度出發,去加快河北鋼鐵企業的整合,加快大鋼鐵集團的規模擴張,“著力支持優勢企業發展,培育在全國有地位的大型鋼鐵龍頭企業”,其本身不僅有利于河北鋼鐵產業升級,更為重要的是在于它具有全局性的整體戰略意義。
可以說,實施大集團戰略、提高產業集中度是振興河北鋼鐵業和發展河北經濟最重要的戰略。
河北鋼鐵業實施戰略性重組基本路徑的選擇
(一)實施大集團戰略的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實現鋼鐵大省向鋼鐵強省轉變、建設經濟強省為目標,以國家啟動和深化新一輪沿海開發戰略為契機,以迎接后危機時代到來的挑戰為動力,以“轉型發展、聯合發展、改造發展、升級發展、科學發展”為振興河北鋼鐵產業的理念,以“政府引導,企業互動,市場化運作,配套政策支持”為指針,與河北鋼鐵產業布局調整、鋼廠搬遷、淘汰落后、技術改造、環境保護、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產品專業化生產分工與協作體系、拉長延伸產業鏈等工作相結合,以現有大型骨干企業為依托,以資產、資本為紐帶,采取控股、參股、代管、外包等多種形式,加快企業聯合重組,積極推進“百萬噸級鋼企入集團、千萬噸級鋼企創一流、五千萬噸級鋼企爭第一”的大集團戰略,大力提高產業集中度,進而推動河北鋼鐵工業的技術升級、產業升級,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持續發展。(二)實施大集團戰略的目標
主要通過戰略性兼并重組擴大發展的途徑,在2015年前,重點培育1家鋼企(河北鋼鐵集團)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擁有5000萬~8000萬噸鋼產量的大鋼鐵集團并入圍全國前五大鋼鐵集團行列;積極推進3~5家具有較強實力的鋼企在全省范圍內或突破省域實施戰略性兼并重組。到2015年,前5家鋼鐵集團均實現實質性聯合重組,且鋼產量占全省鋼總量的比重達到70%以上。(三)實施大集團戰略的重點取向
實施大集團戰略應放在全省經濟大布局、沿海開發戰略大布局中進行系統規劃,必須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
結合河北區域經濟和鋼鐵工業發展走勢及已形成基礎優勢的實際情況,建議:重點抓好六大鋼鐵集團的組建發展,即以河北鋼鐵集團為主導優先發展,同時,重點支持渤海鋼鐵集團、津西鋼鐵集團、縱橫鋼鐵集團、新武安鋼鐵集團、長城鋼鐵集團加速發展,盡快成為河北經濟和鋼鐵工業六大支撐的優勢企業,形成河北鋼鐵企業“集團軍”;同時,配套發展旭陽焦化集團。以此“6+1”集團,形成河北鋼鐵工業實施大集團戰略的核心內容。具體意見是:
1.河北鋼鐵集團可在現有精品板材、優質釩鈦制品和優質建材“三大生產基地”布局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在京唐港樂亭工業區、黃驊港渤海工業區主導鋼鐵基地建設,可采取股份式參股或控股重組并購有關聯的民營鋼鐵企業,在省內外加快擴張發展到5000萬~8000萬噸以上規模。
2.積極支持渤海鋼鐵集團向沿海豐南工業區搬遷,并取得實質性發展,進而反向并購內地相關聯鋼鐵企業,發展到1000萬~1500萬噸規模。
3.支持縱橫鋼鐵集團在渤海新區布局發展,充分利用滄州本地鋼材需求量大的市場優勢和臨近天津、山東、遼寧等銷售區域的位置優勢,以及占地面積15500畝,以建設優特品種鋼生產基地為重點,聯合重組石、邢、邯一批民營鋼鐵企業,發展鋼鐵產業,在現有900萬噸鋼產能的基礎上,通過聯合重組擴張,發展規模可以達到1000萬~1500萬噸左右,力求打造成為全國第二大民營鋼鐵企業。
4.支持津西鋼鐵集團以建設優質型鋼基地為重點,并購周邊有生產型材傳統的豐潤鋼鐵企業以及遵化市鋼鐵企業,在內地布局,發展規模可以達到1000萬~1500萬噸。
5.支持新武安鋼鐵集團在內地布局,向更緊密層發展。應在重新審視市場定位、產品定位的基礎上,明確核心企業和主導產品發展方向以及向園區建設集聚發展的重點,按照現有產能,發展規模可以達到1500萬~2000萬噸。
6.在進一步調研長城鋼鐵集團能否取得實質性聯合重組可行性的基礎上,再研究做好其市場定位、產品定位和集團發展定位,其規模可以達到1500萬噸左右。
