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紙通知能解決的
2010-1-27 1: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范云兵
近年來,我國藥品流通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萬多家,藥品零售企業36萬多家,從業人員數百萬人。2008年銷售總額為4699億元,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藥品流通市場體系。
但由于多種原因,藥品流通行業管理比較薄弱,資源配置不盡合理, “小”、 “散”、 “亂”已經成為行業內公認的問題。很多小型企業,根本不具備藥品配送必需的冷鏈設備,這為用藥安全埋下了隱患。為進一步加強藥品流通行業管理,加快醫藥物流企業的兼并重組,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聯合下發 《關于加強藥品流通行業管理的通知》 (以下簡稱 《通知》)。
《通知》規定,商務主管部門作為藥品流通行業的管理部門,要抓緊制定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和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意見,不斷提升行業管理水平;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藥品流通資源和提升行業組織化程度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藥品流通企業的優勝劣汰,逐步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和方便消費者購買的藥品流通市場體系;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完善縣級以下藥品流通網絡,確保農村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
根據商務主管部門制定的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控制藥品經營企業數量。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引導和鼓勵藥品經營企業通過收購、兼并、重組等手段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要加快發展藥品現代物流,鼓勵有實力并具有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條件的藥品經營企業開展藥品委托儲存配送,保證藥品供應的安全有效。
在我國,藥品流通長時間處于管理的真空狀態,尤其是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既沒有政府監管,又沒有自我控制藥品質量的原動力。《通知》的規定無疑將會進一步規范藥品流通行業經營行為,擴大醫藥流通企業的生產規模,完善安全用藥和方便購藥的市場體系。
然而,業內人士認為, 《通知》的規定還存在著兩部門之間職能劃分不清的狀態。比如醫藥物流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由誰來把關?尤其是必不可少的冷鏈相關基礎設施。而這有可能帶來管理職能劃分的爭議。按照 《通知》,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的應由食品藥品質監部門來負責,而冷藏車作為醫藥冷鏈物流的流動基礎設施,如果是運輸過程中導致藥品出現質量問題,就有可能出現兩個部門 “扯皮”現象——商務部門會推脫是冷藏車的質量問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會推脫是冷藏車在運輸過程中使用不當引起的藥品變質。
因此,專家認為,《通知》的下發只是行業規范的第一步,兩部門之間的職能劃分還有待進一步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