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自建物流遇尷尬
2010-1-27 1: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曹玲麗
從堅稱“絕對不會做物流”,到被曝“早已自建物流”,馬云和淘寶始終未淡出公眾的視線。而今獲知,馬云和郭臺銘投資的百世物流已于數月前悄然退出淘寶業務。
據內部人士透露,百世物流于2008年12月開始進入淘寶的“推薦物流公司”之列,但由于業務網絡尚未搭建,無法承接零散貨物,幾個月后便無奈退出。避開傳統的“取件、派件”業務,轉而尋找“以先進的IT系統做平臺,整合現有社會物流資源”的第三方物流業務模式。
●“外行人”的尷尬
這家名為“杭州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外行人再進入是不可能的事情。
包括馬云在內的阿里巴巴、淘寶高層在不同場合一直稱“自己不做物流”,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不擅長,是外行;二是現在已經有那么多快遞公司,再做就是浪費社會資源。事實證明,初入這一行便證明了這兩點。
但畢竟“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是電子商務三大要素,而淘寶和支付寶分別解決了信息流和資金流問題。馬云很重視物流問題,上述快遞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說,馬云本人親自去過浙江郵政分揀中心考察過。
●從C業務到B業務
放棄了淘寶賣家的“C業務”,百世轉向了富士康的“B業務”。據百世一位內部人員介紹,百世目前的業務模式有兩個特點:
一是主要靠IT技術研發,包括物流信息化系統、GPS貨車定位系統、車E寶(捆綁司機手機監控貨物交接)等,公司團隊主要來自UT斯達康、朗訊、西門子等IT企業。首先在全國范圍內收集承運商,將承運商的優勢線路、優勢配送貨物種類 (比如專門做精密儀器、冷鏈生鮮等)輸入系統,承攬到貨物后系統會分析貨物特點,自動配對合適的承運商。這種“只做信息平臺和倉儲、整合承運商資源”的方式類似于所謂的“第三方物流”。
第二個特點是個人C業務很少,主要做超大型客戶的B業務,例如富士康和美國食品企業家樂氏。據這位人員介紹,不少客戶是“世界500強”企業,一個客戶的單子就很大。這些大企業之所以把業務給一個尚沒有什么名氣的企業,“主要是相信周總 (周韶寧)的能力”。目前公司在全國40多個城市有倉儲中心,月營業額在8000萬元左右。
而IT技術研發和這40多個倉儲中心花費不菲。據網易財經了解,馬云和郭臺銘首輪投資分別為3000萬美元和7000萬美元,除此之外還引入了兩筆風險投資,第三筆風投資金也將于近日注入。三筆資金數額都在千萬美元級別。
●馬云的“物流夢”
對淘寶而言,相比目前和合作快遞公司的種種不盡如人意的現狀,將物流掌握在自己手中顯然是個比較合適的解決辦法。但百世退出淘寶的事實證明,直接辦快遞公司,做取貨送貨的生意顯然不是最佳選擇。一是做不了,即使做好了也跟別的快遞公司沒有區別。
上述快遞公司負責人認為,整個行業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大企業建一個物流公司自用是不大可能的。他舉例說,寶供物流起初完全是為寶潔服務的,其流程也為寶潔量身定做,但發展起來后也逐漸接上了卡夫、殼牌、飛利浦等大企業的單,寶潔業務比重越來越小。
但百世目前這種“做平臺,整合資源”的模式日益完善、發展壯大起來后,或許能為淘寶收集足夠資源,有朝一日實現馬云的物流夢想。