7.鼓勵和支持旭陽焦化集團與以上“六大鋼鐵集團”加強合作,相互交叉參股,共同投資,配套發展河北鋼鐵工業。
8.未來,中國鋼鐵工業的并購重組必將呈現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趨勢。河北重點支持的大鋼鐵集團條件應是:(1)有領軍人物并能形成領導核心力量。(2)母公司或說核心企業應是有一定的規模實力并具有先進高效的生產裝備和各種綜合能力、能發揮主導作用的大型優勢企業。(3)具有集團化運作能力。即:至少應有統一、明確的集團發展戰略、集團組織管控體系、經營模式、企業文化支撐,以及較強的資本運營和融資能力,特別是在政策層面,還應具有能獲得各級政府支持的能力。(4)能夠聯合重組一批其他鋼鐵企業,使河北的鋼鐵企業個數減少,并能在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節能環保方面發揮積極作用。(5)重組后的各大鋼鐵集團應是可持續發展的。即: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包括國內外)優化并合理配置資源,實行深度的專業化分工與合作;優化企業集團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信息流,實現企業經營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和柔性化的結合;盡快通過技術改造推動技術進步、技術創新,實現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以此保障和支撐企業集團實現科學、和諧、持續發展。(6)由重點支持的幾家大鋼鐵集團構成更強大、更平衡的行業內經濟實體,同時,也成為最重要的全省鋼鐵行業經濟合作、協商的平臺,該成員企業必須具有行業的代表性、責任性和行動力。(四)實施大集團戰略的階段步驟
從總體上講,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主要是突出重點,以河北鋼鐵集團成功組建的經驗,推動其他五家鋼鐵集團創新組建模式,力求以資產、資本為紐帶,核心企業在集團戰略規劃、集團組織(體制)管控、集團運作方式、經營模式、資本運營、企業文化等方面都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做到統一規劃發展、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口徑統計。
第二步,在強基固本的基礎上,推動“六大鋼鐵集團”聯合重組其他民營鋼鐵企業,加快向外擴張,力求使目前31家100萬噸以上鋼鐵企業減少到20家以內;使100萬噸以下的小鋼鐵企業減少一半(大體為30家左右)。
第三步,擇機推動河北“六大鋼鐵集團”之間的整合,并向外省企業擴張,瞄準阿賽洛-米塔爾、寶鋼集團進行競爭,力求能產生一個規模與河北鋼鐵大省相適應的8000萬噸以上的世界級鋼鐵集團;同時,將1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減少至10~15家左右;使100萬噸以下的小鋼鐵企業,尤其是生產普碳鋼的或缺乏特色的以及獨立煉鐵或獨立軋鋼的小鋼鐵企業,全部納入“政府引導、企業自愿”聯合重組的范圍,或依照環保法規要求將違規企業關停淘汰。原則上到2015年全省每個鋼鐵企業年產鋼量都能達到100萬噸以上(有特色的企業除外),并從全省“一盤棋”上形成“大、中、小”合理優勢互補的產品生產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體系的大布局。
宋繼軍:國內資深鋼鐵經濟研究專家,新華社行業特聘經濟分析師、河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聘研究員、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副秘書長、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